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為天下谋
人物周刊:你从94年开始创业,今年正好是20年。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里说9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经商,在历史上也是有迹可寻的。你作为其中一员,有什么感受?
宋卫平:士本来是学而优则仕,士反正肯定是为帝王思,为天下谋,这是传统。以后没有帝王了,就说为天下谋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倾向,尤其是学文科的人。学理科的可能有一些科研的课题,学工科的就差不多是非常稳定的一份职业。学文科的人3个出路,要么做学问,要么做老师,要么去做官。
改革开放后,就有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82年我们大学毕业时根本不会考虑经商。一直到有特区,才有这种可能性。一直到87年,懵里懵懂地就到了珠海,那时候我已经差不多快30岁了。
人物周刊:听说你当时是办了一个刊物,讲了很多苏联肃反时期的事?
宋卫平:当时年轻人关心国家大事。我就是把所知道的一些历史上有史料支持的事,说给学生听,当时心情很郁闷,就跑到珠海去了,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反正首先得有份工作。
人物周刊:你从杭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来经商,现在有没有放下专业?
宋卫平:崖山之战在《宋史》里面从来不作为一个重点,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他们发给我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什么绿城之后再无房产或者再无品质。崖山是最后一战,双方投入了50万兵力,以宋军的全军覆没结束,满朝文武基本上全跳海了。皇帝9岁,大臣陆秀夫跟皇帝说以你的身份,是不能够再做俘虏的,我们一起去吧!这个事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话题。与此同时,四川合川的钓鱼城都坚守了20年。
我心里面难免会有一种愤怒
人物周刊:你出售股权,是因为对楼市现状的无奈,还是有其他原因?
宋卫平:自从2001年的调控以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一直不正常——市场不像市场,行业不像行业,企业不像企业。企业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里边,才能够生存和发展。
那么什么叫合适的市场?什么是相对标准的市场?我相信任何学经济学的人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常识,市场里的自由交易和基本信用,像这些在房地产行业里边,经过2005、2008、2010年调控之后,已经变得十分的扭曲,面目全非,这已经不太像市场了。
我们也看到有些企业具有超强的能力,仍然在发展,但是大多数这个行业里面的企业都碰到了一些经营困难。2008、2011年的时候,像绿城这样的企业,对于市场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因为我们的客户来源相对比较小众,当时我们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现在那些不合理的调控并没有得到纠正,企业应该有的正常的市场环境并没有被修复,这也是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极大的担忧。
或许也会有更好的选择,让那些在扭曲市场里也能够有超强战斗力的人带领企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确实有市场的一些原因,这个原因在里面占的比重可能会在三成左右。
人物周刊:为什么选择融创,选择孙宏斌,而不是其他人?
宋卫平:(第二大股东)九龙仓的本土化程度不高,他们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操作绿城的想法。与融创的合作是1 1大于3。融创在苏州的桃花源是中国最好的房子,已经超越了绿城所打造的同类的其他项目。我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朋友加兄弟,有信任在。所以绿城选择融创,选择孙宏斌。他们的激情和效率是绿城很好的依托。我跟其他房企不熟,他们也不一定喜欢我,所以和融创的合作是顺其自然的。
人物周刊:绿城出售股权,除了三成的市场原因,另外七成原因是什么?
宋卫平:这是一个综合考量,比如说我跟寿总加起来120岁,总是要退休的,只有舍去才能得到。另外我心里面难免会有一种愤怒,就是谁让你们把这个行业和市场弄成这个样子的,真是不满意。比如说,我们拿地,我是非常反感那些傻乎乎的规定,什么地价不准超过150%,超过以后影响竞拍保障房的面积。这些人简直是猪脑子,我跟他们一直在沟通,中国有那么多猪脑子怎么回事?都是大学培养出来的,我非常不理解,这种地我永远不会去拿,我不愿意跟猪一起做事情,还都是名牌大学。不动脑子,就管自己的乌纱帽,这个官不当也罢。全国普遍如此,北京是如此,上海也如此,真的对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干部失望。这是3岁小孩都知道的事,偏偏他们不知道,而且全部都是博士、硕士,你把那些领导的卡片拿出来,学位都比我高多了。不能为了乌纱帽来管理城市。城市里有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保障制度,好在这届政府没有出台这种政策。
你做的是世界一流的东西,蒙的吧!
人物周刊:我听说你之前招聘绿城员工的时候,出过《论语》里面的一道题“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宋卫平:对,每个团队成员和合作伙伴里面,最重要的事就是基本的价值体系,它的内核部分都要有相同或者相通的地方。就是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各个层面里不同价值的需求要协调。有的人简单一点,养家糊口,有的人可能有一些利他之心,我要搞清楚每个人基本的境界,所以出这道题目。可以看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我总是希望跟那些有点志向、愿意通过自己哪怕是点点滴滴微不足道的工作来推动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的人一起共事。其实聪明的人赚钱还是比较容易一些。懂道理,所谓有情商或者有同理心,这些人哪怕没有其他经验,但接受能力会比较强。 人物周刊:你今天也讲绿城的五千多名员工,虽然他们可能在专业上面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在整个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里是很优秀的?
