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报告

来源 :财经界·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w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销售增速继续回落,新开工和土地购置意愿依然较强,房价平均涨幅维持高位运行。从全国各区域来看,区域间分化特征明显。
  华北地区疲态明显,房地产主要指标增速放缓,房屋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东北地区土地购置增长较快,但销售仍保持小幅下跌态势;华东地区投资增长较快,销售平稳,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压舱石;华中和西南地区多数指标增速较快,是房地产市场的新兴力量和新的增长极,但西南地区需警惕房价上涨过快带来的不利影响;华南地區投资和新开工指标增长较快,但销售和土地购置指标增长较慢;西北地区投资和销售均较为平缓,但房价涨幅较快。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东北、华南、华东增长较快,三四线城市增速快于一二线城市


  2018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026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5%,增速与1-11月份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但与2017年全年相比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85192亿元,增长13.4%,增速比2017年加快4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0.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2.4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东北、华南、华东、西南增长较快,分别增长16.2、14.2、13和10.4个百分点,对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89.2%。华北、华中、西北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增长0.4、3.3和5.1个百分点,对全国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10.8%。
  分省市看,广东、江苏两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超过1万亿元,浙江、山东、河南、安徽、四川等5个省投资完成额超过5000亿元。从投资增速上看,西藏、吉林、浙江、广东、甘肃、黑龙江、山西、云南、黑龙江等省区增长较快,增速均在15%以上。宁夏、海南、青海、河北、河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宁夏降幅较大,超过30个百分点。
  分城市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对全国22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监测,重庆、上海、北京投资完成额位居前三甲,分别实现4249、4033和3873亿元,西安、郑州、杭州、武汉、广州、深圳、苏州、天津、南京、成都、佛山等城市投资完成额也较高,均超过2000亿元。从增速上看,保山、延安、茂名、张家界、湖州、自贡、攀枝花、肇庆、衢州、湛江、乌鲁木齐、许昌等城市增速较快,均超过50%;安阳、中卫、河池、郴州、呼和浩特等城市下跌幅度较大,跌幅超过30%。
  分城市等级看,一线城市投资增速最慢,增长7%;二线城市次之,增长8.5%,均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线及以下城市投资增速较快,其中三线城市完成投资26916亿元,增长11.7%,四线城市完成22206亿元,增长18.7%,五线城市完成投资4255亿元,增长24%。

商品房销售增速继续放缓,区域分化显著,华北、东北、华南地区出现负增长


  2018年1-12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716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增速比2017年回落6.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49973亿元,增长12.2%,增速比2017年回落1.5个百分点。
  分房屋类型看,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2%,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8.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下降6.8%,住宅销售一枝独秀。
  分区域看,华东地区销售面积规模最大,实现销售60914万平方米,增长2.9%,增速比全国快1.6个百分点。华中和西南地区增长较快,均增长7%,是拉动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长的主力。华北、东北、华南三个地区销售出现下降,跌幅分别为12.8%、4.4%和6.2%。
  分省市看,广东、河南、山东、江苏4省规模较大,均超过1.3亿平方米。从增速上看,西藏、广西、四川、贵州、吉林等省区增长较快,增速均在10%以上。广东、江苏、重庆、河北等13个省市区销售面积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海南、北京、河北、天津、黑龙江、广东等省市受调控政策及自身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幅较大,降幅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分城市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数据库对全国17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监测数据,重庆商品房销售面积规模最大,销售6536万平方米,郑州、成都、武汉、西安、长沙等城市紧随其后,销售面积均超过2000万平方米。从增速上看,钦州、南充、防城港、梧州、临汾、榆林、铜川、玉林、济源等城市增速较快,均在30%以上。儋州、珠海、晋城、朔州阳泉、六盘水等城市跌幅较大,下跌幅度超过三成。
  分城市等级看,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出现负增长,下跌5.1%,二线城市与上年持平,三四线城市是带动销售增长的主力,分别增长2.4%和3.8%。
  从各省市人均商品房销售面积(按城镇人口计算)来看,重庆、贵州、安徽等3个省市人均销售面积最高,均在3平方米以上,河南、四川、海南、宁夏、广西、浙江、湖北等7个省市也处于较高水平,人均销售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北京、西藏、上海、黑龙江、天津等5个省市区较低,人均销售面积不到1平方米。
  从人均商品房销售额看,海南、浙江、重庆 、江苏、福建等省市处于较高水平,人均在2.5万元以上,广东、上海、湖北、安徽、四川等5省市人均销售额在2万-2.5万元之间。西藏、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甘肃、山西等省区人均商品房销售额较低,不到0.8万元。从各省市人均商品房销售额占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来看,海南比值最高,达到116%,重庆、浙江、湖北、福建、安徽、四川等6个省市处于中高水平,比值在60%以上,西藏、内蒙古、北京、黑龙江、新疆、山西等省市比值较低,在25%以内。

