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大豆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a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增加优质食用大豆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农产品,是新阶段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制,将是新时期北方地区水地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现将麦茬复播大豆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简介如下:
  1. 选好安全种植地块
  大豆要高产,首先种植土地得安全。例如:小麦使用的化学除草剂主要成分为苯磺隆、2,4-D丁酯等,当春季施药时间比较晚或用量比较大时(即超期超量),复播作物最好不要选择大豆(包括黑豆)、花生等阔叶作物,否则将可能出现花而不实或只结荚不结籽的严重后果。原因:花生、大豆等阔叶作物对苯磺隆、2,4-D丁酯等较敏感,若前茬小麦使用上述除草剂安全间隔期太短或残留过量未能达标,就会造成后茬出现药害。这在多地多年都已有过严重教训,需特别注意。其他种植模式(春播大豆)实行3年以上轮作,尽量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2. 选择适宜优良品种
  ①选择早熟、抗逆品种,或选用高产、高油或高蛋白、抗病性好、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大豆品种,以满足食用大豆消费市场的需求。大豆是新《种子法》规定的五大主要农作物之一,购种时一定要选择通过国家或本省审定,以及通过其他省审定并属于同一适宜生态区、己在本省引种备案的适宜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适宜山西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陕西关中地区等黄淮海夏大豆区种植的品种有:沧豆4号(国审豆2000004)、高油型大豆品种齐黄35(国审豆2015005)和山宁17(国审豆2015004)、中黄37(国审豆2015007。该品种在此之前,还曾两次通过国家审定:国审豆2011007,还适宜山东西南部、河南东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国审豆2006003,还适宜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及山东北部地区)等。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南种北移后生育期延长,北种南移后生育期缩短,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
  ②播前晒种。晒种后可提高种子发芽率、提早出苗2~3天。
  ③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均为种子量的0.3%;也可用25%丁硫·福美双或30%多·福·克悬浮种衣剂进行包衣,能同时防治地下害虫和根腐病。
  3. 足墒适时争早播
  ①打好苗情基础、确保苗早苗全苗壮,是夏大豆获得高产的关键。麦收后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最好在6月15日前播完,不能迟于6月20日,这是夺取夏大豆高产的重要环节。大豆是双子叶作物,顶土力没有单子叶作物强,播种期若墒情不好,应先浇水造墒再播种,做到足墒抢时早播,力争一播全苗。
  ②提倡用联合机械播种。可在麦收后抓紧时间灭茬,用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化机械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用大豆免耕覆秸播种机播种。
  ③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確定种植密度。一般亩用种量5~8千克,行距30~50厘米,亩保苗1.5万~2万株(土壤瘠薄地块可增至2万株以上),播深4~5厘米。
  提倡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应因地制宜,根据土地规模、耕作习惯和配套机械,选品种、扩间距(玉米宽行1.6米)、缩株距(保障密度),确定不同占比带宽,实现高矮搭配、优势互补、间作套作立体种植,以提高光热、土肥、水气资源利用率,稳定提升粮油产量及种田收益。
  4. 合理调控运用肥水
  大豆根有固氮能力,可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大豆不施肥或不能科学施肥,均不会有好的产量,这也是多年来很多地方大豆产量没有突破性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①因地制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科学施肥,根据测土结果,将氮、磷、钾肥按照一定比例施入。
  ②提倡秸秆还田、多施农家肥,分期施用氮肥,增施钾肥,适当补充镁肥。
  ③根据不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施肥量。一般形成100千克大豆籽粒需吸收氮磷钾大量元素与花生、油菜接近,高于小麦和玉米。考虑到土壤肥力基础,大豆目标产量为200千克的地块,需亩施N 2.3~3.7千克、P2O5 1.5~4.3千克、K2O 1.5~4千克,折合成肥料亩用量为磷酸二铵3.3~9.4千克、尿素3.7~4.4千克、钾肥3~8千克,或45%三元复合肥(15-15-15)10~28.7千克。
  ④化肥做种肥时,应深施于种下4~5厘米,以免烧种。
  ⑤追肥。开花前后每亩追施大豆专用肥或三元复合肥(15-15-15)10千克左右;據大豆长势,在花荚至鼓粒期还可进行根外追肥,每亩用尿素0.5~1.0千克 磷酸二氢钾200克 硼砂100克,对水50千克喷雾,这几种叶面肥可混合使用,也可单独喷施。
  ⑥水分管理。原则上幼苗期可适当控水;开花期是大豆水分临界期,不能受旱,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以促进开花结荚,增加单株粒数;花荚期浇水可增产15%~30%;鼓粒期注意浇水防止粒重降低。
  5. 科学使用化学除草剂
  大豆对许多化学除草剂非常敏感,应科学选用除草剂,严格按照标签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避免产生药害或影响后茬作物生长。
  ①播后苗前。一般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30毫升或72%异丙甲草胺乳油70~160毫升 20%氯嘧磺隆可湿性粉剂3~5克,对水50千克喷洒进行土壤封闭除草。
