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元素·人物群像·异域叙事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M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人街探案3》定档于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因疫情肆虐,时隔一年之久,影片重新回归贺岁档,从豆瓣、淘票票、猫眼等平台查询,《唐人街探案3》高居“想看榜”榜单的第一位。2020年1月1日,《唐人街探案》同名网剧上线爱奇艺平台,采用周更模式,原计划在《唐人街探案3》上映前播出完毕,一方面用网剧的剧情和热度吸引大家进影院,一方面拓展更大的“唐探”宇宙。这是第一次同一IP的网影联动宣传,从点击率、播放量、话题度等方面可以得知,观众对网影联动的迅速接受,也是观众对网剧质量的认可,同时看出,国内对于电影发行的全新探索。
  类型电影源于好莱坞,好莱坞的鼎盛与类型电影不可分置,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造型,这三个类型电影的要素让好莱坞尝尽了甜头。近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众多类“类型电影”的系列影片,“鬼吹灯”系列、动画“风语咒”系列、“囧”系列等,这些影片自觉形成了系列模式,在市场上得到的反馈也是褒大于贬,中国系列化电影在自我调节下逐渐探索。
  中国系列化电影大多来自于民间的广泛分类,而不像好莱坞类型电影是有着严格的定义,但有一些成熟作品已经走在系列电影的进阶之路上。电影的类型化媒介生产是类型生产、营销和消费三者循环往复的过程,电影品牌意识的养成更需要影片摄制方在电影生产上努力。[1]《唐人街探案》就是国内较为成熟的系列电影,网剧——电影的顺利联动以及观众对《唐人街探案3》的高期待,一部分原因是源于观众对《唐人街探案1》《唐人街探案2》的熟知和期待。
  相比其他系列电影,“唐探”系列电影有着更为严格和成熟的类型特征——情节连续、人物相似、同一宇宙,故选择“唐探”系列电影作为对象研究,以探寻“唐探”系列电影的优劣以及目前中国系列电影的特征和进程。
  一、多重杂糅元素:喜剧、黑帮、推理
  “唐探”系列电影一直作为贺岁片上映,2020年初遭遇疫情,其他影片纷纷就近改档上映,《唐人街探案3》依旧坚持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这也是类型化一种表现。《唐人街探案》作为贺岁类电影,有着合家欢的性质,面向的受众就更为广阔,出品方也希望在春节档获得更多票房,所以在制作的时候,采用了多种元素杂糅的叙述方式。
  喜剧类型是“唐探”系列电影的基调。作为春节档的影片,喜剧元素是加分选项,过节气氛的衬托下,观众更乐意去选择轻松、热闹的影片,这也决定了“唐探”系列的最佳上映时间。“唐探”系列电影的喜剧元素相对于纯喜剧片来说,是不相同的,纯喜剧片的笑料来自于情节、人物、氛围等,《唐人街探案》中善于利用人物自身的特点造成笑料,这样的设计不影响整体的故事叙事,片中的喜剧元素张弛有度、恰到好处。唐仁(王宝强饰演)和秦风(刘昊然饰演)为了查找线索,误入大佬的地盘,面对满是纹身拿枪举刀的黑社会,唐仁和秦风手足无措,此时,黑社会大哥邀请唐仁一起跳舞,唐仁生无可恋与大哥一起跳舞。黑社会大哥“粉红色回忆”的深情与唐仁的面如死灰,以及体型差异巨大的两位男性,种种对比,让观众不禁大笑。同样为了查案,唐仁、秦风和坤泰(肖央饰)三人换装为女护士,秦风由高智商少年转为文静软妹,唐仁由粗糙大汉转为风尘护士,这里成为最有看点的一个片段。在喜剧元素的包裹之下,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没有变的,唐仁接受黑社会大哥的花、秦风换装为女护士等均是为了找线索而做出的努力,没有脱离剧情最核心的主题,黑社会老大的柔情,也从喜剧元素中凸显出来,从另一角度看,影片要表达任何人和事物都不只有一面,要从多角度看待,所以,《唐人街探案》的喜剧元素运用的巧妙而不繁琐。
