泔水油事件再度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来源 :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泔水油”是指从餐厨垃圾等泔水中提炼出来的油类。泔水中微生物、细菌大量繁殖,腐败变质会产生毒素。从中提炼的泔水油如果被人食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肝脏、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疾病。
  2007年7月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揭露了泔水油事件:某地将大量泔水油原料加工成泔水油后销往食用油市场,至今已有三年,而且这种工厂在当地还不止一家。再次激起人们对食品卫生等关注。
  “问题食品”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但又让人防不胜防。从菜市场到超市、商场、酒店,不同地点,不同环节似乎都布着陷阱,让人提心吊胆。民以食为天,如果连起码的食品都有问题,人们如何安心工作,如何建设和谐社会?人们禁不住要问:中国食品市场,你究竟怎么了?
  这些是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结果,是市场竞争无序的副作用。但这更暴露了监管方面的疏漏。有关部门难辞其咎。有人提出了黑心商贩的“破窗效应”——反正这事管得不严,“别人能做,我为什么做不得”?为什么市场监管不力?为什么不能够严格照章办事?这后面又进一步暴露出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是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利益在引导,当他们把所谓的GDP增长几个百分点作为自己的贴金的时候,当被一些利益团伙掌握的时候,当他们把个人的升迁摆在首位的时候,他们把社会的责任就抛在了脑后。
  不加强监管,不从源头消除,我们都会担心:“去年是瘦肉精、多宝鱼、苏丹红,今年是泔水油,那么明年呢?”
其他文献
人类在其发展阶段便创造了用图形记录历史和生活的方式,据记载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洞窟壁画中发现了8条腿野公猪的形象,这大概是人类第一次表现出运动中的动物形象的图画。从最
科尔沁服饰根据性别、年龄、季节和场合的不同其款式和色彩也略有区别,而总体上依旧沿袭着蒙古袍的基本形制以及配戴帽子和饰物的着装习惯。科尔沁服饰包括白茬皮袍、羊皮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