  ②田间秸秆量大的地块。采用封闭除草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防除效果,可根据土壤情况、杂草种类、草龄大小,选择除草剂进行苗后除草。防治单子叶杂草,主要有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精吡氟禾草灵等除草剂;防治双子叶杂草,主要有乳氟禾草灵、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在大豆3片复叶期内,每亩用24%乳氟禾草灵30毫升 12.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35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施,可同时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
  6. 强化病虫害有效防治
  ①虫害。大豆出苗后,易发生豆秆黑潜蝇,使受害植株生长发育中后期出现花而不实或只长植株不结籽,这一现象已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也是多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豆秆黑潜蝇的关键是药剂防治,以大豆出苗后的苗期至初花期为重点防治阶段,可选用有机磷类农药与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每隔10天喷1次,连喷4次,防效较好,具体可采用50%杀螟硫磷或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或20%氰戊·马拉松乳油3000倍液等,进行喷雾。
  苗期可选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红蜘蛛、蚜虫、烟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害虫。
  中后期可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及高氯·甲维盐、阿维菌素防治大豆造桥虫、卷叶螟、豆天蛾、蝗虫、斜纹夜蛾、豆荚螟和食心虫等。
  大豆对敌百虫敏感,容易产生严重药害,在大豆新品种及其间混作田使用该药防治害虫时要慎重。
  ②病害。叶斑病每亩可用17%唑醚·氟环唑悬乳剂43~62毫升,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毫升;锈病每亩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40~6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病毒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一定要适时灭蚜,在蚜虫迁飞前喷药效果最好,每亩可用4%高氯·吡虫啉乳油30~40毫升:以上药剂亩对水量均为30~45千克,喷雾防治,间隔7~10再喷1次。
  病害种类多、发生重的地块,建议所产大豆不做种用,并与非豆科作物(包括油菜、马铃薯、向日葵等)进行轮作。
  另外,在选择和使用农药等时,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及说明书,要严格执行其合理用量、用法及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违禁农药,严禁超量、超次、超范围(包括用药量不足、用药次数不够)使用农药,既要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又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7. 适时收获保障品质
  人工收获应在黄熟末期进行,机械收获应在完熟期进行,以防产量损失,确保高产优质、丰产丰收。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河津市泰兴东路1号 市农委 邮编:043300)
其他文献
工信部、财政部于12月8日印发《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推进智能制造,能够
以玩具车轮胎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副注射模,先分析了塑件的结构特点,再依次对模具的型芯结构、型腔排布、浇注系统、气阀结构及排气方式进行设计,模具采用气动推出塑件,阀门
白珍珠水晶玉米是云南省麻栗坡县蔬菜工作站于2012年在外引观赏型草莓水果玉米(籽粒为褐红色)种植田发现的优良变异株(籽粒为白色晶亮)经系统选育而成。经连续4年8代的试验示范种
在贵州省雷山县望丰乡青山村,群众都说余昌富是一个朴实无华、不甘贫困、带头致富的好党员。今年53岁的余吕富勤劳能干,是当地养殖土黑毛猪致富的第一人,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
期刊
分析热锻模型腔板数控加工工时的影响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作为输入,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工时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和参数,选择试验最佳核函数和参
水田坝村是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镇最南边的一个极贫村,全村209户、839人,精准识别贫困户113户、368人。  走进水田坝村,坡上坡下的黄土地上,成片种植的红高粱格外引人注目,红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柯尚德带领乡亲们正忙碌着移栽最后几亩红高粱幼苗。  柯尚德腼腆谦逊,皮肤黝黑。“我们种植高梁主要用于酿酒,现在酒厂规模还比较小,等改扩建之后,生产规模和年利润都会翻番。”柯尚德实实在在的话语中透出自
7月3日,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大力支持的2018智能工厂装备及解决方案高峰论坛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丰产丰收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小麦生产上都采取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总结山西省临汾市农民探索出的小麦栽培管理的一些小经验,供参考。  一、麦田不深耕,麦根扎不深  小麦是须根系作物,其根系虽然可以伸展到200厘米左右的土层,但约70%的根系是分布在耕作层中的,因此,需要有一个利于根系生长的深厚活土层。实践证
李光杏是油杏的地方名称,也是甘肃省酒泉地区著名的地方品种,因汉代飞将军李广的传说又得名李广杏。酒泉市李光杏有4个品系:单果重60克左右,果实圆球形,黏核的为李光杏;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