  黑帮类型是“唐探”系列电影的外衣。侦探往往和私人、地下、禁区等词相关联,西方的价值观念里,警察无法解决或尽量回避警察的问题,会寻求侦探的帮助,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侦探接触到的往往是“不见光”的东西,自然会与黑帮、秘密、真相等一同出现。“唐探”系列电影中,秦风就是一名高智商学生侦探,每一次都会主动或者被动卷入不可告人的秘密之中,從而开始他的侦探之路,查找线索的一路,就是与黑帮势力相抗衡的回合,查案到最后时,一定会触及到核心人物的利益,进行最后的冲突与决斗,《唐人街探案2》终极对决,秦风与宋义围绕“完美犯罪”“凝视深渊”等人性的善与恶展开心理战,从简单的对话诉说出宋义心中的恶。从叙事整体来看,“唐探”系列的几部电影外衣实质就是黑帮类型,唐人街因为治安、社会环境等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唐人街就是黑帮和脏乱差的代名词,影片题目“唐人街”也印证了这一点。相比其他类型的影片,黑帮片的暴力冲突更加直接,能使观众有着更强的兴奋感,“唐探”系列黑帮类型的外衣让整部影片的节奏感和沉浸感更强烈,在影片中接受到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经验,这种体验会让一部分观众始终选择在大屏幕观看。
  推理类型是“唐探”系列电影的内核。如果说喜剧元素是吸引观众进影院、黑帮元素是留住观众在影院完整的观片,那么推理元素是观众买下一张票的原因。含有推理元素的影片口碑往往成两极分化,《唐人街探案1》《唐人街探案2》最精彩就在于推理部分,用同样的故事框架,去填补不同的侦探故事。“唐探”系列推理元素的精细化程度很高,故事情节和画面展现都很细致,《唐人街探案2》的推理中加入了道教和五行八卦的分析,秦风在解释五行八卦时,影片用立体图解的方式带领观众进行推理,唐人街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使得影片的文化价值升高一阶梯。在这个复杂的侦探推理游戏中,传统文化不再是缺乏主体行为能力的镜像的东方,而是以古代存留元素介入当下现实环境。[2]“唐探”系列影片在推理时,观众认为自己是全知视角,看到最后发现影片把观众放在一个受限视角中,甚至是受限视角的外视角,所以在影片上映后,各大平台上对剧情的推理贴层出不穷,《唐人街探案1》的案中案,《唐人街探案2》中的Q是谁,也是观众去二刷、三刷的理由。推理元素的使用是真正让“唐探”系列电影走更远的原因,推理时运用哲学、伦理学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让整部影片的探究价值和话题价值更深一步。   除去喜剧、黑帮、推理这三种类型外,还有少量的爱情、惊悚的元素在其中,多重元素杂糅的展现,首先奠定了类型基调,单独拍喜剧片、黑帮片、推理剧的导演有很多,但是多种元素共同使用却不多见,使得影片有着属于自己本体的特征,形成了1+1大于2的效果;其次,给予作品更大的空间,基于系列电影的特征,需要在同一宇宙下进行创作,类型元素越多,可发挥的空间越大,系列进程也可以走得更远;最后,吸引受众,多种特征能吸纳不同的观众,尤其是春节档电影,更需要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的观影体验。
  二、三角人物群像:少年、草根、权威
  “唐探”系列电影已经拍了三部,同时在平台上线了一部网剧,随着已知的线索越来越多,人物也越来越庞杂,在这样的叙事下,导演始终选择一个稳定的“铁三角”——少年、草根、权威。三足鼎立最为稳定,导演一切的叙事均是围绕“铁三角”而展开的,少年是固定的秦风,草根是固定的唐仁,权威则是随着每一部而替换的,《唐人街探案1》的权威是警察,《唐人街探案2》的权威是另一名神秘侦探。“铁三角”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人之间的互动,推动着整个剧情的走向。
