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自由与限制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律师、国际知名的隐私法专家丹尼尔·沙勒夫在《隐私不保的年代》中就表达出对“人肉搜索”等網络行为的疑虑和担忧:道德义愤很容易被燃烧,但后果可能是致命的。
  陈凯歌导演的《搜索》即将上映,影片英文名Caught in the Web意为“深嵌于网络中”,从片名即可看出,这是一部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电影,关键词少不了是“人肉搜索”。当下,许多人在目睹不公平的现象、不得体的行为举止的时候,第一反应便是,拿出手机、相机、iPad等各种设备,记录下来,放到网上去,随后网友们去人肉搜索他或她,曝光此人的身份信息,大家一起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道德义愤。你做了一件事,全世界都在看,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无疑会让当事人不堪重负。
  美国律师、国际知名的隐私法专家丹尼尔·沙勒夫在《隐私不保的年代》中就表达出对“人肉搜索”等网络行为的疑虑和担忧:道德义愤很容易被燃烧,但后果可能是致命的。若轻易便能煽起道德的义愤,是否将创造出由暴民推动的警察国家。在纳撒尼尔·霍桑的小说《红字》中,村民强迫女主角白兰戴上红色的标志A,以示对她所犯通奸罪的惩罚,将她与其他人隔离开来。而在今时今日,数字形式的“红字”影响更为深远、持久,一个人过去所犯的恶行会成为互联网上难以磨灭的记录。
  《波士顿环球报》报道了一位名叫迈克的34岁的教授所遇到的困惑。他少年时曾入狱,写过几篇关于监狱的文章,任何人用谷歌搜索他的名字都能搜到它们,这种“数字式梗概”持续地影响他的生活,人们出于好奇总是会追问他的这段过去。有一次,他在找工作时,经历了数轮面谈,但后来这位可能的雇主没再给他打电话,直觉告诉他,他又一次“被谷歌”了。
  只有少数精英才有机会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上发表观点,但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将自己的思想拿出来与全世界交流。“世界是平的”,人类拥有越来越多的在线传播信息的自由,这种话语权的平等之感令人振奋;但另一方面,人们被揭露出来的秘密有可能会阻碍其未来的发展。凭借网络,我们貌似拥有了更多自由,但也失去了一些连我们自己可能都未察觉到的自由,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悖论。
  我们上网的时间越多,就越有可能将自己乃至身边其他人的生活细节泄露到网络空间里去。如果一个人并没做错任何事,却不幸成为网络狂欢的对象,他又该何去何从?除了试着让自己的神经大条一些,貌似别无他法。沙勒夫举了中国的网络红人小胖这个例子:小胖16岁时被人悄悄拍下照片,那时他的脸又圆又胖,双颊粉红,眼睛透出怀疑一切的神色。这张极具喜感的照片被网友四处传播,PS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小胖非常生气、沮丧,他努力克服了这些负面情感,学着接受这个事实。沙勒夫没提到的最新进展是,这种知名度给小胖带来了机会,他出演了一些热门影视剧。这个例子生动地表明互联网带给人们的自由和不自由是密不可分的。
  本书的英文名是The Future of Reputation,直译应是“名声(或名誉)的未来”。我们在决定是否和一个人打交道之前,会去设法打听他或她的名声,从而判断他们是否值得信任,以降低可能的交易成本。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小乡村到地球村,这种做法实属人之常情。名声是人们最应珍惜的财产,是自由的重要成分,若缺乏来自团体的好评,我们的自由将变得空洞。约翰·亚当斯说,“受到他人尊重的欲望,就像饥饿一样,是个真正自然的需求”。
  媒体和个人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他人的名声和隐私、防患于未然呢,沙勒夫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媒体在甄别什么样的事务具有新闻价值时,应明白,社会感兴趣的事务并不一定符合“大众合理的关切”这一标准。比如,媒体在报道身患不寻常疾病的当事人时,应采取措施遮住她的脸,并注意不要暴露其身份的具体细节。第二,我们的生活与他人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博客鼓励人们与陌生人分享他们的生活,向全世界打开他们的日记本。一个人有权谈论自己的生活,自我八卦,但不可以不负责任地牵涉他人,措辞应考虑周全、小心谨慎,以不伤害他人的生活为准则。第三,在当事人明确告知的情况下,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应更迅速地作出响应,删除有关的诽谤性言论及不适宜公开的图片等。他们在删除用户张贴的、侵犯版权的内容方面,应不必负法律责任。
