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出入河流及湖体氮、磷浓度时空变化(2010-2019年)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0-2019年洪泽湖湖体水质逐月监测数据,筛选出影响湖体水质的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总氮(TN)和总磷(TP);选取洪泽湖周边25条主要入湖河流和2条出湖河流在2019年10月-2020年9月的监测数据,探讨河流外源性输入对不同湖体区域氮磷的影响及其水期变化规律.结果发现:①湖体TN、TP浓度长期居高不下,年均浓度范围分别在1.39~1.86、0.080~0.171 mg/L波动.主要入湖河流TN、TP时空平均浓度(1.92~5.70和0.114~0.181 mg/L),均高于同区域湖体(1.15~1.46和0.088~0.101 mg/L),其中北部入湖河流肖河、马化河和五河与临近湖区TN、TP浓度呈现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北部湖体TN、TP浓度的主要河流;南部入湖河流维桥河和高桥河是临近湖区非极端降雨期TN、TP的主要来源.②调水工程对湖体及入湖河流TN、TP浓度分布影响显著,调水期湖体沿调水方向TP浓度逐渐上升,TN浓度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南部入湖河流维桥河和高桥河TN浓度达到水期峰值,分别为10.69和9.90 mg/L.③极端降雨期入湖河流的TN、TP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水期,由于湖体对TN、TP的富集作用不同,TP浓度呈现中间高,四周低,而TN浓度呈现沿洪水流向逐渐降低的规律.
其他文献
针对地铁站屏蔽门与列车门间隙空间异物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语义分割与背景参考的前景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DifferentNet检测图像中的异物区域,首先,在列车停靠站台的过程中采集背景图片和待检测图片,通过网络的编码部分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得到特征金字塔,将两幅图片的特征图连接,再由解码部分计算特征差异得到待检测图片的前景热力图,最后经阈值分割和轮廓筛选得到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视觉环境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受限于图像分析手段,现有的关于环境视觉因素与交通安全关系的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很难进行大规模的视觉环境定量分析.本研究利用丰富性、易提取性和不断増长的街景图像作为环境因素的数据来源,通过膨胀残留网络(DRN)等方法提取街景的图像特征信息、位置信息和感官信息,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岭回归筛选量化指标来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环境与交通安全关联的量化分析框架,为研究城市景观提供了新的量化手段.此外,统计分析方法被用于确定导致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改变的影响因素.结
建筑垃圾再生填料是从建筑垃圾中经过粉碎而获得的,其组成成分具有多样性,需经过分拣等处理后才可用于路基填筑。目前多采用耗时的人工筛选法进行获取。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分析,可以自动实时地获取再生填料组成。首先创建一个由36 000张颗粒图像组成的带标签数据集,对不同CNN模型进行训练。其中,使用40%的Dropout比率自定义ResNet34模型表现最优,其验证精度可达97%;其次基于所识别的
热管具有导热性能高、轻便化、小型化的优点.建立了基于热管散热的热电制冷器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给出了冷、热端热阻的具体计算方法.为了反映热电模块单位面积下的制冷能力,采用制冷率密度分析方法和折算面积热阻法,用数值算例分析了关键运行参数和设计参数的影响.为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制冷性能,首次引入热力学完善度性能指标,对热电制冷器的制冷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制冷器运行的最佳电流工作区间以及制冷温差范围,分析了制冷模块填充系数、制冷温差、热管参数(蒸发段长度和管壁厚度)对制冷器制冷率密度、制冷系数和热力学完善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