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车提防四大猫腻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花一分钱,新车开回家。”面对这样的宣传语,相信很多人都会动心。
  在发达国家市场,车贷已经如房贷一样普遍。包括零首付等多样化的汽车金融方案,对整个汽车市场包括新车以及二手车销售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汽车金融的加速发展,也是国内未来车市的一大趋势。
  但是,诱惑的背后,也隐藏着玄机,消费者要多加小心,不要被利诱迷住了双眼。
  “免息”不等于“免费”
  买乐风、景程,首付5 0 %,享受一年期免息按揭;买凯美瑞、蒙迪欧致胜,享受“零利率免息贷款”;甚至买宝马、奔驰,也能够享受零利率服务。继前两年汽车零利率贷款在市场风火一把之后,今年不少品牌将“零利率”进行到底,并有在车市继续蔓延的趋势。
  现阶段,很多汽车金融产品都推出了“免息”、“零利率”等车贷噱头,无疑是考验了消费者的忍耐力。然而,这种超值性价比背后是否藏有陷阱,让人防不胜防?
  一般来说,“零利率”车贷,其利息都是由汽车厂商贴付的,表面上看确实得到了不少优惠,但仔细琢磨,会发现“玄机”重重。认真计算一下,往往会发现,所谓的免息并非免费,最终仍然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例如,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方式,往往最容易麻痹消费者。这类贷款中,虽然月供中没有任何利息,但在办理分期付款业务时,需要消费者支付一笔手续费。而这笔手续费却大有玄机,不仅包含了车贷的利息,还包括了经销商办理按揭业务的利润。
  其实,这些手续费就是通过车贷利息反推出来的,很明显的一点,一年期和两年期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并不相同,而正是由于贷款周期不同,导致利息不同。
  而且很多时候,购车者若参加“免息”活动,其所购买的车型也只能按照厂家指导价来支付,不能再享受新车的优惠价格,甚至有些车型的免息金额可能比车价的优惠额还要少。
  “捆绑销售”有猫腻
  消费者在车贷中往往会遇到车险问题,而有些4S店更是直接把两者绑在了一起。这种捆绑式销售对消费者而言,是好是坏呢?通常情况下,车险在无形之中调升价格,消费者要小心了。
  消费者王先生在某品牌汽车店购买一辆18万元新车时,销售顾问向他推荐该品牌推出的“1元车险、零利率”的优惠贷款购车方案,并向他提供多重优惠套餐,前提是王先生必须在该店办理上牌以及购买保险等业务。王先生细细算下来,该品牌提供的优惠套餐虽然包含贷款一年零利率和1元购保险,但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同时,“1元车险”虽然包含了机动车盗抢险和第三者险等实惠内容,但实际上需要附带自行购买其他商业险险种,再加上其他贷款购车的附加条件和车贷的手续费,实际上比一次性全额付款买车多花了近万元。
  作为经销商,这样做能够挣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在消费者办理一些该品牌提供的“优惠”汽车贷款业务时,最常见的就是“捆绑销售”。譬如办理贷款购车,必须要同时通过该公司购买全险,甚至购买部分精品礼包等。这里面,除了经销商会赚取车贷业务、保险业务的一定手续费和回扣外,还能赚一定的精品利润,一举多得。
  消费者在购车时,首先要学会进行多种购车方案的比较。特别要指出的是,一般销售人员都有一定的权限降低车贷手续费用,因此在办理车贷业务时,贷款手续费、保险等各种费用应该一项一项地跟销售人员“磨”价。
  贷款合同、协议有“玄机”
  汽车贷款担保市场竞争日渐火爆,某些不良车商和汽车贷款担保公司也趁机赚取昧心钱。这需要我们在办理个人汽车贷款时,多留个心眼,仔细了解合同的相关内容。
  很多时候,购车的朋友们在办理购车贷款时,往往求车心切,之前没有好好了解相关的费用,加上没有一个确切的汽车贷款收费标准可供参考,这就给不良车商有机可乘,同一个收费项目变换几个名字,重复收费,莫须有的费用项目满天飞,严重损害了我们的利益。这时就需要购车的朋友们花点时间,查查相关资料,多对比几家,这样才能免于掉进这些陷阱里。
  此外,很多汽车贷款担保公司都会把自己公司的服务吹得天花乱坠,在借款人办理手续时给予很多的承诺。然而,等汽车贷款合同签好后,这些所谓的承诺就变成了空头支票,这时找他们理论,往往赖着不予解决。
  巧立名目,重复收费,合同、协议上做手脚,不按约定标准办理,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有关贷款合同的陷阱。这里需提醒车主,一定要查看其收费清单,以及还款方式是否正确。
  小心隐藏的强制性条款
  据了解,4 S店旗下都有指定的几个贷款银行或公司,消费者贷款买车时,一些经营者强制消费者到指定银行贷款或指定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并收取高额手续费。
  在4 S店指定的金融机构贷款,看似快捷,实则复杂。不仅贷款利率偏高,消费者还需缴纳担保、家访等五花八门的各种高昂手续费。消费者如果想选择其他保险公司,之前所缴纳的保险押金可能会被扣除。消费者如果想要提前还款,过程复杂,代价也大,金融公司需重新申请,还要依据剩余本金,缴纳违约金。
  段先生去年在某4S店花12万元买回一台现代车,因对于贷款之事一窍不通,便委托位于汉阳王家湾的武汉承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办理了7. 5万元的贷款业务。整个贷款业务完成后,段先生向该公司缴纳了包括担保费、家访费等在内的所有费用接近1.4万元,其中包括押金3750元。
  近日,段先生将所有贷款全部还清,可公司拒绝退还押金。据段先生说,担保公司第一年为段先生办理业务时,带着他去保险公司办了车险,由于今年的车险已到期,段先生便找了家便宜的保险公司。然而,该担保公司称,必须要在指定的保险公司办保险业务,否则当初的保险押金不能退。
  因此,消费者要注意,在进行汽车按揭贷款业务前,一定要先咨询专业人士,权衡利弊,理性购车。
其他文献
近日A股市场在新股开闸等一系列利空因素下持续低迷,在市场没有大的波动情况下,弱势形态依旧,聊聊证券市场的政策新变化似乎更有意思。沪港通试点方案一经出世,市场普遍认为,此举为A股特别是蓝筹股重大利好,利淡绩差股和题材股。但是,“驱邪扶正”的影响力到底能持续多久呢?  首先,资本趋利避害,水向低处流。沪港通,甚至全球通将令未来A股与所有境外股市互通,利好还是利空A股,关键取决于A股相对于境外股市的整体
