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项目教学的七个“Pro”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针对性、专业性、计划性、互动性、成效性、独特性、人本性七个方面论述提高项目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为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及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 七个“Pro”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2.018
  职业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培养优质的行业人才,因此,项目教学备受职业院校的青睐。但就项目教学的效果来看,并不是所有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项目教学只是一种形式,并未达到项目教学就有的效果;有的项目教学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依葫芦画瓢式地完成项目,但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中的行动能力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借鉴项目管理的七个“Pro”来论述提高项目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希望对于职业院校老师提高项目教学有效性具有参考作用。
  一、项目管理的七个“Pro”简介
  项目管理与日常事物以及常规管理相比有其独有的特性。德国工业标准DIN 69901对项目的特性作出如下界定:有事先给出的目标;有时间、资金、人事和其他的限制;与其他计划相区别;有该项目的专项组织。因此,项目管理与日常事物和常规管理的方法相比是有所不同的,它具有独特的方法,应做到七个“Pro”,即针对性(pro-biemorien-fiert):项目是要解决一些问题(问题导向性);专业性(Pm-fessionen):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来完成;计划性(Pro-spekfiv):项目必须进行前瞻性的规划;互动性(Pro-aktiv):项目必须跨学科建设,必须交流;成效性(Pro-duk-dv):项目要结合结果进行评估;独特性(Pro-totyp):项目应是唯一的,或者绝少雷同的;人本性(Pro-human):项目工作是没有等级制的团队合作,它是由人且为人而做的。
  二、项目教学中的七个“Pro”
  项目教学是围绕着完成一个项目(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方法以及完成项目中需要的非智力因素展开学习与培养的过程,即是一种指向“工作过程”的教与学的过程,是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行动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过程。评价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就是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是否获得提高与发展。那么,评价项目教学是否有效,就要看学生经过项目的学习与亲自参与完成项目后,学生是否真正获得知识与技能,他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有所提高和发展。因此,为了提高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高项目教学的针对性(pro-biemorientiert)
  第一,应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或开发项目。应针对实际岗位(群)工作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程方法以及岗位工作需要的职业素养,还应针对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分析、精选、整合形成系列典型的项目,使每一个项目都融入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过程方法、完成项目的职业态度、职业习惯、职业操守等内容,使学生经历或完成这系列的典型项目后,可以实现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螺旋式地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第二,应针对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实施教学。笔者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在备课中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维的教学目标时,关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得比较明确具体,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态度与情感目标”的设定时就含糊不清、不够具体;并且在项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际的教学组织中,教师对学生引导的方法、讲授的内容,对学生干预的时机等方面把握就表现得比较随意;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与个别辅导时,也多是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得到提高,而忽略了在过程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否得到发展。因此,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应遵循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技能训练的同时,特别应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还应在项目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加强项目实施的规范与严谨、面对困难挫折的忍受力与意志力、工作的态度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提高项目教学的专业性(Professionell)
  第一,教师应该是具备完成项目专业素质的专业人士。教师不仅应具备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且还应该真正做过项目,有组织项目和完成项目的经历与经验,这样才能真正知道在实施项目和完成项目中有哪些关键环节,才能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因此,学校应创造机会让专业教师参与真实的项目完成全过程,例如,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让教师在校企合作的生产性项目中担任主要的工作,而教师更应积极参与真实的专业项目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教师应该是熟练掌握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人士。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一种。教师应该明白行动导向教学的真正目的,设计真实或仿真的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并组织学生在完成任务或项目中边做边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或项目时边做边教。从而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去体验和感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由于教师具有专业化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能力,就能在项目教学中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第三,教师应该按照专业人士(岗位职业能力)的标准培养和要求学生。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因此,教师就应准确地把握技术工人及技术员应该具备的专业化标准,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还是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教师都应按照专业人士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经历系列的项目中逐渐成长,为成为专业人士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项目教学的计划性(Pro-spektiv)
