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废水混凝脱色机理的研究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项研究对染色废水混凝脱色的最佳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染色废水所含染料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大小、物理化学特性与脱色效果之间的关系。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废水中染料胶粒絮凝前后的形态,进而系统地论述了采用聚合氯化铝对染色废水混凝脱色的机理。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我国唐、宋、明、清时代的洞穴研究历史及其主要成就。是专为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成立而作。曾于1991年11月在广东云浮召开的第一届洞穴年会上宣讲。
期刊
该书于1989年出版,由Ford,T.D 编辑。它是英国主要岩溶区的石灰岩地貌和洞穴研究成果。 书中反映了近年来有关石炭纪石灰岩的专门术语、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读书总结了有关地貌和不同地区洞穴的成因;书中不仅阐述了有关英国岩溶和洞穴的许多重要的情况,而且较全面。 虽然威尔士的地貌景观并不都与石灰岩及洞穴有关,但威尔土南部存在英国两个最大的洞穴系统、最长的洞穴通道及最深的洞穴。书中大部分
期刊
样品用过氧化钠熔融分解,草酸钙预沉淀分离杂质浓集后,溶于3mol/LHNO_3中,以4%P204-甲苯萃取,5%草酸反萃取,再次沉淀为草酸钙并溶于4mol/LHCl中,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钍(≈~(232)Th)含量。测量完毕,收集全部显色液重新沉淀出草酸钙,加入ZnS(Ag)混合均匀,用α计数(内闪)法测量总钍α计数(Th(α)_1),放置5天以上再测一次总钍α计数(Th(α)_2),根据两
期刊
本文研究了侧流生物除磷装置投加初沉池污泥酸性发酵液、剩余污泥酸性发酵液、消化污泥与污水的混合液以及原污水作为厌氧磷释放的基质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含有生物易降解基质的发酵液可以用于生物除磷。当厌氧释放磷的时间减少到2~6h时,磷的释放仍然是令人满意的。由于磷的释放是以浓缩形式,只是在回流污泥这股小的侧流中进行的,所以当加入这些发酵液后,在厌氧放磷区保持较高的生物易降解COD浓度是可能的。因此,这一除磷
期刊
本文对57例(男36,女21)国人髋骨进行了16个项目的测量,并进行了性别判别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6个测量项目中有6项判别效果较好。本文采用Fishers判别分析建立了4个性别判别函数,判别率达90%以上。
期刊
日本研制出一个自动、连续、可靠的消石灰溶解系统,为水厂提供了饱和消石灰溶液。该系统针对石灰溶解度低的特点,从贮放石灰的罐底,不断加入自来水,连续地生产饱和石灰溶液,因而,该石灰贮罐也即溶解罐。
期刊
前言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工艺,目前已广泛用于有机污染的给水水源和纺织、印染、食品、化工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填料是该工艺的核心,填料类型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充氧性能、基建投资、处理效果和能源消耗。以往缺乏这方面的有关数据,故容易造成
期刊
以黄腐酸(FA)为形成氯仿的前驱物质(TOC)和反应时间(t)、氯浓度(Cl_2/TOC)、反应温度(T)及反应pH值等为主要参数,进行了大量氯化试验。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等数学方法,相继建立了各影响因素对氯仿形成的预测子模式和综合预测模式。
期刊
本试验利用清华大学污水泵站收集的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证明,反应器在常温下对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反应器设计及运行提供了依据。
期刊
由于城市污水厂消化污泥中(按农用标准)Cu、Zn、Cd、Ni分别超标1.7、3.8、0.07、0.52倍,故不能直接施用于农田。 1989年以来,利用蚯蚓处理长沙污水厂消化污泥的试验,获得初步成果。 本试验选用日本北星二号蚓种,它是处理污泥、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优良品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