“锄禾日当午”作者生活很奢侈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l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但“文如其人”之说对李绅而言绝对是个谬论,他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
  李绅家几代为官,但他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从国子助教(唐朝国子监分设六馆,每馆均设博士及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逐渐蜕变。野史中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摘,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李绅听说后,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说:“过去我曾认识你,既然来到这里,为何不来相见?”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
  (据《百家讲坛》)
其他文献
同年8月,在新疆裕民县铁列克提地区又发生了流血冲突事件。西方趁机离间中苏关系,炒作苏联领导人考虑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一次解决中国的核设置的所谓“秘闻”。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
期刊
中苏一接近,美国就沉不住气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向所属有关情报部门发出指令,限期搜集柯西金在中国停留的详细情况。  苏联内部有一部分人对华态度强硬,何况在珍宝岛吃了败仗,许多人反对柯西金缓和对华政策的意见,要求继续对中国保持高压政策。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扎哈罗夫对外放风,说什么苏联“战略火箭部队”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准备立即出动”,“出其不意地进行打击”,“使敌人措手不及”。  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
期刊
博古与胡耀邦都曾担任过党的总书记,博古担任总书记的时间是在1931年10月到1935年2月,胡耀邦担任总书记的时间是在1980年2月到1987年1月。无巧不成书的是,当年的博古总书记曾经救过胡耀邦的命。  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国民党的一颗炸弹落到了瑞金红军驻地附近。炸弹没有爆炸,红军兵工厂想把弹头取下来加以研究。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共产国际顾问李德作了个硬性规定:任何人不准靠近炸弹,违者一律枪毙。 
期刊
10月19日,以副外长库兹涅佐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抵达北京,乔冠华副外长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机场迎接。边界谈判一开始,双方就因两国总理谅解的内容发生争执。中方坚持认为,双方代表应首先就维持边界现状的临时措施达成协议,然后转入边界走向谈判;而苏方的立场则是先着手谈判边界走向,拒绝讨论两国总理一致同意的维持边界现状的临时措施协议。谈判陷入僵局。  周总理亲自领导和组织了此次边界谈判的准备,不定期地多次召集
期刊
周恩来向最高领导人报告前,曾找首都卫戍区的将领商议过,对方建议周恩来,与其让红卫兵乱来,不如把他交给军队,用拘捕的形式,把他保护起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失去自由的周同宇保住了性命。  1975年5月的一天,周恩来的亲弟弟周同宇结束了长达7年的监禁,悄然回家,此时,他的哥哥已经病入膏肓,而他却不能亲往探视,因为,他是一个被控参与组织反革命,被哥哥亲笔批示拘捕的人。  此前7年的某个子夜,凌晨一两点,
期刊
毛泽东一生中也有一些类似普通人的愿望,他曾梦想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想当老师,相当记者,这些愿望让我们看到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  做一个肥皂制造专家  1911年9月,毛泽东来到长沙求学。同年10月,武汉革命军举起反清大旗,发动了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紧接着全国纷纷响应。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来学校发表演说,宣称辛亥革命是新纪元来临。毛泽东听了非常激动,他告诉好友,他决定响应孙中山推翻清王
期刊
不谙世事的妙龄少女,短短数年却成长为工于心计的深宫妇人。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通过一幕幕充满阴谋和陷害的后宫争斗戏,展现了雍正身边的女人“甄嬛”的一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甄嬛”这个人?大清后宫的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华数互动电视专题“解密甄嬛,揭秘清宫”将为大家还原历史真相。  甄嬛是谁  喜欢看宫斗戏的观众会发现,大清后宫有很多像甄嬛一样的女子。因为年轻貌美,她十几岁就通
期刊
溥仪知道自己快要离开人世,同时又有很多人、很多事难以割舍,他曾对妻子说:“我年岁大,从各方面说都很对不起你。你体弱多病,我又没有什么东西留下,你今后可怎么生活?现在又是‘文化大革命',谁能管你的事?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的事情呀!”  1959年,正值国庆10周年,溥仪被特赦,并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职,负责清末和北洋时代历史的撰写和编辑工作,过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作为平民的溥仪
期刊
覃国卿19岁时将堂叔、堂婶杀死,落草为寇。1965年覃国卿被击毙,宣告了危害中国湘西数百年的匪患彻底终结——  1965年3月24日,中央军委宣布:中国大陆最后一个土匪覃国卿被歼灭!覃国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一个区区土匪何以引起如此大的震动?他如何在多次军事围剿中生存了15年之久?    ① “悍匪”落草  1919年,覃国卿出生在湘西张家界的西北部,一个名叫青安坪的小山村。这里四围全是高山大岭,
期刊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军战船,孙刘联军以弱胜强,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由此确立。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人们在茶余饭后常常津津乐道。但只要冷静细想,人们不禁要问,诸葛亮真能借东风吗?如果不是,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  其实,“借东风”完全是诸葛亮玩的把戏。诸葛亮自无通天彻地之能,当然也不能借来东风一用。东风本自有,只是人不知,诸葛亮懂《易经》,通晓气候的变化,并善加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