  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法学家布兰代斯与沃伦在提出“隐私权”概念时,就将隐私权界定为生活的权利(right to life)和独处的权利(right to be let alone),内容为个人对其自身事务公开揭露的决定权,其所保障的是个人的“思想、情感和情绪”。在界限上,则指出“公共利益”和“同意”是两项主要限制。他们的论点对后世的隐私法实务和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有关我们的资料到处被搜集着,摄像机无处不在。日常生活所发生的领域,大多既非全然公共的,也非全然属于私人事务。我们的活动经常发生在一个介于公共和私下之间的模糊地带。在美国,有一对夫妇在某个冰激凌小摊附近,浪漫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的照片被拍摄下来,并被刊登在一些时尚杂志上。他们以公开披露私人事务为由对杂志提起诉讼。他们的诉讼请求被法庭驳回,法庭认为,他们“自愿以一种开放的姿态,以任何人在发生事情的地点一旁或附近都可以看得见的方式,将自己暴露在公众视线内”。这个判决反映的是传统隐私法公共/私人的二元观。“二元隐私观”的问题在于它是个非黑即白的主张,而人们具有多种社会角色,会将不同的自我呈现给不同的交往对象,隐私是一套复杂的规范、期待和渴望,这一切带来了重新反思隐私二元观、构建更为精微的隐私法的必要。
  奥登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愤怒和恐惧的电波/在这地球上光明的/和黑暗的土地上传送/将我们的私生活扰乱”。他以惊人的准确性预见了我们今天的处境。《隐私不保的年代》提醒我们,在珍视互联网带来的交流的便利和自由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忘记自由意味着责任,应更审慎地对待那将汇入比特海的言论。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舌战手册:哈佛法学院辩论学读本
  作者:李·F·贝利(美)
  译者:苏德华 林 正
  出版:新华出版社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辩护律师?”在作者看来,答案非常简单:一名优秀的辩护律师是一个拥有一系列特殊能力的极不寻常的人,除了必须具备最为基本的高智商之外,一名辩护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几乎没有任何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美国辩护大师李·F·贝利在书中分享了他成功的职业生涯中最得意的知识技巧:庭审前的准备工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如何锤炼你的辩才;如何说服你的最终听众——陪审团;如何成功地对证人展开交叉询问;如何与法官周旋,从而有效地控制法庭;以及其他很多知识,包括有关律师的风度、形象及论辩禁忌等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大量实践的磨炼,同时也需要自信、自律和决心。
  奇点临近
  作者:库兹韦尔(美)
  译者:李庆诚 董振华 田 源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雷·库兹韦尔曾发明了盲人阅读机、音乐合成器和语音识别系统,在他看来,进化是一个创造持续增长秩序模式的过程,而模式的发展构成了世界的最终形态。他从生物和技术两方面将进化的历史概念分为六个纪元:物理和化学纪元、生物与DNA纪元、大脑纪元、技术纪元、人类智能与人类技术的结合纪元、宇宙觉醒纪元。库兹韦尔认为人类已经经历过了19世纪技术的兴盛,目前正处在第五纪元。他预测计算机科技发展的下一阶段将是人类与机器的联合,即嵌入我们大脑的知识和技巧将与我们创造的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知识分享能力更强的智能相结合。而他所谓的“奇点”是指未来的一个时期,电脑智能与人脑智能将得到奇妙融合,这种融合便是奇点的本质,也就是书名的来源。
  群体的智慧:如何做出最聪明的决策
  作者:詹姆斯·索罗维基(美)
  译者:王宝泉
  出版:中信出版社
  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似乎都相信宝贵的知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很少有人相信“乌合之众”也能像专家那样作出出色的判断。而事实是,在搜寻美国沉没的核潜艇“天蝎号”时,缺少信息的大众作出的方位预测精确度超过了军事专家……就如蚂蚁是低等生物,但蚁群却每每展现出非常惊人的集体智力一般。作者认为,这种群体智慧其实并非生物学上的某种特殊构造,而根本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数学结构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好比人工智能领域的数字神经网络,简单的数学结构就可以表现出极大的智慧潜力和高度的自适应性。
其他文献
明代的开国元勋是朱元璋,末代皇帝是崇祯,其间有十七朝十六帝,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了。纵观明代玉器,它的鼎盛时期出现在中晚期,也就是嘉靖到万历未年这100年。明代玉器给人总的感觉是粗精不一,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上等白玉都被进贡到了宫廷和官府;二是不太好的玉料都流散到了民间百姓手中,由于当时玉料相对缺乏,需求量又大,所以许多民间玉匠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以至于出现了玉雕成品粗精不一的现象。又由于传世
