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前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整个水利系统不可匮缺的部分,大中型水利的水源需要通过小型水利的末级渠到达农田,进行灌溉。小型水利系统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着形式复杂多样、点多面广的特点,如何建立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已成为重要课题。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田水利对农业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55%的耕地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缺少基本灌排,很多灌区工程设施简陋,大多为简易土质结构,运行效率不高,农业灌溉水利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近年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1工程规划无序,部门缺乏配合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多,涉及到水利、农业及国土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所以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缺乏系统规划,缺乏统一实施;工程建设中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健全,一些已建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工程维修、维护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2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1.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规范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水利设施的寿命以及工程的效益。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基本都通过公开招标选取有资质的施工企业,但仍存在部分施工队伍的质量参差不齐、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建设单位管理体系不健全、施工管理中的不正之风等,甚至还有部分存在转包、非法分包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设质量。
  1.4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管理任务,近年也逐步得到了发展,但随着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水利站均存在内设单位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短缺,深造机会少、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等不利于小型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因素。
  2.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措施
  2.1认识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通过对现有小型水利设施的充分利用和合理维护使之良性运转是更为现实可行的选择。结合小型农田之间的关系。同时建立符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特点的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政府引导扶持机制、落实农民自主管理机制以及水利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
  2.2要进一步探索小型水利设施筹资新途径
  造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来讲,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和谐自主的建设管理模式。维持政府筹资主体,将原有小型水利设施按照市场化手段来评估资产,明晰产权,将公益性水利设施资产定量化、股份化,并鼓励受益农户资本入股,参照股份制模式来管理和运作,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筹资。整合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按照水利规划,有计划分配和合理使用资金,使其发挥最大作用;规范各部门职能定位和范围,在稳定提高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枳极引导和带动受益农户的投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步伐。
  2.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
  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各类水利项目遍布全国,涉及千家万户。只有健全、过硬的基层水利管理队伍,才能把水利工程建好、管好、用好。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是农村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按照事企分开、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科学定编;开展定期轮流培训,对基层水利工作人员进行水利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人事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基层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人才引进标准和相关条件,为基层水利隊伍补充新鲜血液,提供最大程度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建立专业技术干部知识更新机制,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水利管理意识和技术素质水利干部队伍。
  总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农业经济与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并使之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促进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科]
其他文献
【摘 要】森林抚育是加快林木生长,缩短轮伐期,提高林木质量的重要抚育措施。通过设置27组固定监测样地和对照样地,对森林抚育第3a的林木胸径、材积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抚育样地材积生长量平均高于对照样地0.4295m3,材积生长率平均高于对照样地1.6%。  【关键词】森林抚育;林木;生长  森林抚育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中人类作用于森林的主要措施[1],目的是调整树种组成与林分密度,平衡土
【摘 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逐年恶化,森林鼠害现象也更加严重。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会影响各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森林抚育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森林鼠害发生机率产生影响。  【关键词】森林抚育;鼠害;影响  鼠害自古以来就是农林业整治重点,在我国,林业建设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鼠害因素的制约。在鼠害严重的林区,甚至会导致森林消亡,极大地破坏了生态平衡,也给林业部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摘 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
通过对我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收十个字建议,并结合我市农村实际进行了详细论述.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森林经营是林业发展中的永恒主题,也是实现2020年林业“双增”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多样化需求的根本途径.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开展森林经营工作,以及森林经营在林业发展中
【摘 要】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但在育秧技术环节上,部分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秧苗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全县水稻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然而如何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技术,育秧是基础关键的一环,本文真对水稻育秧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稻;育秧;问题;探讨  水稻是我县主栽农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左右,占粮豆薯总播种面积342万亩的20%左右,水稻年总产近4亿公斤,点粮食总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