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因子结合蛋白作为B群流脑候选疫苗抗原的研究进展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7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膜炎奈瑟菌表面蛋白H因子结合蛋白(f HBP),是脑膜炎奈瑟菌的外膜蛋白和重要毒力因子,能与补体调节蛋白H因子结合。结合于脑膜炎奈瑟菌表面的H因子,能下调补体系统的激活作用,使脑膜炎奈瑟菌逃避补体系统的攻击。f HBP能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保护性抗体,抗f HBP抗体与f HBP结合后可阻止f HBP与H因子的结合,从而使细菌易于被补体系统杀灭和清除。因此,f HBP已成为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理想的疫苗候选抗原之一。现就f HBP的结构、基因的表达与调节、作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疫苗候选抗原的作用、应用策略、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Neisseria meningitidis surface protein H factor-binding protein (f HBP), an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f N. meningitidis and an important virulence factor, binds to complement factor H factor. The H factor, which binds to the surface of N. meningitidis, can down-regulate the activation of the complement system, allowing Neisseria meningitidis to evade the complement system attack. f HBP can induce the body to produce a high level of protective antibodi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f HBP and f HBP can prevent the binding of f HBP and factor H so that bacteria can be easily killed and eliminated by the complement system. Therefore, f HBP has become one of the ideal vaccine candidate antigens for group B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The recent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f HBP, as a candidate antigens of Neisseria meningitidis group B vaccine, application strategies, safety and efficacy are summarized.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农药健康风险的研究,探讨适合我国的农药健康风险评估方法、评估程序、模型和准则,为农药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云南思力生态替代技术中心(简称:“
作者对40名因慢性非特异性鼻炎发生鼻塞而在下鼻甲注射油酸乙醇胺治疗的病人作了估价。其中16名男性,24名女性。年龄在15~74岁之间,平均为29.6岁。全部病人有间歇性两侧鼻塞,
利用单齿压入与刮切岩石实验建立了钻头与岩石互作用力学模型 ,实现了对钻头在钻井过程中工作行为的仿真计算 ;建立了基于研究钻柱—钻头—岩石系统动态行为的动力学模型 ,可
例1:宋×,男,66岁,农民,住院号65787。以右眼球突出伴疼痛二个月于1988年5月28日入院。现病史:二个月前自觉右眼隐痛,他人发现右眼球突出,在县医院以炎性眼球突出治疗无效,
《水浒传》自成书以来,很少对花荣的形象有过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小说中花荣的性格特点、才能韬略和命运结局的分析,探求花荣形象的文化意义.
关于慢性扁桃体炎和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问题至今悬而未决。有的学者认为慢性扁桃体炎是支气管哮喘的原因,切除扁桃体可使哮喘治愈或好转;有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甚至认为切
或许如今已再没有那个看似枯朽的树根,那个像苍老褶皱、涂满泥与血的大手,紧攥着砂石与历史、周身漆黑且冰冷的老树根,只顶端的平面光滑而洁白,被岁月打磨得没有一丝棱角,生
期刊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战略目标引领下,越来越重视培训工作,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各级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岗位能力,进一步提高培训过程质量和培训管理水
期刊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幼儿最常见疾病之一,渗出物外观分别为水样浆液和胶状粘液,由变性上皮细胞、白细胞、血清、细菌和粘液组成。SOM的主要反应产生于中耳的皮下结缔组织层,
让具有2500年历史的京杭运河继续保持活力,是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水科院原副总工程师苏国萃多年来挂在心间的一项事业。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苏国萃的提案再次聚焦这条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