  少年是人之初。少年的设定是一张白纸,少年的人生境遇组成了少年自己,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唐探”系列电影中,秦风就是这个少年。秦风的角色设定很简单,一个高智商学生侦探,一着急就会结巴,因为自己舅舅的荒唐举动,从而卷入了一个又一个案件。《唐人街探案1》中的案中案,《唐人街探案2》的宋义,秦风对于真正的凶手有种怜悯和惺惺相惜的感情,他在两部影片中都把真正的凶手放了,秦风或许是因为没有证据,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私心,秦风这样的举动,在之后的电影中会有一定的变化,是会黑化?还是和自己和解?秦风就像一个人之初的少年设定,性善、性恶都由他自己来决定,少年这个设定是最讨喜的,少年在剧中把握着情节的走向,所有人都迷失自己的时候,只有秦风在认真找线索。这些多样和复杂的感知是“自然而然”获得的:学习阅读电影全凭经验。[3]《唐人街探案2》中秦风有过关于“完美犯罪”的言论,高智商的秦风更在乎的是完美犯罪,而不是这一个案子的走向,根据细节来看,秦风后期会有不同于现在的表现。少年是人之初,也是观众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看法,回味无穷。
  草根是人之真。草根的设定是普通人,但是带有幽默、贪财、心软等技能,普通的草根带着口吃的少年,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案件的告破,普通人完成了不普通的事情。草根是唐仁,唐仁是一名优点不多缺点一堆的普通人,普通的唐仁却有一个不普通的外甥,于是唐仁便拉着秦风四处破案,《唐人街探案2》的开篇就是唐仁骗秦风到纽约来参加自己和阿香婚礼。唐仁的真实,重情义、想发财、想躺赢、喜欢说大话、会逗人开心,为了活命可以和“粉红回忆”的大哥跳舞,为了外甥可以抛弃自己的生命,做着每个普通人都会做的事情。唐仁的人物设定,性格十分外向和狂热,在“唐探”系列电影后期的走向基本不会改变很多,而且一些古怪的事情发生都由唐仁来推动。草根是人之真,也是投射出观者长大后想做而又没做的内心欲望。
  权威是人之茫。权威是每到一处碰到的事件,碰到的困难,碰到的解决锦囊等等,是去新环境所遇到的权威。《唐人街探案1》中的权威是坤泰,坤泰是唐仁的秘密上司,在唐仁被卷入案件中的时候,坤泰看似好心的送给唐仁和秦风去赤道几内亚的票,其实是想撇清自己,防止给自己找麻烦。《唐人街探案2》中的权威是宋义,宋义的多重身份让整部影片扑朔迷离,他不断在设局出题,最终成为了这部影片的关键人物。这两个角色都是肖央饰演的,肖央把权威的感受拿捏得十分到位,权威是出现在生活中的他者,会与你同行,也会与你分道扬镳,权威永远是多面的,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行为方式,但是权威自己也是迷茫的,才会做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行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神性的一面,它使人崇高,也有兽性的一面,让人偏执,人性的复杂也在于此。[4]权威是人之茫,无论是秦风唐仁遇到还是观者生活中遇到,影片都传达出和自己和解的意味。
  其他人是饱满鲜活的自己。如果不是系列电影,是很难见到主角以外的人物被仔细刻画,但是在“唐探”系列电影中,很多小人物都被仔细刻画,成为一名饱满鲜活的真人了。世界侦探排行榜的人物刻画,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对第一名Q的刻画,均是从他人嘴里猜测而来的,未出场,但是已经引起观者的讨论了;第二名秦风,是影片的主角,全方位进行刻画;第三名日本侦探野田昊,他与秦风的推理能力不相上下,也是《唐人街探案3》的線索人物;第四名阿寞,是唐仁的徒弟,对他的刻画主要来源于网剧《唐人街探案》,第五名香港女黑客kiko,精通黑客技术,外表甜美可爱,还有一些排名较低的侦探,但是每个侦探都是有着自己的特征,印尼风、俄罗斯、双胞胎、英伦风、特种兵等等。
  人物群像的展现,尤其是“铁三角”的人物设定是“唐探”系列最巧妙的地方,三人之间的行为、性格互补,秦风说不出口的话,唐仁能说,警察推理不了的事情,秦风能解,唐仁总是不明不白,秦风才有可能来参加不明不白的破案大会。三人之间的展现,其实也是观者自身的投射,观众没有像秦风一样聪明,没有像唐仁一样无所顾忌,没有像坤泰一样无奈,抛开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纠葛,带入剧情与“铁三角”一起侦破案件,这也是“唐探”系列电影的人物设定所在,“铁三角”所遇到的摩擦,如秦风对宋义的怀疑,则是需要他们在今后的交流中,互相认同或互相背离。标志人物及人物群像的确立,是“唐探”系列电影中重要的一环,也是类型化的重要一步。
  三、异域风格叙事:奇幻、未知、间离
