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膨胀土路基处治对策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愈加完善。大量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严峻的技术问题。尤其是公路修建当中的不良地基问题,比如膨胀土路基。膨胀土具有较强的胀缩性和裂隙性,对工程建设危害性极大,如何提高膨胀土路基的安全稳定性成为了工作建设中极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全面了解膨胀土路基危害的前提下,阐述了几种常用的处治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具体措施,以期有效提升路基施工的稳定性。
  关键词:膨胀土路基;处治方法;石灰改良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膨胀土路基。作为一种多缝隙并具有显著膨胀性的土体,膨胀土路基最突出的特性是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在工程界被誉为“隐性的地质灾害”。由于膨胀土存在很大危害性,工程建设中必须采取切合实际的处治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对公路结构的破坏程度。石灰改良法是一种高效的化学处理措施,通过提高膨胀土的强度和水稳定性,达到改善膨胀土使用性能的目的。因此,开展公路膨胀土路基处治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膨脹土路基的危害
  相比普通黏土,膨胀土具有较强膨胀和收缩性,因此,一遇到水,膨胀土体积将会快速增大。而降雨过后,则会因为失水收缩,进而形成土体开裂现象。对于公路路基而言,膨胀土的危害在于边坡失稳、路面沉陷变形、翻浆冒泥等。具体如下:
  1.1 边坡失稳
  在施工中,一旦膨胀土路堤防水措施与标准不符,即便是压实度达到规定要求,但经过雨水冲刷后,在干湿循环长期作用下,仍会出现路堤开裂现象,从而大幅降低路基抗剪强度,甚至发生溜坡、滑坡等危害。
  1.2 沉陷变形
  路基填筑施工后,在雨水、风化剥落等影响下,基于膨胀土自身特点,很容易雨水膨胀收缩,当土体内部产生较大应力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土体破坏,进而出现崩解现象。由于各段路基含水率不同,路基膨胀收缩效应也会存在一定区别,这种情况下,路基沉陷程度也不尽相同。
  1.3 翻浆冒泥
  在干湿循环效应下,若没有很好地处理膨胀土,那么路基将会产生大量裂隙,在雨水和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雨水无法及时从土体内排除,只能从路面排除,此时,将会带走大量细粒集料,进而影响颗粒级配的均匀性。长期作用下,在孔隙水压力影响下,路基表层泥化的部分将不断向路基表层下的骨料层挤入,沿着孔隙裂缝将会产生冒泥问题。
  2 膨胀土路基的处治方法
  由于膨胀土的特性将会严重危害公路工程质量,为了提高膨胀土路段的施工质量及安全,需要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处治,常用方法如下:
  2.1 物理改良方法
  2.1.1 包边法
  基于经济性原则,在膨胀土路基施工中,为了充分利用膨胀土、减少换填量及控制施工成本,最常用的物理改良法中的包边法。包边法是指采用正常土对膨胀土路堤的堤身两侧进行包边处理,是一种直接开挖膨胀土填芯的改良方法。目前,包边材料有石灰、水泥混凝土、普通黏性土等。但相比常规土方填筑工艺,包边法工艺较为繁琐、复杂。因此,在包边时,选择何种材料也很关键,必须确保包边材料具有良好的防渗能力。
  2.1.2 掺纤维法
  掺纤维法是指将土工格栅、土工膜等人工纤维掺加到膨胀土内。其原理为当膨胀土遇水膨胀时,掺加的纤维材料和土体界面将会形成一定切应力,进而抑制膨胀土膨胀,减小膨胀率。通过这种改良方法,可以约束膨胀土体积膨胀变形,起到加筋作用,同时增强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1.3 风化砂法
  膨胀土改良当中,风化砂法是指将风化砂材料掺入膨胀土内,从而减小膨胀土的膨胀性。其作用原理主要在于2点,其一,通过粗骨料的适量掺加,可增加土料间的空隙,当遇水后,可为膨胀土膨胀提供一定空间;其二,其他非膨胀土材料的适量掺加,能够有效降低土内膨胀性矿物含量,进而减小膨胀量。
  2.2 化学改良方法
  2.2.1 石灰改良法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石灰改良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处治措施。作为一种气硬性无机胶结材料,石灰改良膨胀土的作用机理包括4点,具体如下:
  第一,离子交换作用。在雨水等因素影响下,生石灰将快速消解,并产生一定化学反应。基于离子渗透原理,石灰当中的钙离子等将会置换膨胀土颗粒所吸附的一些离子,进而减少土样结合水的成分,并大幅降低膨胀土的膨胀性、分散性等,增强土体的早期强度。
  第二,石灰与水产生反应后,将不断与空气内的氧气发生作用,进而形成坚固的固体颗粒,进而增强结构体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第三,凝胶反应。龄期越长,膨胀土内的成分就会与石灰产生进一步反应,进而产生含水硅酸钙等材料,在水作用下,再次硬化,形成较为稳固的保护膜,且粘结作用较强,可进一步增强膨胀土的水稳定性。