2013年4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下午2点51分,在波士顿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站、肯尼迪图书馆先后发生两起爆炸,一起位于费尔蒙科普利广场酒店终点线观礼台附近观众区,另一起位于一家体育用品店,造成三人死亡,183人受伤。这是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美国本土发生的第一起恐怖袭击,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紧张,也引发了其他国家对恐怖主义的担忧。  波士顿爆炸案发生后,原定于美国时间
很早的时候,颍河镇上共有两家药铺,镇北雷家是万寿堂,镇西曾家是积善堂。积善堂掌柜叫曾老廉,很胖,三缕很白的胡须,像古戏中的美髯公。他的儿子是个颇有名声的中医郎中,他自己也略懂医道,小伤小病的皆能对付。曾老廉很和善,爱穿一身黑,身上总是一股草药味儿。他眼睛很大,年过古稀了还能看出是双眼皮儿,而且“双”得很宽,像韭菜叶一般。由于眼大,泪囊也大,似吊了两个肉布袋儿。曾老廉还爱留长指甲,尤其是小指指甲,很
常言道:婚姻自主,恋爱自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恋情会一次成功。如果遭遇分手,是心平气和地冷静处理,还是歇斯底里去伤害对方?都说爱有多深,伤就有多重。可一旦伤痕无法填平,有人也许就会用怨恨来代替。如果处理不好,必将引火烧身,追悔莫及!    婚恋起纷争 寻人大张旗鼓  2010年5月5日上午,广西柳州市友谊国际小区大门口,出现一位身材高大,神情凝重,扛着一张大幅婚纱照的中年男子。这名男子在大门附近找
2006年9月,国内某商业银行发生客户银行卡存款被盗事件,涉案金额9万多元。上海公安机关经过调查发现,这是一个利用互联网犯罪的犯罪集团所为。该犯罪集团涉及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多名犯罪分子,其中台湾犯罪分子是核心人员。他们将“木马”计算机病毒程序植入受害人计算机,窃取受害人银行卡和身份信息等资料。大陆犯罪分子在福建等地利用假身份证件开立二百八十多张银行卡账户。台湾犯罪分子利用网上银行将受害人资金划到开
腐败,俄罗斯生活的一部分  据“透明国际”最新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清廉指数报告》显示,俄罗斯在全球176个国家中排名133位,其腐败程度仅仅稍好于利比亚、伊拉克、苏丹、阿富汗、索马里等极度动荡与贫穷的国家。俄罗斯卡内基中心政治分析家玛利亚·利普曼对此有过精辟的总结:“如果将腐败问题看成身体上的毒瘤,你可以将其隔离并切除,那么身体其他部分仍能保持健康;但在俄罗斯却并非如此,腐败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生
一个国家的腐败总是与这个国家在文化上的缺失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我们为何要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原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应是渗透着现代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先进文化,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反腐倡廉并不只是执政党内部之事,它与社会的综合治理联系在一起,是社会改造的一部分。  本期客座总编辑:  林喆,中共中央党校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反腐研究专家。  一个国家的腐败总是与这个国家在文化上的
1  从1950年到1966年,杨晦一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是北大中文系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系主任。1955年秋初,在迎接新生入学的大会上,杨晦发表讲话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当下,就有学生向杨晦提问道:“据我们所知,杨先生您就是一位作家,而且您作为中文系主任,说出这样的话是不是不大合时宜?”杨晦说:“我并不是反对你们当作家
“家中失窃、日记丢失、情妇翻脸”被网友调侃为反腐三大利器,“网络曝光——纪委介入——查实处理”的网络反腐发展路径也露着一丝无奈。中央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作为法治新闻媒体人,反腐报道的“老虎”和“苍蝇”怎样处理,禁区、雷区如何分辨呢?欢迎各位说说自己的想法。  反腐,任重道远  文/冯世荣  中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振聋发聩的声音:反腐要“老虎、
不久前,中纪委决定向自我开刀,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中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没想到,这场纪委内部的自我清查行动大受“欢迎”,科技部、体育总局等部门也及时开展了类似活动。  清理会员卡,真正指向的其实是“隐秘腐败”。随着国家打击腐敗犯罪力度的加大,直接收受财物或银行转账等“传统”贪腐形式逐渐被摒弃,那些蒙着神秘面纱的高级会所则成为腐败官员权力寻租、享受奢靡的理想场所,能够让腐败官员相对隐秘地享受奢侈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