  “唐探”系列电影叙事风格独树一帜,影片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角度都有所创新,影片结构方面,有多处案件回溯和细节体现,有些细节是同一时间的不同机位,有些回溯是原镜头的局部特写,影片结构因为这些细节的填充,更加易懂和直观;叙事节奏方面,采用了套层结构,甚至是“套中套”,增强了可看性;叙事角度方面,多重视角的灵活切换,甚至观者都是“案中人”,会被影片套路,在多部影片的拍摄后,已经形成了“唐探”风格化的叙事模式。叙事结构丰富多样,将所有故事相互交织并统一于探案的主题之下,以戏剧化线性结构推进叙事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注重故事本身的戏剧性、内部冲突、因果关系等情节性元素。[5]“唐探”系列电影有一个比较显著的风格——异域叙事,通常观众看到的是国内导演拍国内、国外导演拍国外、国内导演在国外拍国外人,“唐探”系列电影是在异国他乡,以唐人街为基础,拍摄以中国人为重心的故事。国外的唐人街有很多,在当地文化的浸染下,多少都夹杂着当地的文化特色,每个国家的唐人街都有数不清的事件,“唐探”的类型化实践是完全可行的。异域叙事呈现出的奇幻感、未知感和间离感,是同期电影不具有的。   奇幻感是针对影片内容来说。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影片的拍摄,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件比较猎奇的事件,无论对拍摄区域是否熟悉,观众都乐于看且乐于对比。“唐探”系列影片中,展现的异域叙事不仅仅是记录了标志性建筑物、全景、车流、食物那么简单,影片想要传达出在异国他乡唐人街里,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生活、物质文化,可能的情况下还要拍摄展现异国他乡特色风情的地点,通过这些影像资料表达影片的态度。所有的奇观必须为叙事服务,才能更好地在电影艺术中留存。[6]“唐探”系列电影给观众以奇幻的感觉还是更多一些,其一是因为拍摄的东西与大众主流文化接触到的不一样,《唐人街探案1》展示了泰国唐人街的居住情况、警局的构造、集装箱的运输方式等等边角的信息,其二是因为影片后期的制作,使很多抽象的东西立体起来,《唐人街探案2》运用金木水火土破案,在秦风思考的时候,后期制作的动画跃然屏幕,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交织相融。异域叙事在影片内容上,不仅推动了叙事,还给观众奇幻感的,从而在观众内心中产生好的延宕。
  未知感是针对影片剧情来说。未知感是“唐探”系列电影的专属感受,影片中一切都展现得很清晰,但是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未知感越来越强烈。影片采用异域叙事,在泰国、纽约、东京等国家都有拍摄,在异国他乡一切都是未知的,有着极强的沉浸感。同时,异域叙事对于剧情也是未知的,影片会把主人公知道的、不知道的全景展现给观众,观众利用全知视角来进行破案游戏,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会发现自己不是全知视角,很多线索剧中人物知道,而观众是不知道的,最后,目前来说《唐人街探案1》《唐人街探案2》的结局均是大反转,在影片之中处处是未知。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从第一部就有彩蛋放出,适当放出下一部的关键信息,《唐人街探案》团队在制作第一部影片的时候,就有想法把这个IP系列化和类型化。针对具体的细节来说,也是未知的,世界排行榜的Q是谁,很多看过的观众都在分析和寻找。异域叙事带来的未知感,有一种互动的意味在其中,随着新科技的应用,互动影片也是影视发展的方向之一。
  间离感是针对影片体验来说。异域叙事可以带来极大的间离感,观众对影片所展现的地区不了解,间离效果就产生了。间离感可以让观众摆脱旧有经验,不带任何情绪的观看影片,从而达到好的体验感。北京、上海、重庆是国内电影拍摄常常去到的地方,尤其是重庆,近几年来成为网红之城,当观众在影片中看到重庆的阶梯后,不由自主会联想到其他的影片、画面、演员,因为观众对重庆太熟悉了,这就是缺少间离感,从而影响观影效果。异域叙事下,基本可摆脱这种情况,重新营造陌生化状态。同样,“唐探”系列电影设定在异域发生故事,有一些国内不能发生的故事,在国外就可以发生了,侦探在国外是很常见的,但在国内是不受保护的,在对决的时候,国外设定是可以使用武器的,在国内的设定则要考虑到审查问题,所以,异域叙事的间离感无论从体验还是实际操作,都是有益处的。
