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提高林业种苗发展的对策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l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的步伐与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力度,从而通过植树造林工作有效地改善环境,而林业种苗管理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植树造林的效果。只有不断提高林业种苗管理的技术与水平,才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因此,主要对新时期提高林业种苗的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31-02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关键词:提高;林业种苗;发展对策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进程也在不断提升,而在这种环境下,对林业种苗的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根据要求提高种苗的质量,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所以,在现阶段必须加强林业种苗的发展与建设工作,优化种苗的品种以及种植方法,从而使林业种苗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1   概述
  对于林业发展来说,林业种苗是基础,也是森林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林业种苗建设也担负着树木基因遗传、森林繁衍的重要使命,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发展。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林业种苗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现阶段,由于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林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了能够使林业种苗种植工作更好地符合现代发展的需求,应该不断强化种苗的种植技术与水平,使林业种苗工作能够在满足林业需求的同时,實现品种的多样化以及优质化[1],而这也是林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对林业种苗工作的重视程度,将林业种苗的发展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正因为如此,我国林业种苗工作体系也越来越成熟,从而为我国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   新时期林业种苗工作的原则
  2.1   依法种植
  对于林业种苗发展与建设工作来说,必须要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生长氛围以及生长环境,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实现依法种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成林业种苗工作。
  2.2   科技兴种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该将林业种苗工作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提升种苗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实现林业种苗技术方面的创新,使林业种苗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
  2.3   加强服务性
  林业种苗事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作出贡献,所以在林业种苗的工作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其服务性,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使林业种苗在生产、流通、分配过程中更加具体化、有序化,使整个服务过程更加优质。
  2.4   产业化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现林业种苗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从现阶段林业种苗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手,将其向产业化的方向进行推进,使林业种苗工作能够更加标准化、多元化、一体化。
  3   新时期林业种苗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做好种苗的选取工作
  种苗的选取能够直接影响林业种苗工作的质量,也是林业种植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所以,应该在系统化、合理化、规范化的流程下完成种苗的选取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层层把关,认真做好分内的工作,从而选取更加优质的种苗,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种苗的成活率,并且为种苗的后期维护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提高种苗的质量。
  在实际选取种苗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种植当地的实际情况[3],选取适合本地区生长的种苗,同时也要查看种苗的外貌、粗细等情况,这样才能够为种苗的良好生长提供保障。
  3.2   营造良好的种苗生产与经营氛围,实现科技兴种
  相关林业管理部门应该在思想意识方面给予林业种苗种植工作高度的重视,让从事林业的所有人员都能够认识到种苗工作的重要性,而且也要根据情况制定完善的种苗种植体系,将其落到实处,使整个种苗种植过程更加有据可依。
  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设施,兴建大型的林业种植基地,使林业种苗种植工作更加规模化、规范化,从而为种苗营造更加良好的生产与经营氛围。
  另外,在实际的种苗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联系相关工作人员对种苗建设进行研究,培育出更加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提高种苗的抗逆性,加快良性种苗的繁殖速度,提高林业种苗的科技含量。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林业种苗的建设工作必须要实现动态化管理,不断完善其管理措施以及管理机制,使整个种苗管理体系更加成熟,从而有效提高种苗的质量及数量,更加充分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胡晓燕,赵航文.论新时期林业种苗产业的发展对策[J].农家参谋,2018(14):99.
  [ 2 ] 杨彩虹.科学育苗视角下林业种苗培育技术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44.
  [ 3 ] 张杰.重视林业种苗,推动林业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J].农家参谋,2018(02):111.
  (收稿日期:2019-01-17)
其他文献
目的:竹荪是含有锌、铜、铁、硒等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微量元素的菌体,探讨竹荪托盖液对辐射损伤大鼠免疫功能的修复作用,并观察剂效关系.方法:实验于2003-09/11在泸州医学院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亚单位基因多态性情况.方法:选择2001-01-01/2002-12-0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及贵阳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贵州籍汉族阿尔茨海
目的:探讨经络的经脉血气运行的功能及物质基础.方法:通过回顾和总结现代经络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方向,结合近10年关于经脉血气运行的功能及物质基础的一些发现和看法,进行综合
目的:观察以壳聚糖衍生物-异丁基壳聚糖为基质材料的多功能创面敷料的局部止血、镇痛、抗感染和促愈合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
目的:探讨脑导纳环重搏波相(Ⅲ相)面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弹性判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高血压组患者选自2002-12-26/2003-01-20宣武医院的高血压门诊的就诊患者23例.对照组健
目的:探讨来自植物中的天然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执行因子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活化状态及其参与作用,并分析其浓度与时间作
摘 要: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加对其需求量也呈上涨趋势。由于种植密度之间的差异会对玉米的产量、光合性能及籽粒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玉米品种之间也存在细微的差别。为此,研究玉米的种植密度对玉米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种植密度;玉米;产量;农艺性状;影响  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国家粮食安全息息相关。但是,在玉米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各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