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五年级为例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342546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的内容。事实证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营造积极活跃的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鉴于小学五年级为语文学科的关键年级,所以选取五年级为教学质量研究的对象,分析与评价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质量 监控与评价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138-02
  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语文知识、技能技巧、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学习,获得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之间都能够用流利的语文知识进行交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笔者自身教学经验,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以此跟广大一线教师做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现状
  1.主要优势。五年级学生“识字与写字”的能力相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已经算是较强的,特别是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最为扎实。此外,学生对文本中信息的获取、对文本关键语句进行的解释、利用文本信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强,语言材料的积累也比较丰富;在习作中,多数学生能比较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90%以上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对学习有较强的自信心,有较好的学习习惯。
  2.问题分析。学生“积累与阅读”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文本整体感知和作出评价的能力不够强。此外,学生对所学汉字字义的理解能力较弱;习作中还存在内容比较空泛的问题。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恰当,过多地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缺乏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提出的问题思维价值不高;有的教师对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关注不够。这些都是影响语文教学质量的因素。
  二、提高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1.转变学生心态。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时却不易被发现。如若用你的爱去发掘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尘埃发出钻石般的光芒;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崭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爱他们,细心探索他们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你会欣喜地发现他们每个人身上哪怕是稍纵即逝的闪光点也是如此绚烂。这是教师用真情培育学生的艰辛过程,也是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更是当代教师的必备素质。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应该做个“多心”人。
  2.培养学习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小学生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道德品质以及心理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分为一般学习习惯和特殊学习习惯。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特殊学习习惯主要指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就拿书写习惯来说,这是学生的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授课对象年龄偏小,在上课期间学生会出现集体回答问题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氛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会有极个别的学生不爱说话,缺乏课堂交流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存在弊端,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身独特的思维,为了让学生能够独立的思考,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我采取两种方法:首先回答问题方式由群体变为单一。课堂上回答问题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提问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应尽量做到给予每个学生被提问的机会。在提问过程对学生的回答应多给予鼓励,这样可以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最后重视后进生的发展。要想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中后进生的工作不可忽视。后进生自视成绩差,课上缺少思考,缺少分析等,因此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课上多发言。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知识面相对较小,在学习生活中有很多需要他们去掌握了解的方面,因此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因为小学课文大多是一些寓言故事或者反应做人道理的课文,所以对于短的文章则会要求他们必须背诵,长的文章会给他们规定段落进行背诵,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他们的思想认识。我在语文教学中会在每周设置三到五节阅读交流课,课上会和学生讨论他们不明白的地方,让他们每个人分享自己阅读的体会及明白的道理,并要求他们对读物中名人警句和做人道理进行记录整理,我们还组成了阅读监督小组,督促学生定期完全阅读。
  5.重视思维教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必须发现问题,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又怎能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是学生不需要提出的问题,而要学生要提出的问题老师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就是从教学的基本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寻找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让语文这门学科成为学生主动学,乐意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代利伟.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点滴[J].新课程:小学版, 2009, (04):51-51
  [2]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评价,直接关系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是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评价对策,方能实现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评价 现状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
钢铁材料的酸洗工艺,在制造业中不可缺少。酸洗过程中,由于金属离子的溶解,当金属离子浓度不断升高,累积到一定值,会导致清洗用酸失效,产生酸性废液。工业上报废的酸性废液,
随着近年来农药助剂毒性研究的深入,其安全性也日益受到关注。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农药助剂(TSPnEOs)是国内农药制剂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的用量仅低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农药助剂。已有毒性研究表明,TSPnEOs具有致畸性,亚慢性毒性,其生成和消解的中间体可能诱发雌激素活性。随着农药制剂的广泛使用,TSPnEOs可能进入到农业环境中,不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还会威胁农业生态环境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特别是科技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意蕴深远的新观点、新论断,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首要资源,强调科技人才在社会发展新态势与国家科技创新事业中的引领作用。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科学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为科技人才的引进、使用、评价等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思路。习近平科技人才培养观的产生有着深刻而
探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磨损机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水冷壁、尾部受热面的磨损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