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你将改变谁的命运?

来源 :知识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产生、发展和飞跃,网络经济也应运而生。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经济谈判、经济贸易、商业往来;可以了解世界最新经济信息和行情;可以同各国的企业及财团进行经济往来,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不难预料网络经济将大大改变人们的职业内涵、职业范围和职业选择。那么,网络究竟将改变谁的命运呢?
  
  网络时代的火爆职业


  
  美国最新出版的《职业排行年鉴》报道,美国最好的职业是与电脑和网络有关的职业。该书按照六项标准对200多项工作排列名次。这六项标准是:工作收入、工作压力、体能要求、提升机会、工作稳定性和工作环境。位居前十名的工作中有九项与电脑业有关,其中网站管理师、电脑系统分析和软件工程师位居第一。这些职业缘何骤然升温?原因是过去产生一个亿万富翁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而有了互联网,产生一个亿万富翁只需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或许这就是与电脑和网络有关职业的无穷魅力。互联网络动摇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给每个人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平等的创业机会。美国高新技术行业100位最富有的企业家中,从事与互联网络有关业务的人占三分之一。
  
  这张四通八达、几乎无所不包的“网”,将给人们创造无数个有独特性、挑战性的就业机会。网络时代最火爆的将是下列五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专家、在线经纪人、首席信息经理。这些职业的共同特点是依托互联网而存在,并且是网络经济的主要"支柱"。
  
  网上创业人人可行
  
  互联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富翁制造工厂,网络经济提供了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当然,并非只是网络专家有机会,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如鱼得水,在网上成就一番事业。
  
  据报道,曾被国外传媒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马云,竟是个只懂得如何做网上生意的电脑盲!马云1994年才接触互联网,电脑对他来说只是个上网工具,他对电脑根本一窍不通,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在互联网上创一番事业。但马云投资了80万元人民币设立阿里巴巴贸易交流网站,不久前多家国际级大财团以500万美元入股该网站。马云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创业。30出头的马云之所以有"中国互联网之父"的称号,是由于其1995年在内地抢先开办网站存放业务,其后又协助国家外经贸部建立官方网站及中国商品交易网站,开创中国网上贸易的先河。马云说:“在1994年,一位外国教授向我介绍互联网,我只感到这是‘空中楼阁’,但这却启发了我,想到可藉此来寻求发展!其实是否懂得电脑并不重要,这几年来我的体会是创意重于一切,技术问题可找专家解决。我不懂得电脑,更加可以天马行空!”
  
  这几年马云凭他的创意,成为中国互联网商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获外经贸部邀请统筹官方网站及中国商品交易网站的设计工作外,今年年初又自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正式进军中、港、台三地以至全球的电子商务市场,并且在短短四个月内吸纳了4万多名用户。马云说:“在互联网世界中,你能够以很小的投资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回报,这正是它最奇妙的地方!”
  
  无独有偶,农民出身的企业家陈金义,对网络也是一窍不通。但他慧眼独具,看到了网络的潜在市场,投资创办了知名的网站:5415.com(我是野虎)。该网站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影响力,服务器直接放在国外高速主干网上,运营思路相当前卫,发展前景十分诱人。农民企业家陈金义凭借着超人的市场直觉,征服了传播信息并赚大钱的互联网。这再次说明了在网络经济时代只要抓住机遇,就可以独辟蹊径,迈向成功。
  
  网络经济大浪淘沙
  
  互联网重塑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式──网络经济,催生了许多新行业;但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行业却骤然没落,任何在这些式微行业中挣扎的人都可能随时失去饭碗。因为互联网时代形成的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定律,产生了十大新规则:
  
  1、一群蜜蜂比一只蚂蚁重要:竞争优势属于那些知道如何把握分散控制点的人。
  2、级数比加法重要:当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比增加时,产生的效果会成倍增加。
  3、普及比垄断重要:当制造技术已趋于完美、可以大量流通时,能产生最大价值的是普及而非垄断。
  4、免费比利润重要:当资源变得充裕,慷慨可以孕育财富。提供免费商品或技术,能够吸引唯一真正的稀有资源——人的注意力。
  5、网络比公司重要:当网络吸纳了商业、企业的主要视线,将从扩大企业本身的价值,转移到尽可能扩大企业在网络中的价值。
  6、造山比登山还重要:当产品以更新的速度加快时,更新将变成最困难但最重要的任务。
  7、空间比场所重要:传统对应的商务关系被不分地域的网络商务所取代时,中介者、中间人机会将大幅萎缩。
  8、流动比平衡重要:当动荡成为商业的常态,最有用的生存策略是创新。
  9、关系比产能重要:无形胜过有形,软件胜过硬件。
  10、机会比效率重要:提高机器的效率可以致富,但发掘和创造机会却产生更大的财富。
  
