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如果没有明天》:“物化”修辞的反讽与隐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在民族的诞生起出现,随着民族的发展而不断累积,而我国作为具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国家,文化底蕴浓厚.对于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而在不同时代的文化继承以及
目的 对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的应用和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0 年5月~2011年1月期间临床确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这些
贾平凹的小说《高兴》采用口述体第一人称的叙述模式,讲述了城市“边缘人”——拾荒者刘高兴等人为努力融入城市、得到城市认同而艰难生存的故事.贾平凹在这部以底层写作为主
目的 评价社区干预对中年和老年人群高血压和脑卒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区800例35岁以上的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
郁达夫的《沉沦》称得上是除了鲁迅《狂人日记》之外“五四”时期最值得关注的小说,小说以其对性行为和性心理的大胆裸呈引起广泛的讨论与争议,成为五四时期轰动一时的作品.
目的 探究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特点及其在直肠癌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0具尸体标本进行盆腔局部了解,掌握盆腔自主神经的解剖特点;观察组采用直肠癌根治术联合保留盆腔自主
摘 要:作为天才诗人的顾城自童年起就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知,在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系列纯真的诗作引起了诗界的广泛关注。诗人顾城用纯洁的自然意象天空、大海、山峦、小草等构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顾城以自己独特的意象与表达方式所构建的童话世界,不仅蕴含着顾城的诗歌理想和单纯美好的心灵世界,也包含着顾城自我生命哲理的思考。  关键词:顾城;诗歌;自然意象;构建方式  作者简介:丁毛毛(1995-),男,汉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创作生涯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众所周知,在这之前,余华的大部分小说都充斥着愤懑的冷酷与暴力,这篇写于90年代的作品却令人感知到了难得细致如雨的温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反映地域特色.冯骥才是当代中国文坛的语言大师,他的作品大多描写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的市井生活图景,充满浓浓的地域色彩,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文章以其代
摘 要:香港作家亦舒以她独特敏感的女性触觉,塑造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現代女性形象。她们大多经济独立,精神自由,聪明睿智,知进知退。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不同的困难处境,依然能够冷静看待、勇敢生活。体现出作者对女性生存状态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亦舒;女性形象;独立;思考  作者简介:王子嘉,女,汉族,1987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取得硕士学位。现就职于西安外事学院中文系,大学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