  第四,结晶作用。膨胀土内掺入适量石灰后,将发生一系列反应,且会析出氢氧化钙结晶水,从而有效提升膨胀土的强度。
  2.2.2 粉煤灰改良法
  作为一种废料,粉煤灰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粉煤灰改良膨胀土当中,主要利用粉煤灰内的较多活性离子进行膨胀土颗粒当中一些离子的置换,从而降低膨胀土的膨胀性,这一点与石灰改良基本一致。此外,由于粉煤灰的颗粒较细,在膨胀土内可均匀分布,能够充分填充膨胀土内孔隙,进而增强密实度,提升膨胀土的稳定性。
  3 工程概况
  某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全线填方、挖方、借方及弃方量较大,本路段内存在大量膨胀土,不适合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利用率较低。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原设计全线可设置4个弃土场,占地面积较大,达到了150亩以上,占用耕地面积大,成本偏高。且后期弃土场维护与管理具有一定难度,安全隐患问题严重。为了减少耕地占用面积,做好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且提高施工安全性,决定在尽可能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加挖方、弃方利用量。经检测可知,本路段当中膨胀土为中、微类型,经决定可通过石灰改良法进行合理利用,减少弃方量。为保证后期大面积施工质量,避免盲目施工,决定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为试验段,长度为200 m,填筑厚度为1 m。   4 石灰改良膨脹土路基的施工要点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决定通过路拌法进行膨胀土改良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4.1 准备工作
  生石灰改良膨胀土施工前,需先进行测量放样,按照复测的导线点数据,通过全站仪等设备将路线中桩放出,按照路线中桩填筑高度、设计图等将路基边缘、边沟等位置准确计算出来,同时再次复核用地宽度,做好横断面测量与绘制图,确定开挖界线。填筑路基前,还要保证施工现场干净,要及时将表层存在的垃圾、表土、淤泥等杂物清理干净,并运送至弃土场。同时,严格按照路基水平分层做好路基填方填土厚度控制工作,保证松铺厚度不超过30 cm,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符合要求,在铺筑过程中,路基两侧填筑应多一些,但不得产生贴坡等情况。在路基填筑的各个作业段交接位置,需按照1:1坡度对先填地段进行分层留设台阶。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实测高程与土灰配合比计算确定实际用土量,根据运输车的实际装运数量在原地表划分好方格。
  第二,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尽可能确保所有运输车的装土量一致。
  第三,在方格内按量卸土,不得出现土不足,或者土太多等情况,保证卸土量一致,便于均匀摊铺。
  第四,通过石灰在两侧划出灰土边线,便于均匀摊铺。
  4.2 拌和施工
  生石灰布设后,便可通过路拌机进行拌和,具体拌和遍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本工程拌和2遍。拌和过程中,要指派专人随时检查拌和厚度,保证不会出现素土夹层问题,确保拌和机能够打入下一层。此外,还要及时检查生石灰的含水率和剂量,若与设计要求不符,需及时进行补洒,保证拌和质量。
  4.3 初步整型
  完成上述施工作业后,即可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初找平,及时处理凹凸不平处。为了达到平整度要求,还要通过推土机、平地机进行初步整型,保证整平后各项指标均可达到规定要求,比如纵坡、平整度等。
  4.4 碾压施工
  碾压施工中,前期不宜采用振动压实法,应以静压法进行碾压施工,碾压流程为1遍静压—1遍轻振—3遍重振。碾压时,一旦出现松散、起皮等问题,需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处理工作。为避免损坏结构层,禁止在碾压路段急刹车、掉头。
  4.5 养生
  养生期间,需做好交通封闭工作,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 d,可做洒水养生。施工后,为检验生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效果,可对压实度、厚度、宽度、高程等指标进行检测,保证各项指标均可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膨胀土是一种不良土体,易风化、多裂隙且具有较强膨胀收缩性,若施工处理不好,将会造成路基失稳,安全隐患问题较多。因此,在公路路基施工中,必须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膨胀土改良处治,石灰土改良法是一种高效、经济、有效的措施,做好膨胀土处治工作,能够有效推进我国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强.石灰改良土填筑高等级公路路基施工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2):122-124.
