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应用管理问题,采取实践总结分析的方法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无公害葡萄种植管理的策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无公害;葡萄;气象条件;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7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3.1;S162.55       文献标志码: B
  现阶段,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尤其是食品健康。在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驱动下,无公害葡萄种植面积扩大。从种植的角度来说,实现无公害葡萄种植目标,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加大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有效的种植模式和方法,指导种植工作高质量开展,获得更大的效益。
  1   案例概述
  以A县为例,打造了区域葡萄品牌。近年来,该地区始终将发展产业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积极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效益优势,积极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葡萄产业路,打造独特的产业模式。目前,葡萄种植面积达到0.9万hm2,拥有40多个优质品种,年产值达到26亿元,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持续化发展方面,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总要求,积极推动葡萄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制定葡萄质量标准、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及绿色食品葡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指导A县葡萄种植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除此之外,积极组建质量检验检测机构,设立快速检验检测站,保障随时检测。构建宣传教育、源头管理、质量追溯及产品监测一体化的无公害绿色果蔬生产体系,在各个基地实行产品编码制度,形成严格的质量跟踪管理模式,保障抽检合格率为100%,进而保证葡萄“绿色、安全、放心”。
  现结合其种植实践,分析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与栽培要点。
  2   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
  2.1   温度
  从葡萄种植的角度来说,若想实现无公害,必须要做好气象条件的分析,掌握本地区种植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而制订科学合理的无公害葡萄种植方案。在葡萄生长周期及发育过程中,季节气候的变化会给其带来很大的影响,种植的无公害葡萄主要是喜温作物,对区域气候因素有着很强的敏感性。结合葡萄作物生长的特点来看,当处于发芽期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0~15 ℃;当葡萄作物藤蔓生长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8~30 ℃;当处于开花期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15 ℃左右;当葡萄处于成熟期时,则要求温度在16~17 ℃。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都不同,在制订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标准或者方案时,要做好本地区农业气象条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有效的指导方案,促使温度能够达到葡萄生长所需。
  2.2   光能
  葡萄不仅是喜温作物还是喜光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对光能反应较为敏感。如果阳光照射较充足,那么葡萄可以进行很好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植物花芽分化及营养物质的积累。在选择种植时,需要做好光照率的分析。一般来说,光照率需要处于35%~45%。通过控制好光照率,促使光合作用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进而使葡萄叶片能够更加地深绿且厚实,最后形成优良的花芽,促使葡萄健康、茁壮、快速地生长,为后续的结果提供支持。
  2.3   水分
  葡萄生长阶段不同,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作物嫩芽萌发和抽枝及花序原始体的分化均需要水分的支持,采取灌水或依靠降雨等满足种植的需求。在葡萄种植实践中,需要做好有效的气候条件调查与分析,同时积极营造人工灌溉条件,满足无公害种植的基本需求。一般来说,当处于花期时,如果天气阴暗潮湿,则会使得葡萄花苗的正常授粉和受精受到影响,同时减少果实的数量,最终难以保障果实的品质。如果处于生长快速期和膨大期,若水分供给较多或较少,则会给产量及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潮湿低洼地种植环境也会使得植物极易出现病虫害或其他问题。如果水分不足,那么会使得植物因为缺水而无法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葡萄果实的甜度。在营造无公害葡萄种植条件时,需要注重水分条件的把控。结合种植品种的类型及区域的气候条件,制定相应的灌溉技术标准,指导葡萄种植管理規范化、科学化进行。