宋卫平:你就看两个标准,如果跟人家公司的标准来比,我们这帮人懂道理,有志向,有理想,有基本的规则。从我们自己内部的角度来看,都还存在非常大的改善和提升的余地。都没有受过很好的专业训练,专门做好产品所需要的技术、规范和流程的训练,都没有很好地受过。
人物周刊:但我也听说你觉得有时候是你自己过于苛刻了?
宋卫平:这不是我的苛刻。一流的产品和没有经过非常好的训练的团队,这里面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肯定会拖累你做好产品的进程和程度。比如说进程要上去了,品质也很好,但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花很高的成本和代价。
队伍欠训练是中国的企业里面一个普遍的现象,所有的工作者受训练的程度都会比较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百无一用是书生,什么用处都没有,说也说不好,聊天也不会,读过书,好像是读过书,开口就是错。走路也不会走,倒茶也不会倒,对人家表示尊重和礼貌也不会,什么都不会。号称读过书,其实一点知识都没有,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候也一样,我也是慢慢去磨炼出来的。
人物周刊:外界一直传言你的脾气不太好,比较暴躁,你自己怎么看?
宋卫平:脾气还是比较急躁,我比较烦跟听不懂的、比较笨的人打交道,希望跟聪明人打交道。
人物周刊:你觉得已经完善的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宋卫平:没有完善的人这个概念,(只能)是完善的工作者。比如说有专业的知识,有进取心、责任心,懂基本的流程和规范,善于沟通,替客户着想,乐于帮助他人,也愿意去维护团队的整体利益。但在高等教育和中专教育里面都没人给他们上过课,你也没上过这个课,对不对?
绿城真正达到训练有素的人,大概就四分之一、五分之一,中间占里面多一点,仔细一看都是工作的业余水平,这很要命。你做的是世界一流的东西,蒙的吧!你肯定不是职业队的,离职业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是最要命的事情,所以必须要把公司变成一个学校,重新学、重新教、重新探索。只有人靠谱才有服务的靠谱,这也是中国所有企业都碰到的问题,无法回避,非常残酷的问题。
代建、养老和现代农业
人物周刊:外界其实对绿城有些看法,比如说是给富人造房子?
宋衛平:没有,我现在讲,我们造农民房子造很多。很多保障房,并不挣钱。
人物周刊:你觉得住不同房子的人,在你眼中他们有什么区别吗?
宋卫平:没什么区别。从根本面上,他们都是兄弟姐妹同胞,都是亲戚朋友,但就是因为阅历的不同、能力的不同,然后他们的生活有不同的变化和不同的追求。
人物周刊:我听你提出过一个理论,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应该是分层次的。比如应该要有保障房、双限房以及商品房,房子应该是一个资产转换的工具?
宋卫平:不是不是,就如同地形地貌,有高山,有流水,有平原,有大海一样。世界不可能是平的,不同是基本的状态,相同是偶然。人因为阅历、出身、教育程度、机会的不同,会构成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条件。有的人的劳动就比较简单,价值会偏低一点,他可能在城市里面只能住保障房;有的人住经济房,住舒适的房子;有的人住比较尊贵的房子,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像我28岁的时候,第一套房子就是50平方米,当时党校里面分的。在杭州做房地产的时候,第一年租的房子是六十多个平方米,800块钱的房租。到后来,才有一个两百多个平方米的房子。
人物周刊:昨天我去了乌镇,看了养老地产的项目,这样的楼盘除了乌镇以外,将来还会在别的地方做吗?
宋卫平:你看得懂那个房子吗?里面最重要的是七八十万的户型。七八十万并不构成太大的负担。将来大盘有比较多的,中盘就有老年人。如果有市场的话,会尽可能多做一点。希望我们国家也用这种方式去做保障的和经济的养老。
人物周刊:你接下来要做的现代农业,实际上利润可能没有房产那么高?
宋卫平:这我知道,但是基本上慢慢也会有相应的利润率。现在房产利润也很低,一样的。你知道房产现在利润很低吗?很低很低,不是一般的低。有的项目都是亏损的。
人物周刊:绿城的代建项目从2009年开始,感觉现在好像也没什么大的起色?
宋卫平:还好,有很好的发展,只是你不知道。我们已经1000个人,总的项目储备销售额超过1000个亿,今年大概可以卖到100个亿左右,已经很大的规模了。很好了,才做了没几年。
赌徒才是快乐的旅行者
人物周刊:赌博这个事能问吗?
宋卫平:就是有时候打打牌打打麻将,现在看,退休之前无法集中精力去做这样一个快乐的旅行者,赌徒才是快乐的旅行者。这就是我生活里面的一个内容,但是知道有害无益,以后作为一个靠谱的商人,尽量控制就好了。
人物周刊:胜负大概在多少?
宋卫平:肯定不至于太大。因为这个都是很私人化的问题,就像我问你两年前去跟哪个女朋友约会,道理是一样的。
人物周刊:现在还在阅读吗,获取信息的渠道是什么?
宋卫平:书反正总是离不开的,阅读总是有的。信息渠道主要是报纸、网上,也挺庞杂的,可能报纸是我主要的一个管道。微博什么的我都不会用,所以要查电脑,哪天到老年大学里面去重新学习,在这方面真的比较笨。
人物周刊:你的局限在哪里?
宋卫平:工作不够努力,另外学习能力也不是很强。对公司的财务管理、日常的一些管理,还是不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