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室中选择碘胺酮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室治疗急性心律失常中应用碘胺酮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1例,采用碘胺酮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律失常情况(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QRS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低,LVEF较对照组高,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QRS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室实施药物治疗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建议实施碘胺酮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心律失常发生次数方面具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急诊科室;碘胺酮;急性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1-0170-03
  心律失常属于心血管常见且高发性疾病,临床将该病按照发病后心率的快慢程度又分为慢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心律失常。其中急性心律失常较为常见,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且病死率高,因此需在有效时间内采取科学、积极、有效的急诊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的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药物保守治疗仍为重要措施,其中又以碘胺酮等药物最为常见。为进一步体会在急诊科室治疗急性心律失常中应用碘胺酮的价值,本研究选择100例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律失常患者。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51例,采用碘胺酮治疗)。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58~84岁,平均(71.02±11.23)岁;心率118~235次/min,平均(176.56±50.56)次/min。观察组患者中,男25例,女26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71.35±10.75)岁;心率118~236次/min,平均(176.68±50.00)次/min。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为自愿参加,此研究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等检查方式,确诊为急性心律失常者;②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
  排除标准:①由酸碱失衡导致的心律失常;②由低钾血症导致的心律失常;③合并严重急性感染者;④存在碘胺酮禁忌证者[2]。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静脉推注50 mg利多卡因(生产企业: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662)+2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企业:陕西必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23045),推注时间控制在3 min。后静脉滴注利多卡因行维持治疗,滴速控制在1~3 mg/min,1 h内最大剂量<300 mg,药物总剂量<1200 mg/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治疗2~3 d。
  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静脉推注150 mg碘胺酮注射液(生产企业: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108)+2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推注时间控制在3 min,后以静脉滴注方式实施治疗,滴速0.5~1.0 mg/min;24 h将碘胺酮用量严格控制在900~1800 mg。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治疗2~3 d。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用药1 d后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治疗1~2 d后症状改善幅度超过80%),无效(治疗2~3 d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心功能情况。在治疗前后借助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患者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SD)。③心律失常指标(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QRS波时间)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指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指标低于对照组,QRS波时间指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心律失常属于急诊科常见急症,经调查发现,电解质紊乱、神经功能失调、冠心病等均为致病常见因素。在疾病作用下,患者以“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较为多见,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加重病情而导致患者死亡。   利多卡因属于临床常见的复律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心肌自律性的同时对心肌收缩发挥抑制作用,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3]。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大剂量使用利多卡因,会带给患者较大的副作用,且该药使用时禁忌证较多,例如局部麻醉药过敏者、预激综合征者、心肌受损严重者等。碘胺酮是目前临床典型的抗心律失常药(Ⅲ类),用药后可有效消除折返激动,抑制心房、心肌传导纤维的同时降低体内窦房结自律性,扩张冠状动脉、周围血管的同时治疗疾病。且经研究证实,相较于口服方式而言,静注用药后起效更快,因此对急诊科室急性心律失常患者,多借助静注方式来开展碘胺酮治疗;该药在患者体内的半衰期为14~28 d,且经肝内代谢,所以治疗效果较好,而该药的使用,也很好地解决了利多卡因在治疗中的缺陷[4]。碘胺酮是第三类抗心律药物中的优质药物,使用后可有效阻断钾离子、钙离子通道,延长心室舒张、收缩时间的同时降低心房传导速度,改善左室射血分数的同时很好的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5]。
  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VESD、LVEDD 较低,LVEF较高,心率、心律失常发作次数较少,QRS波时间较短。证实了在急诊科室治疗急性心律失常中应用碘胺酮的价值。
  综上所述,胺碘酮可对冠状动脉血管产生直接作用,扩张动脉血管腔的同时增加心灌注量。
  参考文献
  [1]李國超.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569-3570.
  [2]陈雄鹏.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7):153-154.
  [3]王明君,崔众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9):42-43.
  [4]黄晖,郭玉刚,朱伟俊.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3):35-36.
  [5]崔文燕.用胺碘酮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0):65-6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 探讨对浅表性胃炎者采用健胃行气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单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使用健胃行气胶囊治疗的实验组,每组60例。用药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出血、反酸、胃灼热和上腹胀痛等)积分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摘 要:目的 研究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德州市中医院内科收治的84例患者,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
摘 要:目的 探讨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容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成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外侧小切口,观察组实施后路小切口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
摘 要:目的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人民医院风险管理实施前后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一般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摘 要:目的 评价纤维喉镜下治疗声带息肉并声带小结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阳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声带息肉并声带小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护理要点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
摘 要:目的 探讨责任助产模式的优质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行无痛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实施责任助产模式下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后母婴不适症状发生率及产妇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母婴不适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产程
摘 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计划生育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平度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患者名字写于同样大小的纸张上,置于抽签筒中,前20例设为观察组,后2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最终护理效果,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焦
摘 要:目的 探究集束化护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泸西县中醫医院ICU病房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镇静镇痛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集束化护理方案。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两组ICU患者实施不同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性疾病,多见于曝光部位,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且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光电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研究表明,光电治疗黄褐斑的可能机制为抑制黑素合成、促进黑素代谢与消耗、光调作用、破坏血管成分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光电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可在增加临床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应注重严格光防护及药物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