  3   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3.1   做好生产区域环境条件的把控
  无公害葡萄指的是葡萄的整个生产环境和种植全过程必须要达到国家现行的标准,产品的质量必须要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同时使用无公害标志进入消费市场。目前,无污染产品是最高安全等级产品。按照其技术要求,产品的栽培和运输及储存等环节都必须达到国家现行的质量安全要求,这需要围绕葡萄种植全过程,结合葡萄生长特点做好控制。传统种植模式下使用的低毒化肥、农药也难以达到绿色的要求,无污染的葡萄属于绿色产品和有机产品类型,必须要遵循相应的种植方法和技术标准,并且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鉴定。从整个生态系统入手,坚持生态物质平衡的基本原则,通过模拟真实的有机种植环境,围绕整个葡萄生长过程进行实时动态化监测,同时定期检查土壤环境及水质,为葡萄营造高质量的生长环境,使其能够健康生长,达到无公害的要求。从生产区域环境的控制角度来说,必须要严格做好大气环境和灌溉水源及葡萄生长土壤的控制,最大程度上保证葡萄无公害。在选择葡萄种植地时,要求不可以存在任何污染源,必须要远离造纸厂和皮革厂等污染源,进而保障灌溉水源的安全。
  除此之外,对于土壤的选择,也必须做好严格的控制。如果以往种植中使用了DDT和六六六等难以降解的农药,则无法作为无公害种植基地。对于生长环境中的大气和土壤及水质等条件,必须达到现行法规安全标准的要求。将种植园设置在污染地区的较远处,并且要构建沟渠实现有效隔离,避免水源污染影响灌溉质量。通过做好土壤pH值的测量,合理调节pH值,使葡萄能够在中性环境下生长[1]。   3.2   不使用任何农药与化学药品
  按照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标准和规范,整个生长周期都不可以使用农药及化学药品,必须要在纯自然环境下种植。按照无公害种植方案的要求,必须要积极提高葡萄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在进行种植时,需要围绕葡萄品种选择做好把控,优选高品质的葡萄品种,保证整个生产的无公害。加大对无公害葡萄品种的研究,研发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环境要求的品种。通过提高育种水平,增强品种的抵抗力。在选择品种时,需要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壤和气候等,培育抗病性和抗虫性强的品种,增强无公害葡萄的抗逆性。积极增强葡萄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葡萄的产量与质量[2]。
  3.3   做好播种环节的把控
  结合无公害葡萄生长的特点,优选在春季定植。定植时选择芽眼饱满且愈伤组织较好的幼苗。对使用的幼苗做好有效的修剪,进而减少干燥的尖端及杂质[3]。为促进幼苗的生长,提高成活率,需要将根系在水中浸泡30 min,同时结合土壤肥力做好幼苗的种植规划。结合幼苗的类型和生长空间需求,做好播种距离的控制,使其后期能够健康有效地生长。在种植环节需要做好树体管理工作,完成抹芽和定芽及摘心等操作。积极优化种植环境,促使养分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控制好养分的流失度,保证葡萄的产量和质量[4]。
  3.4   做好田间管理把控
  按照无公害栽培技术标准和规范,在田间管理方面需要围绕水肥和病虫害管理进行严格有力的把控。水肥管理方面要结合葡萄生长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施用有机肥。完成种植作业后3个月需要定期施加有机肥,同时施用磷酸二氢钾对树叶进行喷洒处理[5]。除此之外,可以积极使用农场的肥料,例如猪粪或牛粪,也可以使用没有被污染的微生物肥料。结合作物的生长实际所需,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切实保障其能够健康有效地生长。根据种植品种类型和生长期情况,围绕常见的病虫害实施相应的防范与治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生长季節主要集中在夏季高温时段,在此环节必须要做好有效的防范,合理地调整生长环境,充分运用物理防治或者化学防治方法来实现全面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采用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调节温度和光照等来增强抵抗性或者使用黑光灯杀灭病虫害。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对种植园进行消毒与清洁,并且将果树及老葡萄藤涂上白色,将果装袋,保障种植的效益[6]。
  4   结语
  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栽培技术应用,要做好全面严格的把控。本文结合种植实践,围绕气象条件、种植条件及田间管理等展开具体的论述,提出技术应用管理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通过做好无公害葡萄种植管理,以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 1 ] 邵会文.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7):49-50.
