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历史教学中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bo13514244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起的维护祖国尊严、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意志。它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更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如何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一直是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现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古代文明培养爱国情感。
  中国古代文明是灿烂的、辉煌的,是领先世界的,为世人所敬仰。教师可以利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我们可以从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的贡献上来讲,他们能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印刷术都是经阿拉伯人由中国传到别国的。火药对于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指南针用于航海给哥伦布等人的环球航行提供了保障,而这些文明成果也都是由中国传去的。
  又如,中国的唐诗宋词对世界的影响也是空前的,直到现在喜欢唐诗宋词的人遍及世界各地。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几乎成了古代中国文明的代名词。教师可利用这些古代文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同时也可以此来激励学生,我们的老祖宗就以自己超人的智慧领先于世界,我们更应该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从而可激励学生立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二、通过近代的屈辱史激发斗志、热爱祖国。
  讲述中国近代史内容时,可利用课文结合当前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知道中国近代落后于世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饱受外国的凌辱。例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可通过对战争前中英两国国力、经济、军事、政治制度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要想强大必须发展科技。又如讲到《辛丑条约》一课时,教师可联系清朝政治制度的腐朽,认清统治者为维护统治甘愿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经济、政治完全受制于外国,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外国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而更加清晰的认识清朝末年的腐朽、没落。再如讲《南京大屠杀》一课时,通过日本屠杀中国同胞的数量、残忍程度,让学生明白军国主义的罪恶,军国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给世界人民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法西斯是世界上最黑暗、最残忍的一股力量,全世界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抵制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要发展经济,更加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真理。
  三、联系当今重大节日、事件,再现历史,培养情感。
  在教学中可穿插对重大节日的讲述来培养情感,让学生牢记这些节日的同时,记住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南昌起义、开国大典时,可给学生明确指出“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由此而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开国大典宣告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通过“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这些事件的学习来警示学生“勿忘国耻,发奋图强”这些道理,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四、以史为鉴,古今对照,坚定信念。
  教学中可利用古今重大政策的对比,培养同学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例如讲授《改革开放》一课时,讲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必须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为我们服务,更好的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联系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是指清朝末年从经济、政治、外交、通商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排斥外来事物,拒绝与外界联系。闭关锁国导致清政府盲目自大、与世隔绝、不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最终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丧权辱国。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了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裕,国力逐渐强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对比可让学生明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我党是伟大的党、英明的党,坚定不移的跟着共产党走。
  五、联系当前形势,激励学生。
  当讲到当前国际形势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利比亚战争无不与霸权主义有关。霸权主义是当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
  教师可利用这些内容,让学生明白要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根本上还是要靠发展科技,增强综合国力,壮大和平的力量。只有强大了,才能有效扼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是要发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为祖国做贡献。
  
其他文献
什么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的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在众多的现代教学媒体中,多媒体计算机,不仅具有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象等多种媒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主体。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的重要任务。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力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教育。因此,要实现素质教育,则必须在学科中实施优化教学法。如何实施优化教学法,本人浅谈一些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学
期刊
所谓课外,即课堂之外。课堂之外阅读,当然应该以学生自学来完成。那么,谈到学生自觉来完成阅读过程,是不是教师就可以放任自流,不教不管不问?当然,也不对,教师怎样教,怎样管,怎样问,讲究一个“适度”,并且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一位好老师,如果一旦学生对某件事物感兴趣,那么他的求知欲望如饥似渴,那么,他就会利用各种时间,各种方式去获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估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简化笔算,加强心算,增加估算”,并且对估算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了解估算的意义  估算是在日常生活的测量中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判断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估算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期刊
一、邻项比较法  二、数形结合法  三、单调性法
期刊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尊重以下几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 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
期刊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网上教学环境具有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人机优势互补性等特点。网络化教学必受到了社会、学校、教师、家庭以及孩子本人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包含三个因素: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学既可以面向个体的、小组的,也可以面向班级甚至更大群体的多种组织形式。而与传统教学过程不同的是,网络环
期刊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这就对毕业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我主要采用两条办法:一是作业批改记录。每次批改作业发现的主要问题,都作好登记,注明错误性质,是多用、少用、误用,是粗心出错,还是不理解出错,并分析原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同时取得学生常见错误的第一手材料。二是全面的质量分析。每次统考
期刊
充满朝气的基础教育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相应,教师也务必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教育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的过程,而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课堂教学是整合的核心。以下是我在上摩擦力这一节课时采取的一些与信息技
期刊
世界上最希望孩子有所作为,最希望孩子超越自己的,除了孩子的亲生父母外,就是老师了。有句话这样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教师正是肩负着重神圣使命的人,是对学生倾注全部身心和无私奉献的人。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需要付出很多心血。然而,有时教师尽管很负责,很辛苦,很周到,很尽心,却得不到欢迎,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利用批评与表扬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