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评议理应公众参与

来源 :人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许多地方述职评议大多是这样一个固定模式:到述职者单位召开座谈会——找部分人员谈话——述职人向常委会述职——对述职者测评——测评结果反馈。这一模式,由于缺乏必要的公众参与,使这一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极强的监督形式,变得只重形式过程,效率低,效果差。因此,要提高述职评议的质量和效果,就应当让公众参与述职评议的全过程。
   因为,公众参与述职评议具有以下好处:一是为述职者增加来自民意的监督压力。谁来述职,群众说了算。因为群众最清楚述职者的“功绩”,因此,群众最希望什么人述职,就确定什么人述职。二是可以促进述职者报告“真”、“实”。当前,许多地方述职者的报告只重述业绩,未能对述职者自身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描述。而参与评议的具体人员事前准备不足,对述职者日常接触少,对其具体工作也了解不详,很难准确定位被评议者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因而对其评议结论难免会以偏概全,这样述职者就很容易在述职报告中做手脚,使“失真失实”的述职报告顺利过关。三是可以使述职评议过程充满“阳光”。述职评议阳光操作是新形势下公众的期盼,是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而目前述职评议的形式,评议听不到被评议者执政执法能力、管理水平、人品、廉正等真正需要述职的内容,听到的只是述职者的“单位总结”、“思想汇报”,因而,述职评议意见和测评结果很难体现公平公正,很难让人信服。而让群众参与述职的全过程,就会使述职评议真正成为“接受人大和群众的监督的好事”。四是公众代表参与评议能够形成一定的监督合力。由于缺乏群众的参与,目前的评议形式,参加评议的人员和被评议者大多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熟人”,“揭短亮丑”在“半公开、半透明、半暗箱”中进行,加之媒体宣传遮遮掩掩、力度不大,社会对评议工作的关注度也不高。而公众参与述职评议,不但能增加评议的民主氛围,还能形成人大监督、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进而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人大常委会)
其他文献
乡村精英作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劳动力转移的大潮中,乡村精英人才的外泸。导致生产发展优势劳动力缺乏,新农村建设中坚
分权,既是一种政治学说,又是一种政治体制.作为一种政治学说,分权思想由来已久,是许多政治思想家反复论述的重点话题之一.早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亚里士多德就在他的《政治学
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我国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也是党执政需要认真面对和正确处理的根本问题.
通过对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调整两个纲领关系问题上得与失的历史考察,总结和概括党正确处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基本经验,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
本文从实验的原理与设计、实验课的编排体系及实验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如何在有机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进行了探讨。
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和重要保障.现今,人类社会已进人生态化社会阶段,需要用法律调整人们在保护和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活动过程
通过创业教育教学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在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创业能力,形成稳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拓型个性特征,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竞争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