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岸上的故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yu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重庆商报6月5日《七旬"怪老头"医媒都怕他》一文,颇有感触。记者在这篇短小精练的报道中,通过记者巧遇并发现其新闻,将一个七旬"怪老头"为民服务的热心肠和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的精神刻画得生动逼真,有一种呼之欲出之感。我以为,该文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倡导。
  其一,记者善于于平凡处发现新闻,可见作者具有较敏锐的新闻眼光。挖掘日常生活之中的"陌生",寻找藏于平凡之后的更深层的真实,既是时代赋予记者的神圣职责,也是记者平时学习、修炼、提高采访写作技巧的一个真实实践。
  "你要到哪里? 等人吗? 如果到上清寺要坐237路车;如果到江北就要坐201哦……"记者采访途经沙坪坝区高滩岩都市花园西路站,正为乘车犯难时,一个老头笑眯眯地走到记者面前,一口气报了所有乘车线路。老头的"怪异"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于是闲聊中挖出了不经意间发现的新闻。此处看是不经意,实是经意,表明了记者是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的。如是,才会有下文的新闻。
  其二,记者在该文中有自己的独到性,即将"怪老头"或"疯子"的言行上升到一个高度,从而点出了"怪老头"可敬的思想内涵。
  歌德说:"独到性的一个最好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正如文中提到的"4年多来,老人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来到车站,一看见有人不识路,就主动上前指引。一听是来看病的,老人就充当起'导医',还狠狠揭批医媒的劣迹"。这类日常生活看似不经意,但经记者捕捉住,并将其新闻人物的细微闪光点加以放大,凸现出意义来,把"似曾相识"又"似乎不识"的感觉带给读者,由此显示了该稿的独到性,并完成了该文正面歌颂"怪老头"的主题。
  其三,记者娴熟地驾驭有个性的地方语言,形成了非常平民化的语言特点。
  著名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曾明言:"只有把我自己放入报道中,该报道才是好的。"这句话道出了好新闻走向平民化的一条路径:记者独特的语言方式、笔力及渗透其中的洞察力、思维方式所形成的独立风格。
  该文以记者本人与"怪老头"的巧遇引发出全文,首先把自己放到报道中去 ,与老人促膝谈心,认真采访,才引出了"热心指路专揭医媒"、"热心指路竟被疑为疯子"、"医媒威胁要'修理'他"三个生动的片段。"恁个凶的人一般都是晓得路的,这个我有经验。""他们又能把我啷个样?我都这么大一把年纪了,怕什么嘛。"浓浓的地方语言,将"怪老头"的重庆人性格刻画得有棱有角。读之,确令读者有几分快意和恭敬之感。
  美国的新闻学者曾打过一个比方:"文明是一条有岸的河。""河水"代表人类社会中显著而重大的事件,易于被媒体捕捉;而"岸上的故事"则是平常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历程,它们往往被新闻报道所忽略。"河水"有尽,"岸"却无边,而恰恰是这些"岸上的故事"由于源自平民熟识的生活,贴近平民真实的思想感情,本身就具有天然的民众亲和力。而这,又恰恰是我们的记者需要去善于发现的。
  但愿我们的记者在奋力搏击"河水"时,也多去捕捉"岸上的故事"。
其他文献
对于中国新闻工作者,索尔兹伯里这个名字应当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他曾经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线采访,之后写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这本书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业绩,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在美国以及许多欧洲国家成为当年的畅销书。它的中文译本,打动了海内外无数炎黄子孙。  早在上世纪40年代,索尔兹伯里就已经是名记者了。1948年,在担任《纽约时报》驻前苏联记者
期刊
言论是报纸的旗帜,直接表明一张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是报纸面对面和读者交流的重要途径。应该说,多年来言论已经成为党报的传统优势项目,它可以直接给予读者新观点、新视角,不少报纸都有自己的名牌言论栏目,成为稳定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地方党报改革的过程中,似乎有一种轻视党报言论的倾向,不仅言论数量越来越少,并且缺少独特风格和深度,固定的言论栏目也不多。偶有言论,或相当空洞,或属于表态性质,没有实际内
期刊
