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弥散张力成像定量分析对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临床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术前弥散张力成像(DTI)定量分析对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5月 ~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行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病人270例.行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人术前均行DTI检查,根据术后手术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的平均弥散率(MD)、各向异性分数(FA)、相对各异性(RA)和容积比指数(VR)值.结果 两组病人DTI定量分析结果对比,无效组的MD高于正常组,而FA、RA、VR低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MD和拔牙史是影响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FA、RA、VR是影响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效果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DTI定量分析中FA对三叉神经痛病人手术效果的预测价值高于MD、RA和TC,其中FA的最佳截点为≤0.31×10-3 mm2/s,此时敏感性为92.68%、特异性为60.29%.结论 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行DTI定量分析可有效的预测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由于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病例数的急剧增加,有负压手术间的感染性专科医院已无法满足COVID-19病人的手术需求,综合性医院接收疑似或确诊的COVID-19急诊病人的手术治疗无法
目的:研究肝癌的动态CT灌注成像的可重复性。 材料和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 sensation64层螺旋CT机,应用Body PCT肝脏灌注软件进行处理,该软件应用的数学模型是斜率法和Patla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老龄化,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是其中最凶险的一种.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很多病人在开始治疗前甚至在明确诊断前即因
载药器具的出现和应用是下肢动脉腔内治疗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包括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两大类.其原理是
病人,男,32 岁.因上腹反复疼痛10年,加重2 天于2018 年8 月22 日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神清,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平坦,
颈动脉狭窄(carotid stenosis,CS)是指由多种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自身炎性反应或外伤等原因,导致的颈内、颈外或颈总动脉单个节段或者多部位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类疾病[1].
目的 比较血管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局部点状剥脱和腔内激光闭塞术(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120例,根
目的 分析经对侧股静脉入路行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结合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全肢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目的 探讨可调节负压引流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肢静脉溃疡病人31例,溃疡创面行外科清创后应用可调节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13例病人创面经过1~2个负压
目的 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开窗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4月 ~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