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思念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yjia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亮一盏灯,美丽的思念
   就从春天的笑靥里冒出来
   百花是我真情吐露的心语
   千万条溪流弯来绕去,可总是
   绕不过大地温暖的胸怀
   就像我的生命,经历过起起落落
   终究要进入到你芳香的主题中
   透过你的明眸,我看到
   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寻的幸福
   就在我伸手可及的面前
  
   一朵饱含禅意的荷花下
   放置着我一个瑰丽的愿望
   我划着一叶小木舟,来到你的梦口
   请先不要问我带你去哪里
   你坐船头,我坐船尾
   我们就跟着水中的鱼儿欢游吧
   不要担心遇到风浪
   因为有我的身躯永远为你挡着
   当然,我也不会担心迷失方向
   因为有你的微笑在给我作导航
  
   采撷一束阳光,轻轻地
   摆放在你每天经过的路口
   我很贫穷,不能送你金银珠宝
   只能送你和风,甘露,鲜花
   假如你愿意,我带你到尘世之外
   开辟一片只生长欢声笑语的园地
   过蝴蝶那样自由翩跹的生活
   比梁祝的故事多几分明丽
   假如你喜欢,我就化作一颗星星
   每晚都闪耀在你梦的枝头
   让黑夜无法靠近你半步
  
   本想把你珍藏进胸前的口袋里
   又怕使你的容颜变枯黄,故决定
   还是把你放回广袤的草原
   或蔚蓝的天空,自由奔跑和飞翔
   只是你的身后多了一根无形而又无限长的
   思念之线,当然是没有束缚功能的
   哪天你要是实在感到疲惫
   就拉拉牵动着我心的思念之线
   我一定立马以你需求物什的姿态出现
   或一把靠椅,或一张舒适的床
   或一根陪你到天涯海角都不断的拐杖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其他文献
接到电话,朋友老那在大理等我,陪我采访陈勋先生。我迅速从下关出发,前往大理这座灵山秀水之中的古城。   我所乘坐的4路公共汽车平稳地行驶在迷人的田园风光里,阳光穿过苍山上灰色的云团,暖暖地洒向风光旖旎的大理坝子。   一阳指,六脉神剑,雄踞西南的点苍山,风情万种的段王爷……金庸给了世界一个个精彩的武侠美梦,而大理就宛如盛开在这梦境之中的山茶花一般。   车入古城,我下了4路车,穿行于大理古城
期刊
古城标志性建筑拱城楼东面的转角处,有家很小很简陋却是每一个生活在小城的人都认识的店。这家店有个朴素却温馨的名字:兄弟修鞋店。   一间很小的店面,兩台修鞋的机器,一些修鞋的工具,一对来自四川的兄弟。哥哥清瘦,精干,弟弟微胖,面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除了晚上睡觉,城楼转角处,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记不清他们是何时来到小城的,好像是大哥先来,在城楼下摆了个小摊修鞋,后来小摊变成了店面,弟弟也来了。
期刊
大理师范学校是苍洱艳丽夺目的奇葩,滇西历史悠久的教师摇篮,也是云南省唯一的一所百年中等师范学校。经苍山雨露的滋润、文化名邦的熏陶,大理师范已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百年师范名校。从1905年大理女子师范学堂起算到2005年,大理师范学校伴随着时代的风雨,走过二十世纪,走完百年里程,写下了一部恢弘灿烂的历史。  百年概览     一百年前,继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从大理县公立女子师范学堂在大理古城永丰坊应运
期刊
序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在这里 在美丽的山湖之间  我饱含热泪 面对高天流云  重新走进那些峥嵘岁月  曾经如晦的风雨 曾经浴血浴火的场景  拥抱那么多牺牲的年轻身躯  抚摸那么多永恒的青春面容    一山伟岸矗立 一湖秀美荡漾  难道不就是一个美好国度的象征  在这风花雪月的五彩斑斓中  我们重现那一段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重新描绘在那早期苦难而光辉的岁月中  从这高原的美丽山湖间升起的璀璨
期刊
映山红的请柬   在春风中传递时   我再次回到了苍山   回到了   放牧我童年的深处     迎接我的杜鹃   用最原始的方式   把心事   摆成耀眼摆成响亮   让我   一一去检阅     可在红的深邃处   我不是中心    这个春天不纯粹     院内的木棉告诉我   这个春天不纯粹      与它为邻多年   我熟知它的禀性   有叶无花有花无叶
期刊
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越来越少了,故乡越来越空了。晚秋的故乡还是暖洋洋的风景,可到了这严冬的季节,秃树兀立,村舍低伏,故乡,便显出了它的另一番风情,一种凄零、凋敝的气象。一地白霜,一路乱草,狗儿不在村巷里徜徉,猫儿也躲在母亲的被窝里念着经香睡,鸡呢,把一条腿藏进肚里,孤立在棚架上翻着眼皮,而麻雀则赖在枣树的枝头,缩着头打盹,像一团萧瑟的树叶。   故乡的老一辈人,大都在岁月的轮回里,被时间
期刊
小草探头探脑   掀开厚厚的冬眠   吐着嫩疙瘩伸展着手臂   触摸春的气息     桃花不分昼夜   顶着轻薄的咒语   从树根的冻土中顺着东风   往上爬   只为让春天看见   她殷勤一世又一世   丽质天生的粉艳     当梅香蕴足高雅含雪隐去   杏花迷醉风气的时候   柳枝被雨燕裁剪成   如气如丝无言的温柔   招引着春天   披风携雨   抖抖擞擞
期刊
我们不曾想能有多大作为,只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这片感动我们的彝乡大地带来一点点改变,哪怕一个人也好……  ——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支教团  一群满怀激情的年轻人,他们看似平凡,但因为一份共同的责任与爱心,给了他们一个可爱的名字——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他们怀揣梦想,来到相距数千公里外的大山深处,用一年的青春谱写人生当中最绚烂的篇章,用串串充满爱心的灵感和创意,为大山
期刊
阅读,穿越时空,跨越载体,无关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只关乎心态,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乃至生存的方式。   保罗·安德鲁(法国建筑师、作家、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者)说:“阅读其实是人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充分体验文化,了解历史,也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机会真正探索其他的领域。”我喜欢他对于阅读的精辟概括,更有着自己切身的体会。阅读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
期刊
这里伸展着笔直的青石路面,干净古朴的白族民居错落有致,在城中,一抬头就可以看到苍山高耸入云,山下的人看不到顶,只看得到一条如缎般的云压在上面。大理就这样真实地走进我的脑海。   古城无疑是大理的一个情结,透过这个情结,你似乎可以听到有一种声音,从远古传来,弥漫在铅灰色城墙的四周,使得这个西南小城,焕发出大国王者之气。绿色和白色,在此结合得是如此的完美。   在我的印象中,江南的古城,如江南的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