  [2]汪明武,秦帅,李健,等.合肥石灰改良膨胀土的非饱和强度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z2):4233-4238.
  [3]柳天杰,张凯,刘坤.有荷条件下石灰改良膨胀土物理性能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15(12):68-71.
  [4]周葆春,孔令伟,郭爱国.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特征与本构描述[J].岩土力学,2012(4):999-1005.
  [5]边加敏,蒋玲,王保田.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控制参数[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51-5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逐渐返璞归真,开始看向更环保的放松方式。本文将简述在当下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施工策略。  关键词:风景原理;软质景观;硬质景观  0 引言   对于当下的国民生活习惯来说,他们更向往那些回归自然的生活,完全放松自己,风景园林的建设,就需要抓住人们这样的心理,通过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结合,发挥风景园林在各个方面最大的效果,以此提
期刊
摘 要:路基施工作为高速公路建设中极其关键的部分,其本身的质量与高速公路质量之间有着紧密性的联系。因此,这就需要对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展开填筑施工,充分了解和掌握填筑施工技术的特点,从而促使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填筑施工质量得到相应的控制。基于此,文章主要是对高速公路路基土石方填筑施工所应用到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了解该项技术填筑技术的施工要点,从
期刊
摘 要:从宁波环城南路西延第九联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实例出发,对大跨度、大体量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支架的设计、混凝土分段浇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通过本项目施工的实践,证明此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  关键词:大跨度;大体量;现浇连续箱梁;分段施工;高大支模架  0 引言  现浇连续箱梁整体性好,结构形式可以根据桥梁受力变化调整截面尺寸,可以跨越较大尺寸的路口、河流
期刊
摘 要:天津市地形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本工程场地为海积—冲积滨海平原,区间施工范围内主要以软土层等为主,地层自稳性相对较差,因此在软土层中盾构掘进姿态控制是盾构施工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在软土地层中,通过优化盾构掘进参数及二次注浆等措施,确保盾构姿态稳定、可控。  关键词:淤泥质粉质黏土软土层;盾构机掘进速度;同步注浆浆液;盾构机姿态控制  1 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某区
期刊
摘 要: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道路对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性的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有关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加强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做好相应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证道路工程能够符合规范标准建设的要求,从而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文章对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主要质量通病防治展开相应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质量通病  0 引言  城市道路是城市建
期刊
摘 要:定期养护高速公路能够有效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而安全管理一方面可以推进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可在工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高速公路养护体系所起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养护管理条例、现场施工管理、机械设备维护以及施工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期望能为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
期刊
摘 要:根据土压平衡盾构机自身的特点及厦门地区以残积砂质黏性土和全风化、中风化花岗岩为主的地层特点,针对掘进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排渣及刀具损坏等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翁角站—马青路站盾构区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深入研究。  关键词:中风化花岗岩;盾构刀具;掘进参数  1 施工项目概况及特点  1.1 施工项目概况  翁角路站—马青路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沿霞飞路敷设,两台土压盾构机
期刊
摘 要:道路和桥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们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高质量的道路和桥梁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是经济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很多道桥都产生了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也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本文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同行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裂缝;原因对策  1 道桥裂缝问题的影响  道路桥梁因施工不
期刊
摘 要:国家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路桥工程的建设,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不仅路桥工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规模也在逐步增大。此时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也开始与日俱增,基于此,为适应路桥施工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安全管理需求,就必须要对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不断完善。  关键词:路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0 引言  路桥工程项目中作为国家及地方建设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工程施工质量受到社会普遍关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过渡段沉降问题经常出行,影响到人们的行车安全,要加强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管理,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质量  0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为人们的出行便利和安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具体的施工期间,仍旧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