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食品安全

来源 :浙江人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che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秋的杭城,桂花飘香。
  2012年9月27日上午,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三楼宴会厅举行联组会议,就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题询问。
  这是一场旨在捍卫我省食品安全的专题询问。
  如何进一步消除私屠滥宰现象?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如何监管?现有体制下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如何实现“无缝对接”?……
  在前阶段赴市县实地检查,听取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一法两规”执行情况和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情况两个报告的基础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重点就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责任,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检测和标准体系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以及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等5个方面情况12个问题,向省食安办、公安厅、卫生厅、农业厅、商务厅、工商局、质量技监局、海洋与渔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询问。
  摄影 蔡荣章
  餐桌上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怎么保证?
  郑旭明委员问:
  水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的情况下,请问省海洋与渔业局,对约占总量20%的来自于我省沿岸海域和江河等陆域开放性水域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赵利民答:
  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加强渔业水域环境与水产养殖病害监测。在全省11个市的68个县(市、区)建立377个测报点,监测品种达29种。二是大力建设现代渔业园区,积极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至今,全省已认定的现代渔业园区创建点4批、453个。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四是实施主要水产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控和主要水产品药物残留与质量安全监控。过去5年里,省级共投入1910万元,安排抽检养殖、捕捞水产品15020批次、45660个样品,水产养殖投入品1000个批次。
  此外,还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按照“禁用药物来源和渠道未查清的不放过,超标产品未处理的不放过,对有关责任人员未处理的不放过”的要求,对水产品和水产养殖投入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实施了追溯和查处。
  怎么避免农业投入品带来食安隐患?
  俞仲达委员问:
  近年来,全省各地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好转,但是执法检查中也有地方反映滥用农药、兽药、动植物激素的现象依然存在,带来诸多食品安全隐患。请问省农业厅是如何对农业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经营环节加强监管的?
  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答:
  种子、农药、肥料等投入品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省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履行农资监管职责,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以强化许可为重点,防止违规产品进入市场;二是以质量抽检为手段,加强农资源头管理;三是以执法检查为核心,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四是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农资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但由于经营主体多,存在隐患还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如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直接上门推销、物流直接收款发货等方式推销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更加隐蔽。同时,投入品跨省违法行为查处难度较大,省域之间协作机制还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俞仲达委员追问:
  对兽用饲料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抗生素的行为采取了哪些监管措施?
  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范克强答:
  我们主要抓两个环节。一是根据农业部有关规定,对饲料中允许添加的抗生素是否按照规范使用,加强监管;二是对养殖场、养殖户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按说明书科学用药。同时,对兽用饲料生产企业进行排查,对不符合规范的企业予以淘汰出局。
  如何保证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徐子伟委员问:
  据了解,2011年全省生猪定点屠宰量1570万头,全省定点屠宰率达98.82%,但仍然存在不少私屠滥宰现象。请问省商务厅,对消除私屠滥宰现象有什么具体措施?目前我省生猪屠宰“两证两章”制度落实情况如何?
  省商务厅厅长金永辉答:
  商务厅每年都专门安排专项行动,牵头、协调、联合各相关部门,在全省开展联合执法。截至9月10日,今年全省各地在打击私屠滥宰工作中,共出动联合执法人员6.8万人次,执法1.3万次,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15个,查处违法案件194件。
  同时,商务厅也在探索部门协同联合打击私屠滥宰的长效机制。我们以省政府名义,协调成立浙江省生猪屠宰联席会议制度,各市、县商务部门也参照省里做法,相继成立了生猪屠宰联席会议制度或生猪屠宰领导小组,综合协调打击私屠滥宰的有关工作。
  “两证两章”制度,是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依法记录生猪来源和生猪产品流向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2010年7月省政府修订通过《浙江省实施〈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办法》后,于当月出台了《浙江省生猪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管理办法》,并结合商务部在全国开展的屠宰企业资格审核,加大“两证两章”推行力度。
  截至目前,全省435家定点屠宰企业中,139家全面落实了“两证两章”制度,296家落实了“动物检疫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章”制度,在今年11月底屠宰资格审核清理完成后,全面统一换发“两证两章”。
  滥用添加剂现象如何根治?