  异域叙事可以带来奇幻感、未知感、间离感,异域叙事也可以带来其他的体验,这个感觉是凌驾于个体审美感知层面上的,观众现在大多停留在异域奇观的享受,若要有进一步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引导。除去外在世界观的设定,影片在故事讲述等方面,也着意制造一些该系列所独属的“套路”,主角人物和性格的延续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周边人物关系的设定和标志性场景的选择,乃至某些细节和趣味都一以貫之,自我风格化设定的意识十分强烈。[7]
  “唐探”系列电影尝试开始了中国系列电影类型化实践的尝试,从多重元素的运用、人物群像的展示、异域叙事的语境三方面细致展现了实践的具体内容,多重元素中,“唐探”系列杂糅着喜剧、黑帮、推理等类型元素,人物群像中,形成了少年(秦风)、草根(唐仁)、权威(坤泰、宋义)“铁三角”式人物组合,异域叙事中,带来奇幻感、未知感、间离感等多种体验。《唐人街探案》导演陈思诚提到:“无需遵照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不用搬用艺术电影的方式,更不用国外成熟的类型样式来作标准,而是用现代人可接受的方式来构筑自己的爆笑、都市、探案、喜剧类型样式。”[8]《唐人街探案》用现代性的方式开始了中国系列电影的进程,而不是照搬照抄好莱坞的经验。除“唐探”系列电影之外,还有着系列化的外延衍生品:网剧、漫画、游戏等,网剧《唐人街探案》的高质量,才敢于在《唐人街探案3》上映前互相造势宣传,从另一角度也催促着网剧精品化、专业化的产出,漫画《唐人街探案不祥的记忆》是国内首部影改漫,漫画内容不是复述电影内容,而是创作了全新的故事,侦探解谜类游戏《Crimaster犯罪大师》,是《唐人街探案2》中出现的同款游戏,同电影中一样有侦探世界排名,《唐人街探案3》还未上映,相关的文创产品已经在摩点APP开售,包含有:官方授权蝴蝶、红花刺绣领针、唐仁+秦风款平安福卡包、唐仁+秦风款刺绣文字钥匙链、秦风人物形象金属胸针、唐仁+秦风款金属胸针等,从衍生品的全系列、全方位包围,力争形成中国系列电影衍生品的品牌样本。所谓“电影宇宙”,业界一般指共享独特的世界观、互相延伸的故事体系、庞杂的人物关系的一种电影概念,“电影宇宙”不是系列电影,但包含多个系列电影。[9]中国系列电影已经走过了萌芽阶段,正在向进阶阶段前行,随着电影工业化的发展,在从业者旺盛的创作力下,走向具有中国品牌的“电影宇宙”。
  参考文献:
  [1]程星梅.从受众角度探究中国电影的类型化发展[ J ].西部广播电视,2020(01):92-94.
  [2]杨翼飞.陈思诚导演电影的叙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38.
  [3][法]弗朗西斯·瓦努瓦.书面叙事·电影叙事[M].王文融,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0.
  [4]王峙.探案奇遇类型电影的创设与发展——以《唐人街探案2》为例[ J ].电影评介,2018(06):34-36.
  [5]张雨婷,马立军.《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叙事策略分析[ J ].今传媒,2019,27(01):87-90.
  [6]董雨虹,曹敬波.后现代语境下电影类型融合的“得”与“失”——以《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为例[ J ].池州学院学报,2020,34(01):102-106.
  [7]刘新鑫.《唐人街探案2》:类型、风格与系列性[N].中国电影报,2018-03-21(002).
  [8]周星.《唐人街探案2》:类型的快感与泛文化的隐忧[ J ].当代电影,2018(04):23-25,177.
  [9]倪自放.华语片构建“电影宇宙”初尝试——以《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为例[ J ].青年记者,2018(15):73-74.