  [ 2 ] 彭进.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83,85.
  [ 3 ] 王英.云南建水县无公害葡萄种植条件以及栽培技术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37.
  [ 4 ] 魏广辉.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17(24):87.
  [ 5 ] 李应桃,刘佳,胡永松,等.试论毕节市无公害葡萄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与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9):157.
  [ 6 ] 李青春.无公害葡萄种植的气象条件与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2016(6):26-27.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土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对优质土地充分利用,增加亩产,更好利用土地垂直空间;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的种植区,提高土壤贫瘠区的粮食产量。我国大部分盐碱地都属于温带干旱沙漠型气候,年降水量少、水分蒸发量大,盐碱地土壤及水质特殊,影响正常农作物产量及品质。而玉米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可在盐碱地推广玉米种植,掌
摘 要:观赏丝兰是一种姿态特别优美的植物,常年呈现浓绿色,花洁白,散发出幽香。其经常被栽种在庭院作为观赏树种,也常常出现在花坛、草坪及建筑物和道路两旁等。介绍了观赏丝兰的栽培技术,同时阐述了观赏丝兰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观赏丝兰;栽培技术;园林设计;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5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87 文献标志码: B  1 形态特
摘 要:日光节能温室桃树栽培技术属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栽培技术,经过了多次尝试和改良,不但能够提升桃子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桃子品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这种技术进行实践应用,针对其各个应用环节涉及的技术要点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以保证日光节能温室桃樹栽培技术的应用有效性,推动桃树栽培质量及栽培效率不断提高。  关键词:日光节能温室;桃树;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
摘 要: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存环境,防风固沙,需在索取林木的同时不断栽种林木,这样才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如何高效地种植林木,需要合理地应用种子处理技术,使林木种子正常发芽、健康生长。浅析了林木种子处理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林木种子;处理技术;林业生产;应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0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722.14 文献标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林业发展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通过经济林种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可在大面积种植下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环境质量、避免水土流失的功效。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水土流失治理、空气净化、风沙治理等方面意义重大。从植树造林的技术要点与管理养护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植树造林技术;要点;管护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03-02 中
摘 要:以良种为基础、以精品工程为起点、以丰产优质为目标、以孤山国有林场薄壳山核桃基地为样板,通过实施薄壳山核桃良种丰产示范园和良种采穗圃建设,为全椒县周边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全椒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区,属寒温带,适宜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发育。薄壳山核桃的树木管理应遵循春刻芽、夏摘心、秋拉枝、冬修剪原则。简析了薄壳山核桃的高产管理技术。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高产;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
摘 要:结合新福镇的葡萄种植情况,对一年两熟制葡萄的栽培技术、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展开了综合分析,以进一步提升对新福镇葡萄一年两熟制栽培技术的认识与推广。  关键词:葡萄;一年两熟制;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5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志码: B  葡萄是典型的藤本植物,喜温,在适宜的温度下能够在一年中完成多次花芽分化过
摘 要:杜鹃不仅适合盆栽,而且适合地栽。介绍了观赏杜鹃的栽培技巧及修剪技巧,同时阐述了观赏杜鹃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关键词:观赏杜鹃;修剪技巧;栽培技巧;园林景观;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2-005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85.21 文献标志码: B  1 形态特征  杜鹃属于落叶灌木,高可达2~5 m。杜鹃分枝较多且纤细,叶片革质,常集中生长在枝顶
摘 要: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保理念,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创新森林培育技术,为有效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主要阐述了加强森林培育技术的意义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森林培育将要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有效推动林业的可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沙尘暴和泥石流等,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由此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
摘 要:主要从枣树品种的选取、苗木的培养、枣树栽培管理、枣树的土肥水管理、枣树的修剪、枣树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对枣树培育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期对枣树的种植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枣树;培育技术;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1-010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志码: B  枣树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耐盐碱且耐干旱,所以在我国的种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