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生变 “带头大哥”招商银行滑落第四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ch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份制银行总资产中,前三季度招行不仅退出与兴业银行首位的争夺,还被民生、浦发超过。8家银行资产规模发展快慢不同,结构调整方向却有迹可循,去非标同业增长投资趋势明显
  截至10月底,A股上市银行2016年三季度报告已披露完毕,除了延续盈利增幅下降,坏账仍未达到拐点之外,8家股份制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座席再次发生更迭,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兴业银行连续两个季度坐稳第一的位置,原本的“带头大哥”招商银行则滑落至第四位。
  在“资产荒”背景下,股份制上市银行都在努力寻找着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资产配置模式,受内外经济以及政策等共同因素影响,其资产增速中仍有规律可循。从今年三季报数据来看,多数股份制上市银行非标业务持续收缩、同业业务放缓,而债券投资在三季度资产规模扩展中功不可没。
  对此,兴业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前三季度已经基本完成年初制定得资产负债规模目标,在资产负债调整方面优先发展金融市场等低资本占用业务,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增加成为其资产规模扩张的助推力。
  座次生变
  多年未改变的股份制上市银行总资产座次排名从去年招商银行被兴业银行赶超后,今年三季度再次发生较大变化。兴业银行连续两个季度夯实股份制银行第一的地位,招商银行则被民生银行、浦发银行赶超,位列第四。
  具体来看,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以5.82万亿元总资产、较年初9.78%的增速继续领跑股份制银行。对此,兴业银行方面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该行以加权风险资产收益率为导向,及时调整相关资产负债政策,推动资产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其中,贷款较期初增长10.39%,各类投资余额较期初增长16.97%。
  截至9月末,民生、浦发和招行的总资产分别为5.64万亿元、5.56万亿元和5.56万亿元,较今年年初增速分别达24.68%、10.31%和1.63%。其中,民生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最快,较二季度末增长7.36%,从年中报的第五位跃居第二。
  除了招商银行资产规模低速增长导致排名下滑,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也收缩了资产规模,双双出现环比负增长,资产规模分别减少652亿元、97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由6月末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五位。
  安信证券研报分析认为,招商和中信排名则出现下滑,主要原因是出于战略因素考虑,主动控制了投资资产增速且推动同业资产去化,但信贷增长仍能保持稳健,而且盈利能力未受太大影响。
  此外,中信银行三季报会议纪要也显示,资产规模收缩的原因,首先是该行和招商一样,采取了轻资产发展战略,资产规模增长乏力。其次,受“资产荒”影响,该行整体资产收益下滑明显,导致资产收益下降幅度相对负债成本降幅更高。
  去非标趋势明显
  从8家股份制上市银行的三季度报表来看,无一例外选择了对资产业务结构进行调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款项类投资为代表的非标业务受到较大压缩的同时,扩大投资业务规模。
  从季报上来看,8家股份制银行今年三季度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均较年初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中,浦发银行减少比例达99.31%,民生银行(89.03%)、中信银行(75.77%)、平安银行(67.90%)、招商银行(62.51%)、光大银行(59.04%)减少比例都过半,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也分别有40.8%、35.08%的下调。
  对于这一项减少的额原因,多数银行的财务报表中给出调低票据业、同行业务的解释。受此影响,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兴业银行压缩规模最大超过1700亿元,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减少同样达千亿元。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三季报会议中回应,截至9月末,该行应收款类投资余额环比减少337亿元。规模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整体票据业务量有所萎缩;二是今年以来,该行主动调整了资产配置结构,对票据业务资产进行压缩调整,由二季度的占比50%下调至39%。
  不过也有银行采取不同策略,华夏银行在应收款项类投资方面较年初增加165.08%,资产规模升至第二位的民生银行较上年末增幅达139.09%,均高于其他上市银行。
  债券投资增加
  从三季度报表来看,投资类资产成为三季度主要增长动力来源。投资类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收款项类投资四大科目,除了应收款项类投资,其他以债券投资为主。
  安信证券研报显示,资产规模稳居第一的兴业银行三季度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投资资产和同业资产。
  兴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在非信贷资产配置上,除了更加注重以风险资产收益率为指标算账做业务,该行加大高收益优质境外资产的配置。9月末该行外币投资比年初增加83亿元美元,该类资产的利差水平在200BP左右。
  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新增债券投资置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项增长较快,较年初分别增加85.37%、70.55%、以及33.72%。浦发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新增债券投资则采取持有至到期投资方式,较年初增幅分别为36.95%、31.97%。
