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结构磁共振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脑损害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kang3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精神系统受累是影响SLE预后的重要原因,但现有的诊断多基于临床症状且无特异性,传统的影像学技术仅能发现较为严重的脑损害,对轻微或无神经精神症状SLE患者的敏感度低。新的高分辨结构磁共振技术发现SLE患者即使在没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常规MRI可检出的异常之前,已经存在脑结构包括微观结构的损伤,如脑灰质、白质体积以及密度的下降,白质纤维束的损伤等,这些脑结构损伤与疾病的活动度相关,而免疫抑制剂对这些脑结构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新的高分辨结构磁共振技术可以定量计算精确的全脑灰质与白质密度、体积、皮层厚度等参数,突显了MRI定量分析技术在检测SLE早期脑损害中的优势,将有助于早期判断SLE患者的脑结构损伤或预测神经精神性狼疮的发生。

其他文献
OA是慢性进展性关节软骨的退化性疾病,软骨细胞的自噬缺失被认为是OA进展的关键因素。自噬是细胞在应激条件下降解细胞内成分循环利用产生三磷酸腺苷(ATP)来维持必需功能的适应性反应。自噬保护软骨细胞免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阻止其退化。本文就自噬在软骨细胞退化中的作用及以自噬为靶点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系统性硬化病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是SSc患者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摄影上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网格状阴影,蜂窝征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近年来相关研究数据表明SSc-ILD主要病变类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其次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本文主要就SSc-ILD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表现、分型及常用评分方法进行综述。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累及多器官、多系统以免疫功能紊乱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确切原因未明,近年来发现风湿性疾病与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异常表达密切相关,CD147通过诱导MMPs表达上调,活化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促进关节炎症进展及组织破坏,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本综述通过最新研究成果,阐述CD147在风湿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
观察托珠单抗治疗3例反复发作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的疗效和安全性。3例反复发作的SoJIA患儿,接受托珠单抗(12 mg/kg,每2周1次静脉滴注,病情缓解后第12周,减量为每4周静脉滴注12 mg/kg)治疗,2例患儿托珠单抗治疗1周内体温正常、皮疹及关节肿痛消失,2周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ESR、铁蛋白较前明显下降。另1例患儿托珠单抗治疗8周后体温正常、皮疹及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