  丁耀民委员问: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加食品添加剂,是广大消费者最为关注和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省质量技监局在开展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省质量技监局副局长纪圣麟答: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于食品的用于增色、增香、防腐等的添加材料。质监部门在加工环节安全监管的主要重点就是查处违法违禁使用添加剂和超范围使用添加剂。   在专项整治中,我们进一步加强源头管控,提高企业申领许可证的门槛。同时,加强许可证的证后管理,申领了许可证之后,企业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我们经常采用突击的方式和年度审核的方式,对企业申领许可证之后的生产情况实施检查。
  质量技监局还对原来的检查方式进行了改革。以往主要是以定检为主,现在改为以飞行检查和随机检查为主。在检查过程中,不告诉具体的检查内容,也不确定具体的检查企业。
  在加强企业的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这方面,我们鼓励企业内部的人员进行监督,鼓励业内知情人士举报。我们也强化了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类似蒙牛修改保质期时间事件会否再发生?
  丁祖年委员问:
  最近在我省发生的蒙牛修改临近保质期牛奶生产时间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请问省工商局,如何加强临近保质期食品监管?
  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答:
  现在流通领域经营户全省一共有36万户,流通领域的食品种类有29万种,而网络市场有80万种各种各样的不同门类的食品。
  如何监管这些眼花缭乱、层出不穷的食品?浙江工商系统始终坚持严准入、可追溯和严准出3点。“严准入”就是“三无”产品坚决不进入,“可追溯”就是所有商品留档备查,而“严准出”的目的就是保证变质食品不再流向消费者,其中就包括了临近过期食品的管理问题。
  参照行业惯例,我省根据食品保质期限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临近保质期期限。如保质期在1年以上的(含1年,下同),临近保质期为45天;保质期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临近保质期为30天等等。目前,全省已有2144户大中型商场超市设立了临近保质期食品专柜或专区。
  为严防过期食品回流,我省还要求食品经营者每天对“临保食品”进行检查,对尚未售出的到期食品,要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及时销毁,不得退回供货商或者生产者,并建立销毁记录台账。销毁记录台账应如实记录超过保质期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或生产日期)、销毁时间和地点、销毁方式方法、承毁人、监销人等内容。
  食品摊贩小、散、乱现象怎样治理?
  胡虎林委员问:
  当前食品摊贩小、散、乱现象比较突出,面广量大的无证无照小餐饮、露天排挡、流动摊贩等成为百姓食品安全的隐患。请问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如何在职责权限内加强对食品摊贩的管理?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志泉答:
  根据我省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的规定和我局餐饮监管的职能,并与相关部门协商,明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市、县(市、区)政府、乡镇政府规划确定的临时经营场所内现场制售即食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目前我省各地积极探索,形成了4种主要监管模式:
  “五统一”模式。如东阳市等地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改造”原则,出台餐饮服务流动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日常考核细则和管理实施方案,实现了城区餐饮服务流动摊贩经营区域、经营时间、篷车设计、人员服装、体检培训五统一。
  “集中经营”模式。如杭州市等地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采取由政府提供经营场所,餐饮服务食品摊贩等进场联合集中经营的方式,在城区建成了“百荷厨房”、“长河餐饮广场”等经营点。
  “集中配送”模式。如绍兴市等地推行早餐供应集中配送,给予亿家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财政补助,收购散乱早餐摊点,在市区统一设立了150余个“放心早餐”经营网点。
  “企业参与模式”。如嘉兴市等地支持食品生产企业参与餐饮食品经营,充分发挥五芳斋集团的优势作用,在5县2区设立500多个早餐网点,实行早餐供应集中生产、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的模式。
  如何提升风险监测能力?
  李霞委员问:
  请问省卫生厅,目前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情况如何?风险监测的覆盖面和频次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
  目前我省的风险监测工作还处在不断完善过程中,还存在网络覆盖面尚不完善、风险监测能力建设不足、检测样本量差距较大的问题。尤其是监测样本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对我省食品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的要求。
  2010-2011年我省年风险监测样品数仅为0.13件/千人口,远低于省政府“十二五”规划中“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数达到2件/千人口”的目标。无论是监测经费投入,还是监测能力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设监测点,使风险监测网络逐步延伸覆盖到农村地区,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适时扩大风险监测技术机构,吸收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入风险监测工作。
  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扩大监测范围、指标和样本量,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怎样让食品安全犯罪无所遁形?
  潘海天委员问:
  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惩戒威慑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请问省公安厅在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并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如何建立长效打击机制、加大打击力度、扭转违法犯罪成本低的局面?
  省公安厅副厅长凌秋来答:
  我们持续、深度地打击“地沟油”、“病死猪”、“问题胶囊”、“毒豆芽”等突出犯罪,侦办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要案件。我们不仅打响了全国打击“地沟油”犯罪的第一枪,而且多项工作成果都处于全国前列。
  2011年,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涉食品犯罪案件1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5人,破获案件数和打击人数同比2010年都大幅上升;2012年1月至8月,破获食品犯罪案件3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42人,已超过2011年全年打击水平。
  目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在去年专门成立了一个打假处,负责指导全国公安机关食品药品案件侦办。辽宁、重庆、河北、山东等省在省公安厅成立了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专业队伍。对此,我们已向省编委报告,建议参考公安部和部分省市的做法,成立省公安厅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处,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也建立相应工作机构。   公安机关还将加强与行政监管部门的刑事行政衔接,畅通举报渠道,完善线索研判和核查机制,不断提高侦办食品犯罪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监管体制如何实现“无缝衔接”?