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涨幅较快,西南和西北地区涨幅显著,全国房价收入比继续上升


  从商品房绝对价格来看,2018年1-12月,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8737元/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845元,上涨10.7%,涨幅持续保持高位,连续5个月在10%以上。(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根据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推算得出,未考虑成交结构变化的影响。)   从房价收入比来看,2018年,全国商品住宅房价收入比为8.17,比2017年提高0.3个点,处于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房价收入比计算方法为当年新增商品住宅套均销售价格/当年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其中新增商品住宅套均销售价格=新建住宅套均销售面积×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城镇居民家庭户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户均人口,2018年套均面积和家庭户均人口为推测数据。)
  分区域看,华南和华东地区房屋均价较高,分别为11215和10065元/平方米,华中地区均价最低,为6525元/平方米。从房价涨幅看,西南和西北地区涨幅较高,分别上涨16.8%和16.5%。华东和东北地区涨幅也在10%以上,涨幅较快。华北、华中、华南地区房价涨幅相对较低,分别上涨6.4%、9.7%和7.1%。
  分省市看,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34142、26890和16054元/平方米,位居各省市前三位,河南、湖南、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新疆等7个省区均价在6000元以内。从涨幅来看,省市间分化明显,云南、海南、山西、陕西等4个省区涨幅较高,均超过20%,除海南外,均属于西部地区。广西、天津、甘肃等3个省市区房价涨幅相对较低,分别上涨5.6%、4.7%和1.3%。

土地购置和新开工面积均保持较快增长,西南地区新开工增速最快,西北地区土地购置增速最快


  2018年1-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购置土地291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2%,增速比2017年低1.6个百分点,仍保持较快增长;土地成交价款13746亿元,增长18%,增速比2017年低31.4个百分点。从企业平均购置土地价格绝对值及涨幅来看,呈现平稳回落态势,自2018年7月份起,土地购置价格涨幅连续6个月保持在10%以内。
  从新开工指标看,2018年1-12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完成209342万平方米,增长17.2%,增速比2017年提高10.2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53353万平方米,增长19.7%,增速比2017年快9.2个百分点。商品房竣工66856万平方米,下降12.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下降12.7%。
  分区域看,2018年1-12月,华东地区是土地购置面积的绝对主力,共购置土地13149万平方米,增长10%,占全国土地购置总量的45.1%,增速居中;西北、东北、华中、西南4个区域土地购置面积增速较快,分别增长37.7%、28.1%、24.8%和24.4%。华北和华南地区土地购置面积增长较慢,分别增长0.9和2个百分点。
  从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看,西南地区增速最快,同比增长30.5%;华东、华中、华南、东北地区居中,增速在10%-20%之间,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增速较慢,分别增长7%和5.9%。
  分省市看,四川、甘肃、辽宁等3个省土地购置面积增长较快,增速均在50%以上;西藏、贵州、湖南、福建、重庆等5省区新开工面积增长较快,增速均在30%以上。安徽、广西、江西、云南等9个省市区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出现负增长,特别是北京、云南降幅较大,降幅在30个百分点以上;青海、宁夏、海南、新疆、安徽、北京、河北等7个省市区新开工面积出现负增长,其中青海、宁夏跌幅较大,降幅在10个百分点以上。从土地购置面积规模上看,浙江、安徽、山东、江苏等四省土地购置面积较大,均在2500万平方米以上;从新开工面积规模来看,广东、山东、江苏、河南、四川等省新开工面积较大,均在14000万平方米以上。

