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CT血管成像技术(CTA)改进在主动脉瘤,夹层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怀疑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的40例患者成功地进行CTA检查,扫描范围、层厚技术,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技术.采用三维成像工作站对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溶剂漫游技术(VRT)、防伪内镜(VE)重建.结果 40例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A血管三维成像,经MI
【机 构】
: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放射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CT血管成像技术(CTA)改进在主动脉瘤,夹层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怀疑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的40例患者成功地进行CTA检查,扫描范围、层厚技术,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技术.采用三维成像工作站对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溶剂漫游技术(VRT)、防伪内镜(VE)重建.结果 40例主动脉夹层多排螺旋CTA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PR、CPR、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 扫描技术及CTA的MIP、MPR及VRT技术在显示主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方面各有其优势并可相互补充,从而清楚地显示动脉瘤及其周围的组织关系.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及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和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2%和9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发病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入院的87例胆源性胰腺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胆源性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年龄低,病程长,合并脂肪肝、糖尿病的比例高(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增高(P<0.05);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较低(P<0.05);病情较重,胰腺炎复发次数多.结论 高脂血
目的 探讨山西省眼科医院住院手术前患者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院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3月山西省眼科医院32 752例手术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进行检测.结果 抗-HCV阳性率为0.75% (245/32 752),男性0.764%(95/12 439),女性0.738% (150/20 313).结论 需加
目的 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质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受试对象146例,其中理想血压组(<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40例,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6例.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24 h ABPM)及左室质量指数检测.将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根据获取的24
目的 观察siRNA抑制Livin基因在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ivin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针对Livin的两条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生长期的结肠癌细胞中,筛选后采用RT-PCR、MTT、TUNEL分别比较检测转染前后结肠癌细胞livin的表达.结果 siRNA对照组与空siRNA载体组的Livin0/β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转染siR
目的 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并发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对15例妇科腹部术后患者严格禁食做好口腔护理,保证胃肠减压效果,严密观察腹部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防止尿潴留,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早期下床活动以及做好饮食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结论 术后及时准确的观察病情对假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断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比较卵巢癌不同病理分类、组织学分级、二元论分型中输卵管结扎的比例,了解输卵管结扎对卵巢癌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89例卵巢癌患者及同期因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就诊的149例患者中输卵管结扎的比例.结果 卵巢浆液性癌49例,其中行输卵管结扎者13例;卵巢黏液性癌33例,其中行输卵管结扎者14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7例,均未行输卵管结扎
目的 回顾性分析有脊髓压迫症状的胸椎血管瘤的两种手术效果,探讨哪种手术方式更值得推广.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有脊髓压迫症状的胸椎血管瘤患者2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10例采用360.全椎体切除+椎体重建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11例采用经椎弓根骨水泥注入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均行常规放疗.随访6~18个月,平均(1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揭东县人民医院骨科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0 ~ 89岁,平均60岁.Neer分型:Ⅱ型8例,Ⅲ型8例,Ⅳ型1例,其中摔伤12例,高处坠落伤1例,合并肩关节脱位1例.结果 经4~8个月随访,全部骨折患者均获得愈合,依Neer评分,优9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5%.结论 采用单边双杠支架外
目的 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与常规MRI T1WI、T2WI图像,以期得出早期诊断新生儿脑损伤最适宜DWI的检测时间.方法 对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太钢总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DWI阳性并临床确诊脑损伤的82例新生儿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IE患儿中日龄≤3 d进行MRI检查者86% DWI可见高信号,T1WI、T2WI阴性或异常信号范围较小;日龄4~7d进行MRI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