其他文献
出品人:郑嘉宇 林 军  制片人:孙永望  编 剧:莳 萝  导 演:商 宁  摄 像:张松平  美 工:宋维新  主 演:  高二吉……孙洪涛饰  高老汉……李万年饰  邹红霞……李艳秋饰  朱海雄……吴连生饰  于娇娥……于月仙饰  邱小英……陈一芳饰  邹富贵……张洪杰饰  哈尔滨市利丰糖业酒类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税务》杂志社  吉林市电视台  长春电影制片厂
期刊
4月份全美票房排行榜 1.交战规则Rules of Engagement 2.永不妥协Erin Brockovich 3.勇闯黄金城The Road To EI Dorado 4.死亡终结站Final Destination 5.找回自我Return To Me 6.高度忠诚High Fidelity
期刊
雷海洋是一个普通汽车修理工,女友嫌他性格懦弱提出分手。雷试图通过做生意来证实自己。他外出进货时与一位进京打工的女孩同乘一辆长途货车。半夜突然被姑娘的声音惊醒,发现司机将姑娘强行拖往路边的树丛,他本能地抄起铁器跟着前去,但终因没有勇气与坏人较量而放弃了解救行动。  雷报案后不久,警方在103号公路旁边发现一具女尸,警方唤雷前来辨认。因女尸面部严重破损无法仔细确认,雷只能初步认定受害者就是那个和他一起
期刊
图丽欧和梅高是一对微不足道的江湖小骗子,他们偶尔得到一张传说中的黄金之城——爱尔·多兰多的地图,深信自己找到了通往财富和荣耀的道路,唯一的困难是他们被关押在西班牙勘探团的船舱中,无法脱身。在一匹名叫奥迪卧的战马的帮助下,他们成功逃脱,向着目的地蹒跚而去……  通往梦想的旅途艰难而坎坷,他们的灾难接踵而来——权高位重的祭司特在凯尔·坎为了篡夺酋长之位,宣称图丽欧和梅高是“神”……他俩为了完成寻找黄金
期刊
谁能漠视爱的神圣,谁能抵御吻的诱惑,风云了一百年的银坛,爱依然那么令人神伤,吻依然那么心醉神迷。    《本能》  一切出自本能,一切源于本能,一切为了本能,别问该不该,只说爱不爱。    《廊桥遗梦》  尘封四十载的青春,尘封四十年的热情,向往了一辈子的梦想,等待了一生的心动,来,别犹豫。    《偷窥》  看不清楚,看不明白,可谁能指责,相吻的时刻,真象已经不重要。    《安娜·卡列莲娜》 
期刊
这是一部凄美的爱情片,全剧58个主要角色,57人在权力、情感、欲望的争斗中命丧九泉……  导演李少红说《大明宫词》最初的名字就叫《欲望宫廷》(该剧的英文名字仍延用这个剧名)。    《大明宫词》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这对母女一生权力和情感的矛盾争斗为主线,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又饱含人生力度的故事。  曾执导《红粉》、《幸福大街》、《雷雨》等影视作品的李少红是第一次执导古装片。  李少红:从别人
期刊
《大明宫词》卷着一场繁花旧梦渐行渐远,但观众的关注似乎并未终止。华美的服饰、瑰丽的词藻、亦梦亦幻的舞台场景,让很多人想到了莎士比亚。显然,它同以往的古装剧有着很大差异,导演只是用历史作由头,展现女人在权力、感情和欲念中的抉择。  剧中,一袭发自人性本体的欲念与尊严,在血腥和权力的玷污下,穿透大明宫庭院深深的莫测,传达给千年后的我们无尽的苍凉与坚强。  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触摸到祖先高贵的血液和旷达的
期刊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经过近20年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类型电影逐渐成为影市最强劲的增量空间。与此同时,新媒介赋能下的类型电影“系列化生产-消费”以及“文化释能”引发了广泛关注。伴随“囧”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的市场表现,系列电影成为重要的制片模式和产业现象。众所周知,“系列片是电影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和产品,它要求以一个产业运营的框架来进行创作、总结和复制成功的电影元素。”[1]系列电影创
期刊
2018年10月,一代武侠文学巨匠金庸先生与世长辞。恰如其笔下快意恩仇、笑傲江湖的武侠世界,总有人归隐,却成为传奇。纵观金庸先生的“武侠宇宙”,“明书暗讽”的现实关照一直贯穿其中——在虚构的江湖空间中,剖析的是真实的人性善恶、洞察的是波云诡谲的权谋斗争,落点是洒脱纯真的人生追求。正是这种“虚实之间”的尺度,赋予了江湖以“社会”的意义,也正是这一属性,大大延展了金庸作品的解读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拥有
期刊
《伦敦一家人:一个真实的故事》是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继《鹅妈妈》和《雪人》等绘本之后的又一力作,并于1999年获得英国最佳插画奖。后来,在绘本作者的参与下完成动画电影《伦敦一家人》,于2016年在伦敦电影节上首映。影片讲述了绘本作者的父母从1928年初遇至1971年相继逝世的平凡一生,以琐碎的家庭点滴透射出在时代、地域和社会背景下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影片延续绘本结构,旨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