2019年区域走势展望:稳字当头,區域继续分化


  2019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分类指导,夯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调控主线已经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进一步提出,“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表明2019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以稳为主,各地房地产政策微调的频率会有所加快,但“房住不炒”和“租购并举”的政策基调并不会转变。房地产销售环境会有所放松,但不会出现重大转向。预计商品房销售有所改善,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区域间继续保持分化。
  分区域看,预计2019年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的房地产走势依然可期,增速优于其他区域。东北地区受2018年土地购置和新开工加速的影响,2019年投资会继续加快,但销售仍然承压。华北地区受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的加大,2018年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增速在各区域中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仍将继续承压,但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的加速,预计2019年华北地区走势会好于2018年。西北地区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投资风险上升,部分城市投资会出现负增长,销售压力较大。
  (来源:国信房地产信息网)
其他文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加快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18年以来,我国着眼于加快市场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营商环境的建设。  营商环境为何如此重要?国家推出了哪些有力的政策舉措?落实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又将如何进一步推
关键词:交易 事项 视同销售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交易或事项是会计学中最常用的专业名称。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组成的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都在规范企业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但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目前仍对交易或事项的内含认识模糊,与此相应,对企业会计准则所规范的相关会计处理不能完全理解以致产生误区。  只有深刻理解交易或事项的实质,才能从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汽车产销呈较快下降,乘用车降幅高于行业。  新能源汽车依然持增长态势,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倍和1.4倍。产销总体概述  1月,汽车生产236.52万辆,环比下降4.71%,同比下降12.05%;销售236.73万辆,环比下降11.05%,同比下降15.76%。其中:乘用车生产199.51萬辆,环比下
开年以来,市场大幅反弹,截至2月18日,上证综指上涨10.44%,沪深300上涨14.45%,创业板指上涨13.04%。我们认为,春季行情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信号出现,外部压力减弱。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中删除了渐进式加息的表述,对经济的表述从“强劲增长”改为“平稳”,且对缩表的态度也更加灵活,不排除调整的可能。除了美国,全球“降息潮”可能来临。春节期间,多国央行
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一年内跃升32位,从第78位到第46位。其中“获得电力”指标得分92.01分,排名由第98位跃升至第14位,在我国营商环境10项指标中得分提高最多,排名提升幅度最大。  数字的背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去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用户“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情况重点综合监管工作方案》。在短短的时间内,国家能源局围绕方案做出了哪些重要工作部署?取得了
关键词:“一带一路” 对外贸易 影响 对策  “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重大的举措,获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关注。在最近几年中,我国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对外开放战略,积极主动的推进和参与到双边合作的进程中。目前我国的对外开放还缺少资金、技术和经验的支持,但是凭借着“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可以将自身的生产能力供应给沿线国家,提高他们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并且,积极主动的加强与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
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杨洁  未来两年,营商环境评价将在全国逐步开展。  《财经界》记者专访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司长杨洁时获悉,国家发改委将全面梳理各指标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企业群众普遍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研究提出优化改进的建议和具体举措。  2018年7月,国务院成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下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组,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担任组长,负责牵头优化营商环境,
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在论坛上表示,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比较平稳,实体经济总体稳健。面对多方面因素带来的下行压力,未来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尤其是金融业需要进行根本性大变革,通过大调整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使中国经济未来三年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2018年中国实体经济
关键词:财务风险 内控环境 制度建设 预算管控  企业的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从筹资到投资、从生产到营销、从项目的立项到审批等,涉及企业管理尤其是资金活动的各个方面。中国烟草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但是庞大的行业经济体量、数量众多的子公司分布、管理层级体系分散、从业人数巨大以及外部经济环境不够稳定等因素都意味着财务风险较以往更加复杂且难以管控。因此,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防范财务风险,增强
全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为国务院专门负责市场综合监管的直属机构,肩负着重要责任。  近一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有了哪些最直接的变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未来将采取哪些更加有力的措施,为经济发展壮大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财经界》记者日前就此专访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相关负责人。  该负责人指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推动出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