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创作的形式如何把握变通?》等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8 儿童画创作的形式如何把握、变通?
  答: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引导孩子把握创作的形式,主要是从孩子的兴趣开始,给孩子更多的机会了解在创作形式中的多种方法:古典的,现代的,具象的,抽象的,民间的,设计的;甚至音乐的,舞蹈的,建筑的,电影的,让孩子了解不同创作的异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从身边生活里,从个性的追求上,发现并引导他们对创作形式的把握。
  教会孩子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学会形式的变通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发现有一位幼儿在画画时画的—群猴子很可爱,当即赞扬了他,但可惜的是在一张4开的画纸上画画,画面显得过小。于是,我拿了一张色卡纸给他,问他:“你是否可把这群生动的猴子画在这张纸上?”当时他信心十足。我再问他:
  “你能否把画的猴子从很小变成巨大呢?”通过鼓励和引导,他的画面真的打破原来的格局。
  在我的创作教学中,通常会让孩子把自己的速写变成水墨画。变成纸刻,变成纸贴,变成版画,等等。就色彩的创作而言,我常常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尝试改变多种不同倾向的色彩,让孩子享受这种变化的乐趣。
  在一次“变体人”的创作教学中,我先让孩子欣赏—本有趣的“变化的人”,第一页服装变了,第二页头变了,第三页脚又变了。总之,人的每—部位都随时发生变化,孩子非常有兴趣,这样就激活了孩子的创作灵感,结果,孩子变的人也非常有趣。让孩子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灵活变通,学会求异思考、联想,将会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起促进作用。
  广州市少年宫美术学校 郭伟新
  
  问8 怎样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去发现?
  
  答:观察是发现的基础,发现则是观察的升华。发现,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比较、去提炼、去想象,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来。如:布置孩子画一幅关于爸爸的画,因没作具体的引导,交来的作业大多是呆板的人像。后来我让他们回去认真观察,看能否找到自己的爸爸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的发现非常精彩:爸爸看到中国队进球心花怒放;爸爸困倦时容易发脾气;爸爸吃东西时狼吞虎咽……这样,一幅幅个性鲜明、趣味横生的爸爸画像便出来了。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从艺术的维度里发现了人在外貌和性格特征上所存在的差异。这样,他们对人的自身便有了更全面、更感性的了解。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会发现,扩大视野,我还经常带他们到野外观看野草,让他们尝试改变视角和距离,比较野草在形态和色彩上的区别,以及它们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透过野草不同的枝叶结构和生长状况,孩子们发现了野草千变的形态,它们有的像在跳舞,有的像在站岗,有的像在打架,蓝蓝的、绿绿的、黄黄的……原来野草也很美。由此,爱生命、爱自然的感觉在孩子心中油然而生。
  广东省佛山市青少年文化宫 李秀芳
其他文献
朵朵的话:我最喜欢画画了,因为我喜欢看漂亮的颜色和花纹。我更想许多漂亮的东西都装进我的画面中来。  妈妈的话:朵朵对画画感兴趣,作为家长的我要做的是满足孩子兴趣的需要。我非常支持孩子学画画。画画不仅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帮助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念。  老师的话:朵朵是个大方、自信的女孩,她画的每一幅作品都非常独特、大气!令人赏心悦目。绘画活动中
比赛 初涵曦(6岁水粉画)  辅导教师:范仲  深圳童画少儿美术基地
1991年12月15日,随着指挥人员“并网发电”一声令下,电源开关闸门按下,一股强大的核电流瞬间涌入国家电网。这标志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投入运行。并网发电短暂的一刻,不仅宣告了中国大陆无核电历史的结束,也令我国成为继美、英、法、俄、加、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  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嘉兴市海盐县,是我国第一座30万千瓦
喜气洋洋
草原欢迎你  李彦展(7岁 水粉画)  辅导教师:张晓蕾  内蒙古包头市科技少年宫美术活动中心    点评人:罗珍  全国校外教育名师、科研优秀教师、校外教育优秀理论工作者、少儿美术教育精英。主持了“率真的童年——互动中的儿童与美术教育”、“和平的家园”、“儿童画笔下的童话”、“家乡的记忆”、“都市里的童年”大型儿童美术教育展览,获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颁发的“学术贡献奖”
问: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一是培养爱心。孩子开始画画,一般是喜欢画他们所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比如,在外面画汽车站、理发店、公园、西瓜摊、烤羊肉,等等;在家里画爸爸、奶奶、爷爷、妈妈等生活场面或情景。教师对此应加以引导,通过绘画培养他们的爱心,鼓励他们爱生活、爱人、爱自然,让他们始终保持对生活的兴趣和热情。  二是开阔视野。欣赏课可以使孩子提高艺
老师寄语:思彤是个聪明、独立的孩子。她的观察能力很强,不仅能注意物体整体形态,还能注意到物体某一部分的细节特点,所以她的画不管是从整体上还是从局部上都很丰满,值得一提的是思彤小朋友对色彩的感受、表现能力较同龄孩子来说更敏感,更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从4岁开始的作品中就可看出。希望思彤能保持这颗“画”心,画出更美更好的画。
在幼儿园泥塑活动中,让幼儿集体合作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创作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促进幼儿泥塑技巧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农场故事》为例,对幼儿园泥塑活动主题创作的要点,做一个简单的指导说明。  《农场故事》是一个大班的单元活动,整个单元由5个活动组成。活动目标主要是:幼儿能自主创作一个农场,表现简单的故事情节;能进行合理的组内分工,集体塑造各种形象:能根据塑造的内容完整讲述故事。 
对于直立行走的人而言,脚是最辛苦的部位了。从身体构造来看,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相对较差,所以自人猿揖别之后,人们越发注重对脚的保护和呵护。为此,鞋子首先被发明出来,然后人们又发明了脚和鞋子之间的袜子。袜子的出现,标志着足衣的完成。有了鞋袜帮助,人们才能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去追求诗和远方。  在西方,袜子直到12世纪前都是贵族服饰的象征。1589年,英国人威廉·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袜子针织机。可惜的
1766年9月6日—近代原子论的提出者道尔顿诞生  1766年9月6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诞生于一个清贫的手工业者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年幼的道尔顿十分聪颖好学。15岁时,道尔顿一边干农活一边在中学担任老师,并自学了数学、自然哲学和多门语言。他从观测气象开始进入了科学实验领域,探索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大气压力、风力之间的微妙关系。  27岁时,他成为一名数学和自然哲学教授,后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