  提高项目教学的计划性有两层含义,第一,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提高项目教学的计划性;第二,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做项目计划的能力。项目能否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前期的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项目教学前,应将项目的开发、项目的选择、项目的排序均纳入前期的精心规划之中,然后在每一个项目教学的实施中,对于传授哪些知识、开展怎样的技能训练、师生间在什么时机进行怎样的交流、项目验收评价标准、项目教学的过程设计等内容进行周密的计划。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专门指导学生进行项目的规划。学生因为年轻和经验不足,往往在进行项目施工中会忽略对项目进行规划,因为急于求成,对前期的计划只是走过场而已,一旦进入到项目实施时就会发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缺失,然后就不断地修改方案,难免出现错漏甚至偏离初衷,以致于难以按质、按量、按 时要求完成项目。因此,教师在项目教学中,无论是项目教学的初期还是后期学生自主完成综合项目,教师都一定不能轻视学生做项目规划这个环节,在组织学生行动时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各项目组计划的制订、论证、展示交流。只有扎扎实实地组织学生做好了计划,学生在后期的项目实施中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其计划能力才能得以提高。通过这样的环节,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习惯。
  (四)提高项目教学的互动性(Pro-aktiv)
  项目的完成往往需要跨学科甚至跨专业建设,必须有学科间的交流,因此,项目教学中必定需要跨学科知识的传授,这就对项目教学的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进行项目教学的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跨学科的教师之间也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项目教学也可以采取多科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实施教学,这样的教师团队对于学生博采众长,从各位教师身上获取有益信息与传承是大有好处的。欧盟企业培训通常是由不同专长的教员组成的团队来实施培训的。另外,学校要营造专业无界化的校园文化,设法为教师搭建跨专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如定期组织大类教师开展业务学习、交流研讨会,建立业务交流的信息平台,构建跨专业合作的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意识,同时还应教学生学会调用跨学科的知识,学会检索、使用工具书等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知识迁移以及知识融合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方法。
  (五)提高项目教学的成效性(Pro-dukfiv)
  所谓项目管理的成效性是指项目要结合结果进行评估。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应经常反思教学,查看三维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当学生完成项目进行验收时,不仅要对项目完成的结果进行评估,还要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工作态度与职业习惯”、“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这样的导向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六)提高项目教学的独特性(Pro-totyp)
  所谓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是指项目应是唯一的,或者绝少雷同的。在项目教学中,第一,教师选择的每一个项目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例如项目中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面有所不同,或者,项目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以及项目实施的外部环境不同。要避免将一些平级的其实是简单重复的项目进行堆砌。第二,学生分成若干项目组做项目时,教师在指导学生作项目规划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互相学习的同时还应不拘一格,努力形成自己项目的特色或者是完成项目的策略上有独特的思路与做法。
  (七)提高项目教学的人本性(Pro-human)
  项目的完成需要一支没有等级制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意见的学习型团队,因此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型团队,在培养学生学会团队合作的同时,还应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帮助项目组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意见的学习氛围,形成能畅所欲言,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的工作与学习的风气,使每一个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都获得相应的提高与发展。
  [作者简介]姚宏(1960-),女,吉林敦化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中教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和物理教学。
  (责编 黎原)
其他文献
新世纪以来,无人空中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爆炸性的增长,特别是在反恐战争中,各类无人空中系统耀眼的表现,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战争中为数不多的亮点。当今,无人空中系统虽然受到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各种开发项目也层出不穷,但其要真正引领战争形态的深化和发展,还须改变传统观念,运用全新思维……    无人空中系统发展面临瓶颈  其实,无人空中系统并非近一、二十年才兴起的新技术,早在1950、1960年代,美苏等军
期刊
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 CNS)的一部分,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与脑的小胶质细胞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小胶质细胞在CNS和视网膜中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和变性过程.小胶质细胞在CNS肿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RB)中也存在,并且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来帮助肿瘤逃避免疫监视,促进肿瘤生长和浸润.对小胶质细胞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CNS肿瘤和RB的免疫治疗.就小胶质细胞在CNS和视网膜中对肿瘤进行免疫监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