  通过资产扩张增加盈利空间也好,希望甩掉包袱,采取轻资产上阵也罢,股份制银行在探索不同发展路径上更加灵活。正因如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各家银行业务转型方式与力度不同,未来资产规模排位或仍将不断变化。
其他文献
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的加速上涨有违“去库存”初衷,21座城市政府因此陆续发布楼市调控政策,这会令此前房价的过快上涨得到抑制,专家预计2017年下半年房价将现最低谷,然后迎来下一番上涨周期  2016年“十一”前,房地产商和地产中介都铆足劲儿准备迎接“金九银十”中最值得期盼的“楼市黄金周”。然而,“银十”的梦想在21座城市政府陆续发布的楼市调控政策中均告破灭。  自9月30日北京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后
期刊
拖累基金业绩表现的到底是什么?是整体的投资战略,还是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水平?如果说,全面业绩下滑,且不能带来财富效应,那就值得投资者高度警惕  对一名基金经理而言,择时与选股几乎贯穿其职业生涯始终。由于调仓换股的成败往往决定管理基金产品的业绩,这一过程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调仓换股绝非易事,而往往也反映出基金经理的水平。成功的调仓换股,净值与规模都可能双双上涨;而失败的调仓换股也容易引来净值下滑排
期刊
临到年底,尽管今年的“吃饭行情”不能确定,但大基建蓝筹近期有望迎多重催化剂,判断大基建蓝筹行情仍将持续  对于上周(10月31日~11月4日)的市场走势,有券商表示,上证指数突破250日均线并不等于趋势就逆转,还需要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右侧巩固整理过程,波动区域会持续扩张。短期内也可以上攻,比如攻击至3300点甚至更高,但并不会站稳,再次回撤至3000点附近也是很正常的。就短期而言,主要是受情绪影响,
期刊
非上市企业盈利分化,前海人寿、安邦人寿等新兴险企表现优异,今年前三季净利分别超过50亿,另一方面也有27家公司亏损,合计达到55亿元  随着险企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披露,关于非上市险企的经营状况也逐渐露出端倪。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截至11月3日,共有69家寿险公司披露了相关报告,其中27家险企亏损总金额达54.8亿元,42家险企盈利总计635亿元。  虽然各险企的盈利原因各不相同,但保费收入的
期刊
自2012年明确“精品银行”战略愿景以来,上海银行发展迅速,最近四个财年资产年均增速22%,快于上市银行年平均水平;以2015年末数据计算,人均净利润居上市银行之首。在保持银行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该行重点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跨境金融、在线金融等领域进行专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下半年,进入银行业上市季。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作为国内中等规模银行及全球百强银行——上海银行也有望很快登陆上交所。  根
期刊
受投资收益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上市保险的利润继续下滑,但是由于业务转型持续深化,证金公司看好未来利润增长空间,今年以来还小幅增持了三家寿险  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受保监会中短期存续产品新规、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等诸多因素的多重影响,国内的保险行业显然走到了一个拐点,到了需要下决心改变过去的发展方式的时候了。  日前,保监会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保险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5万亿
期刊
今年第三季度,蓝筹股跑赢成长股,上半年热络的计算机、新能源汽车股回调,超配成长股的公募基金需及时调整持仓。否则,在以相对排名竞争的市场中,将会处于被动之地  仓位调整最为灵活的混合型基金则有了用武之地。降低整体仓位,获利股及时止盈,布局到未来潜力股者,排名上升的居多。逆势加仓、高位接盘者排名下降产品占比大  兴业全球等多家公司旗下混合型基金踏准市场节奏,积极调仓,使多数产品排名上升。而银河、泰达宏
期刊
对网贷行业监管已初步显现,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选择以主动停业,或转型等良性方式退出,主动清盘退出的平台还在继续增多,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此前,《投资者报》记者曾报道过一家网贷平台——大王理财。这家平台在还清所有投资者的资金后宣布清盘,一时之间被称为网贷行业的“业界良心”。  事实上,今年来,对网贷行业监管初步显现,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选择以主动停业或转型等良性方式退出已成为一种趋势,主动清盘退出的平台
期刊
11月2日联储会议决定维持货币政策不变,同时会议声明更显鹰派。兴业证券表示,美联储会议声明再现关键指引,加息概率升至去年高位,年内加息基本确认;近期基本面喜忧参半,油价支撑短期通胀回升,但中长期不确定性仍较高;在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扰动下,未来市场波动或会进一步上升。  9月会议上,联储释放加息指引的同时下调了经济和通胀预测,已经反映出基本面并非联储加息决策的唯一考量因素。但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政治
期刊
上周,沪指放量反弹,于上周四盘中创10个月以来新高。随着20日均线的持续上升,市场重心也在不断抬高。盘面上看,券商、建筑、铁路基建、保险、PPP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消息面上,央行发文:防止理财资金违规进入土地市场;首批24家券商获深交所开通港股通交易权限;智能汽车时间表将推出,上市公司积极布局;央行MLF操作派发资金面“定心丸”。消息面上,整体呈现积极态势,上行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短期主市场的资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