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中线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

来源 :中国当代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改良型中线导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需要输注刺激血管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25例)、中心静脉导管(CVC)组(25例)、外周留置针(PVC)组(37例)、中线导管(MC)组(38例)四组.比较MC组与其他三组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血栓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 MC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ICC、CVC、P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低于PICC、P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和CVC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组的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P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低于P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PICC组、CVC组、P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型中线导管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病情最重、危害最大、破坏性最强的肺外结核病[1].由于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炎症渗出物导致颅内广泛粘连及脑脊液回流通路堵塞,引起脑室积液、颅内压增高,进而发生急性颅内高压综合征.与成人相比,儿童发生率更高,其治疗难度较大,可导致儿童高病亡率和致残率,需紧急干预[2].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通过病原学检测确诊活动性肺结核,但对病原学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判断存在困难.随着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新的判断肺结核活动性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笔者从细胞免疫、细胞因子检测、体液免疫等方面对目前免疫学检测技术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泼尼松+硫酸羟氯喹治疗,观察组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IgG、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gG、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唾
目的 评估加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因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并拟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康复组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组,每组各30例.传统康复组给予常规康复措施,ERAS组在围手术期实施ERAS理念.所有患者均有同一位主任医师完成手术,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12、24、28、72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以及术后患膝关节屈曲30°、60°、90.
目的 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分为四组(n=20),对照组予以等量0.9%NaCl处理,甘草查尔酮A低剂量组予以15 μmol/L甘草查尔酮A处理,甘草查尔酮A中剂量组予以30 μmol/L甘草查尔酮A处理,甘草查尔酮A高剂量组予以45 μmol/L甘草查尔酮A处理,均干预48 h.通过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四组的细胞增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四组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yclin D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