  肖鲁伟委员问: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采用分段监管模式,基层形容为“九龙治水”,请问省食安办,在现行法律法规体制下,食品安全监管如何做到无缝对接?下一步省食安办将如何督促市县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
  因食品安全涉及诸多环节,在一个部门管不了的情况下,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被迫选择了多个部门分段监管的体制。
  这种分段监管体制的好处是有利于集中某一系统力量,针对食品某一环节进行重点整治,但是也容易造成监管职责不清、执法主体不明等问题。“有段必有缝”,在现行体制下实现“无缝衔接”确实非常困难。
  实现食品安全的“无缝监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需要行业企业的诚信自律,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当务之急,是要明确监管职责,减少监管空白和重复交叉。对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监管职责,省级能明确的尽量予以明确;省级不能明确的,市、县政府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明确,指定部门负责监管。
  同时,强化社会监督,构建群防群控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健全和落实投诉举报和有奖举报制度,发挥食品安全群众监督员和媒体信息员的社会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引导和监督企业自律方面的作用。
  省政府已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担任主任、3位分管副省长担任副主任的高规格的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并调整省食安办为常设办事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和领导力量。目前市、县也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参照省级做法正在调整中。
  餐桌何日再无“地沟油”?
  盛颂恩委员问:
  “地沟油”问题百姓高度关注。请问省食安办,在加强对“地沟油”的专项整治,推动餐厨废弃物管理和无害化处理中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省食安办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堵疏结合、综合治理,不断加大综合协调力度。
  一方面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地沟油”专项整治,严查违法掏捞、提炼、加工、销售、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行为,严防“地沟油”回流餐桌;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各地探索建立餐厨废弃物长效监管机制,实现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可以说,政府重视从低到高,工作机制从无到有,监管措施从宽到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出台《浙江省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在立法前,由省食安办牵头制定《我省餐厨废弃物管理指导性意见》,指导各地餐厨废弃物的管理。二是加强源头管理和生产管理。三是净市场,加强流通环节管理。四是探索无害化处理方法。
  小作坊监管漏洞怎么堵上?
  龚昌成委员问:
  食品安全“一法两规”规定,允许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实行目录管理。检查反映,我省实行的目录品种少,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食品没有被列入目录,而且有关部门对从事目录外品种生产加工的小作坊缺乏监管。请问省质量技监局,从满足群众要求,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方面考虑有何对策?
  省质量技监局副局长纪圣麟答:
  目前,我省正在进一步征求各地和小作坊业主的意见建议,统一公布后将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各类小作坊对照要求改造提升,提高生产管理的规范性,增强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鉴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行业“低、小、散、乱”等实际,一方面,质监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重新摸排建档等工作,并通过逐步建立完善基层质监站所网络,缩短监管层次距离,落实定人、定责、定区域、定小作坊“四定”责任制,把监管任务全面落实分解到人、到点、到作坊,使小作坊监管工作纳入正常轨道。
  另一方面,加强与乡镇(街道)的协调沟通,发挥其“看得见、管得着”的优势,将食品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纳入对乡镇(街道)基层政府的考核体系,落实乡镇(街道)的监管责任,做到分工配合、责任共担。
  此外,还将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小作坊的管理模式,运用“专业合作”、“龙头带动”、“协会推动”、“股份联合”和“区域集中”等5种整合提升办法,逐步提升改造有条件的小作坊为企业。
  如何打破检测检验资源“各自为政”局面?
  洪建新委员问:
  检查中不少地方反映,当地现有设备和技术落后,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不够,资源不足与低水平配置问题同时存在。请问省食安办,对进一步整合检验检测资源、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对利用社会检测资源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加强我省检测力量有何考虑?