  网络经济十大新规则意味着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制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大批现有的行业将萎缩或消失,一大批人员将要失业或转业,同时也会有一大批新的职业产生和兴起。例如:靠倒买倒卖,坐收渔利的中间商或批发商可能遭受被淘汰的厄运。随着网上购物的普及化、大众化,买者、卖者都上了电脑网络,大家可以在网上看样品、谈价格、签合同、支付价款;那些以大包小包、大车小车为主要特征,集四海客商于一地、集商流与物流于一体,使生产与消费、买与卖必须迂回实现的批发市场就得关门大吉了。中间商、批发商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再如银行及证券业职员也可能面临下岗。由于网上银行和网上股市的迅猛发展,所有交易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自动进行。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也使银行的办公大楼和办公人员大为减少。不久前美国一家银行已经决定,仅在加州就要关闭120家分行,这将导致3700人被裁。在中国,由于各家银行、证券公司争设分支机构,网点和人员已严重过剩,这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还有邮政人员和与其相关的部门也将逐渐退出。被称为电子邮件的网络业务将会迅速取代传统的信函业务。网络电话以其便捷、便宜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打国内国际长途。邮政局和电信局的业务将会剧减,铁路、航空、汽车的邮件运送业务也会萎缩,那些印制信封信纸的印刷厂也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网络激流,经济腾飞,世界各国正悄悄的对传统行业结构进行大浪淘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就是网络经济的发展规律。
  
  网络:中国新富翁的诞生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个新变化,就是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百万富翁有360多万人,亿万富翁已经超过2000人。拥有十几亿、几十亿财产的富翁已经出现,百亿富翁也即将出现。他们的发家史,很多人感兴趣。虽然成功不能复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环境和机遇,但成功者都有共同的特征:
  
  第一、在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他们最先抓住了机会;他们利用了体制转轨提供的发财条件;他们在土地、房地产、有价证券等经济要素市场形成之初,利用开发前后的价格差、时间差赚了大钱。还有,他们中有许多人是经营“奇才”,善于开拓专利发明成果的市场,比别人技高一筹。
  
  第二、在起步阶段他们都是两手空空。多的靠一、两千元起家,少的只有几十元。这并不奇怪,在改革开放前全中国普遍贫穷、家庭储蓄平均几百元的情况下,能够弄到这些钱已经很不错了,不像国外的富翁起步时多数已有了相当的积累。
  
  第三、他们并不像许多国外富翁一样是名牌大学的工商管理专科出身。据某权威机构去年对某地区先富起来的人做的调查,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约占0.4%,集体所有制单位的约占3.4%,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占96%。他们的文化和知识层次也普遍不高,某权威机构去年统计中国的80位亿万富翁,有两个"60%":60%出身农民,60%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第四、发家速度奇快,从资产为零到成为亿万富翁,他们一般仅用了10年左右时间,有的只用几年甚至更短时间!而在新加坡、日本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积聚起百万美元的家产,平均需要几十年时间,从西方社会和海外华人中亿万富翁的发家史看,多数都经历了三代人以上。
  
  第五、善于多方面的学习。他们的身体里仿佛有一种不知疲倦的冲动,驱使他们经常学习。有位亿万富翁不无体会地说:“民营企业的性质迫使我不断学习。我用50%的时间研究政治,30%的时间面对各种社会关系,剩下20%的时间则考虑商业上的事情。”他有一个基本观点:那就是中国需要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经济政治学,中国成功的企业家必定先是政治家。一些亿万富翁将自己发家的“秘密”归结为赚政策的钱“许多钱不是靠我的经营才能,而是靠政策赚来的。要说我有过人之处,那就是我比别人更会利用政策。”
  斗转星移,中国已出现了三代富翁,那么谁是中国的第四代富翁?下个世纪初叶,无论是个人独资企业的老板大流行,还是基于年薪与期权认购基础之上的国企经营者大崛起;无论是依靠知识经济批发智慧的专家学者大走俏,还是无限风光的文体明星大串联;我们可以自信地预测,中国的新富翁特别是年轻富翁将不断地产生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产生富翁的行业将大大的区别于传统领域,造就富翁的方式和手段也将与国际接轨。
  
  从全球范围内财富拥有者最多的美国来看,过去15年来美国造就的亿万富翁比美国有史以来的总和还要多。1982年只有13位亿万富翁,而到了1998年则增加到了189位。《福布斯》杂志不久前公布了美国本年度的四百名大富翁名单,这些富翁拥有的资产总值首次突破一兆美元,超过了中国全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要打入这个富翁榜最少须有6.25亿美元身家,其中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再度蝉联王座列榜首,此外有三名华人荣登金榜,分别是杨致远、王嘉廉和袁子春。
  在这些新富中,有19人是借互联网业务发达起来的,另外华尔街股市使不少人转眼之间变成巨富。显然,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富翁排名的门坎越来越高,财富总量愈聚愈大,财富拥有者年龄愈来愈小,财富的聚集也悄悄地从传统行业中游离出来,创造财富的行业由传统的制造业、建筑业向新兴的网络行业转化。
  
  从《财富》排出的目前世界最赚钱的领域中,我们可以预见21世纪中国新富翁将在依托互联网而存在的网络经济中产生。
  
  目前我国增加财富的历程已进入网络经济的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被运用到现代经济发展中,一批有知识经济眼光、依托互联网而发展的人才将脱颖而出,成为中国21世纪的新富翁——他们的财富将以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计算。网络时代已离我们越来越近,它远比我们预料的要丰富。网络无限,机遇多多。
  
  网络——你究竟将改变谁的命运,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早上,妈妈让我叠被子,我痛快地答应了。我先把被子展开铺平,一边折三分之一,另一边再折三分之一,两头向中间各折四分之一,再对折一次,一个被子就叠好了。接着,我又叠了爸爸和妈妈的被子。  我觉得我会干的事又增加了一件,这一岁没白长。  2012年3月15日 星期日 晴  下午妈妈带我去玉黛湖玩。一进儿童乐园,就看见各种各样的游玩设备,我选了一个最喜欢的赛车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