期刊
进入马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国内外一些经济观察人士也纷纷在各家财经媒体上撰文看空中国经济,一时间“中国经济崩盘论”在舆论界喧嚣异常。  不过,4月30日刚刚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2013年年报的数据显示,作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上市公司在2013年的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似乎并未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冲击。  营业收入和利润创出3年最高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513家已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合计实
期刊
聘任制公务员高薪引质疑  五一后,浙江义乌新招聘的5名聘任制公务员上岗。据悉,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合同,实行协议工资,各岗位的指导年薪不低于30万元,聘期5年。“现在应聘者的具体年薪还没有确定,不过都在30万元到60万元之间,具体要等签订合同后才能确定。”  30万元起的高薪酬,引起社会热议。虽说这5名聘任制公务员都是高学历,并接受了一连串的考核,但是以30万元至60万元不等的高薪酬来招聘,会不会让公
期刊
4月3 0日,2 014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数据披露完毕。数据显示,2513家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6 .4 8万亿元,同比增长6.4%;累计创造净利润6003.46亿元,同比增长8 . 57%,明显低于去年首季上市公司7.8%、10.7%的增长水平,且较去年第三、第四季度进一步回落。  我们再来深度解读一下这些数据。尽管今年上市公司的一季报数据与一季度GDP增长7.4%的水平似乎不相上下,但是,
期刊
元俗话说:上帝要叫谁灭亡,就先让谁疯狂。在3 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无数的弄潮儿顺势而起,逆势而息,令人们不得不发出深深的感慨: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就拿国人财富管理行业来说,当国人刚刚通过自己的辛苦工作,加上沾点改革开放的光,有了点散碎银子的积蓄后,先是银行业拿出保值贴补率高达10%的大额保值存单诱惑你,跟着就是证券业拿出投资原始股一夜暴富的实例逗引你,后面陆陆续
期刊
“城市零件”和西南当代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关注。同时,贵阳K11艺术村的开设也将这个团体与商业话题联系到一起。集中于北京、上海的艺术圈往往以神秘、地方来形容西南当代艺术的发展。而西南当代艺术的领军艺术家董重,将以一种西南本位的话语,介绍一个当地的艺术生态。从西南出发,看看他怎么说。  艺术与财富:谈及您的作品,我们不免会从几个关键词入手:西南、神秘、城市零件……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创作经历
期刊
今年赚钱最多的QDII是哪些基金?答案是抄底美国房地产的产品。截至5月5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排名前三的QDII全部是投资海外房地产的基金,收益率均超过10%。然而,另一只同类基金国泰美国房地产开发却出现了8.39%的亏损。这是为什么?  目前,投资海外房地产的QDII基金共有5只。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今年以来QDII业绩排名第一的是诺安全球收益不动产,收益率为14.46%;广发美国房
期刊
记得2010年管理层出台相关住房限购令之后,在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高压政策下,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被迫缩水,各家信托公司纷纷寻找其他可以替代的利润增长点的产品。就在此时,一路高涨的煤价和有色金属的价格,让信托业看到了大捞一把的新希望,高收益的矿产信托产品无疑成了替代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最佳“接棒者”。  始于2 0 11年的矿产信托产品市场的异军突起,与当时监管层出台多个窗口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监管层相继
期刊
房贷市场的紧张,导致房贷优惠被取消,银行利率纷纷上浮。各大银行上调房贷利率10%已成为常态,有的二套房房贷利率甚至上浮30%。全国不同城市纷纷出现不同程度的“房贷荒”,让人不禁生疑:银行的钱哪去了呢?  进入二季度,“一贷难求”成为不少刚需购房者的痛,不但房贷利率上浮,而且即便是通过了贷款资格审查,放款的时间也是遥遥无期。《投资与理财》记者走访郑州各大中资银行,得到的放款回复都是“再等等吧,时间无
期刊
5月,全国多地楼市不断降温,京津冀都市圈却是个例外。自今年两会期间京津冀一体化被再次提及以来,围绕京津冀概念的政策、建议、讨论等逐步升温,最为火爆的莫过于京津冀概念下的环京津楼市投资热。大概念背景下的楼市投资,现在真的可以出手了吗?  京津冀楼市被过度热炒  多年来,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经常被提及,但是不温不火。如今,新的经济形势下,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越来越成为京津冀高度关注的战略问题。自今年两会期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