当前大众传媒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同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用不仅表现在其不同替代性上,还表现在日益丰富和多元化上;从多年来单一的宣传功能向传播信息、监督社会、引导舆论、推动经济、服务民众、提供娱乐等多方向延展。这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为大众传媒提供的较好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较好的生态环境使大众传媒的功能在逐步延伸和拓展中复归其自身特有的本质,愈来愈符合
期刊
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之争,是一桩千年悬案,也是一桩历史公案。这桩历史公案历经千年,起起伏伏,在史学界迄今没有定论。躬耕地话题,成了南阳、襄阳之间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两地就曾因《三顾茅庐》邮票的首发地问题展开争夺战,最终以两地同时首发为结局打了个"平手",这件发生在1990年的事件,被媒体称为"邮票风波",曾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竞相报道,在舆论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随后的十几年,躬耕地
期刊
从浙江省广播电视报社原总编辑王建人贪污罪和受贿罪案,到中国有色金属报原副社长兼总编辑胡京京挪用巨额公款炒股案,再到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原总裁、总编辑傅贵余受贿、贪污一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高层集体贪污案以及中央电视台文艺部主任赵安,再加上未经官方证实的北京某著名报社下属公司偷逃关税案等等?熏媒体人士的犯罪行为应该引起我们关注和深思了。    利用大众传媒的特殊赋权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大众传媒--这里
期刊
《赤子报国情未已》是报道留美归国博士后、夏邑县科技副县长刘佑全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2000年6月27日首先在《商丘日报》发表,新华社又在7月1日那天向全国播发,紧接着,《光明日报》、《文摘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中国化工报》又在重要位置予以刊载。它不但在全国产生了新闻轰动效应,而且又荣获新华社中国第12届时事报道新闻类一等奖(位列第一名)、河南新闻奖特等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这篇通
期刊
任何记者和媒体要发布和传播新闻,都必须获取一定的新闻资源。获取新闻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亲身经历,一是靠他人提供。其中靠他人提供通常来说是一条主要途径。因为记者只是“专业的信息传播者”,他不可能事事都能够亲身经历;即使是记者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有些背景情况和还不明白的地方,仍然需要向他人了解。  综观那些失实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都根源于新闻源的虚假。新闻源虚假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概括
期刊
写批评报道容易惹上官司,这谁都知道。可谁能想到,写正面典型,却也当了被告,而且告状的人恰恰就是那个被宣传的典型呢?  光明日报记者叶辉就遇上了这么一件尴尬事。  那是1988年3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楼落成之日,主管基建的副院长却自动辞职了。得到这个线索,叶辉断定,这里面绝对有新闻!他第一次去采访,接待他的人断然否认此事。医院内部提供线索的那个同志陪同他直接找到了辞职的副院长,原来,副院长正是第
期刊
广播是人类信息传播进入电子时代的标志,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大的科学发明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下,中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铸造了近10年的辉煌历史。然而,随着其他媒体尤其是电视的发展普及,广播在媒体市场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另外,中国成功加入WTO,传媒市场将进一步向外国开放,以默多克、美国时代华纳和维亚康姆为代表的外国传媒集团,将携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以种种方式对
期刊
我们全家在国庆节里来到了可以与天堂媲美的杭州西湖。  坐在红木小船上,我置身于这四面环山、四周为水的、如诗如画的美景里,我的心情无比舒畅,淘气的弟弟用手撩起清澈的湖水,吓得湖里的鱼儿们四处逃窜,弟弟也开心地"咯咯"直乐。  半个小时后船靠岸了,我们来到了有趣的"西湖洞",看到了贪吃的"猪八戒",他正在给高老庄的姑娘写情书,那副憨憨的样子真令人忍俊不禁;在他旁边,还有"老鼠偷油"、"龟兔赛跑"等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