  现在分段监管体制下,每一段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检测资源,要想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带来检验检测资源整合问题。
  目前全省各个政府部门隶属的检验检测机构有200多家,主要分布在省市县三级的农业、卫生、质检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目前存在硬件配置类同,检验项目趋于同质化,检验结果不互认和信息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我省从2007年开始探索整合检测检验资源,要求至少达到检测计划、检验经费和信息共享三整合。目前,我省3市52个县(市、区)已经实现三整合。
  推进检验检测资源整合,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统筹规划检测检验体系。现在比较乱,部门、地区不平衡,差异比较大。二是在做法上因地制宜,推行自愿原则,不搞一刀切。三是完善相关保障措施,如信息化、组织协调、经费保障等。
  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全省共有9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其中境外投资的1家。省食安办的态度是鼓励、支持、扶持,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促进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作为公办检测资源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开展专题询问,是本届全国人大的“破冰”之举。  “询问和质询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根据监督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决定的精神,今年我们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要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  2010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对依法开
期刊
9月25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省审计厅厅长陈荣高受省政府委托,报告2011年度浙江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全省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一年来,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4019个,查出违规金额100.15亿元,损失浪费金额12.78亿元,应上缴财政金额21.51亿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3.54亿元,核减政府性基本建设投资33.79亿元;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和事项58件,涉及
期刊
2012年初,杭州市下城区十四届人大代表到石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视察。走进这家现代化社区医院,代表们看到的不仅是设施完备、宽敞整洁的就医环境,还有接种室、哺乳室等专为妇女儿童提供的人性化配套设施。  在医院,代表们碰上了家住华丰社区的王大妈。她说,她长期患有高血压,像她这样的老病号以前最怕跑医院了,现在不仅家门口就有医院,而且药价也比以前便宜。一提起这些,王大妈的脸上满是笑容。而她,只是下城
期刊
视频直播人大常委会会议,已不是新闻,但一般局限于全体会议。老百姓看到的一般都是有关部门负责人“念报告”的场面,鲜见常委会组成人员“审报告”的画面。  今年8月30日,舟山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实现了这一突破,除了视频直播有关部门作报告,还直播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实况。  摄像机进驻会场  与会者面貌一新  8月30日上午7点,离开会时间还有一个半小时,10多名工作人员已经扛着摄像机、视频编辑
期刊
媒体倒逼“三公”公开凸显人大监督滞后  “三公经费”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公开预算接受监督,但并没有想象中容易和简单。于是,媒体承担起监督和追问的职责,通过比对、数据测算,舆论不断发酵。在媒体“倒逼”下,人大最终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尽快公开“三公经费”,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相较媒体的主动,人大的监督明显滞后。公开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明确政府如何花纳税人的钱,让“三公”支出降下来。因此,公布
期刊
不妨把异地高考的“门槛”降低点  9月6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有准入条件。家长须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且是常住人口;学生本人要在该地上学;当地城市需要这个行业群体。北京市称,正在研究具体方案。历经舆论的连年呼吁,“异地高考”终于露出曙光。  网民“邵留生”:异地高考需要准入制,这没有异议,关键是这些准入条件要合理,并且有很强的操作性。从三大
期刊
“审计风暴”,曾被国人寄予厚望。然而近年来“年年做体检,从来不治病”的结果使公众渐渐产生了“审计疲劳”。无论是遏制腐败,还是提高财政绩效,种种迹象显示,“审计风暴”转型已箭在弦上。  “审计风暴”如约而至  “50个中央部门,270个所属单位涉及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和账务处理不规范等问题,违规金额43.94亿元。”  2012年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期刊
“政绩”与“污染”的不正常联姻,已是老生常谈。长期以来,政绩考核指标和官员晋升机制依然在围绕GDP打转,一些所谓的“明星企业”虽然污染风险重重,却能为地方创造可观的利税,支撑起政绩的“颜面”,这就必然诱发以环境代价换取显性政绩、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个人仕途的本能冲动。而一些地方对污染企业大开“绿色通道”,对公众举报充耳不闻,乃至以“企业宁静期”、“挂牌保护”之类“土政策”阻挠环保执法,也就不足为奇。
期刊
省人大公开征集2013年立法项目和监督议题  省人大常委会明年可以就哪些内容开展立法,哪些地方性法规不再适应形势需要修改、废止;应该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哪些方面的专项工作报告,应该对哪几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开展检查?  近期,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向社会公开征集2013年立法建议项目和监督工作建议议题。其中法规建议项目征集截止时间为10月30日,监督工作建议议题征集截止时间为10月25日。  根
期刊
◎代表建议  自2001年青田县开始推行殡葬改革以来,青田县的大部分农村都被纳入火化区,以有效遏制“青山白化”现象。可事实上,一些农村滥建坟墓、二次出殡、丧葬攀比现象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出现了造坟比豪华、出殡讲排场的歪风,不仅出殡队伍越拉越长,丧葬费用屡刷记录,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丧户甚至借债办丧。  “不少老人一辈子勤俭节约,精打细算过日子,其实也不希望自己过世后家属为办丧事背上沉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