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耳商旅滋味系列79——和骗子对话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次在加拿大航空公司买了机票后,还想打电话订个座位——通常我会预订个右腿靠过道的位置,以便进出,毕竟长途飞行十多个小时是件辛苦的事。于是我上网查找加航电话号码。在百度前十项信息中,首先冲入眼帘的净是些不知道哪路的机票代理,而非加航网页本身——尽管加航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也就是说,那些众多自称加航的中介在网上的地位比偌大一个航空公司本身还高,要不就是他们在搜索引擎上支付了比加航还多的佣金甚至开发了比加航还先进的技术,以使得他们的信息比加航信息显示得还要迅速,还要靠前。你一不小心就点击他们的网站了,不仅被他们的广告包围、增加了他们的点击率,更惨的可能落入意想不到的圈套。
  
  精心设计的局
  
  那天我大海捞针一般挑选了几个看上去像加航网站的,点击查看不是,退回来继续寻找,终于找到一个400开头的加航电话。我知道400开头的通常是具有一定规模、且是机构的网站,因为它们免费——只有大公司和政府机构才能承担费用,提供免费服务嘛。
  让我有些疑惑的是,电话只响了几声就有人接听了,而不是想象那样先是电话音乐后是电话录音、让你“按1选普通话按2选英语”的那种,这让我挺庆幸。一般情况下航空公司电话都比较难打,得忍受好多句废话,考试般通过好几个选项按键,还可能被迫听完其广告后才能和客服人员对上话。
  电话那头一个操着广东口音的中年男子很客气地问好。我知道不少机构把他们呼叫中心或者电话中心设到深圳等地,带着当地口音的人接听电话是很正常的事。
  “广东男”对我确认他们就是加航客服后,问我有何要帮助的,口气相当专业。我解释自己已购买了机票,只想再预订个位置而已。他听后表示理解,让我稍等一下,随后电话里传来敲击电脑键盘的声音。紧接着他说,现在是春节期间,电话太多忙不过来,预订飞机座位要收费,而且要我自己去ATM自动柜员机上操作才能订上。
  我觉得很诧异,加航在北美上空长途飞行不提供免费午餐、想吃饭要付费的事我见过,所以我都有随身带吃的的习惯。但是现在连订座位都要收费啦?还得自己去自动柜员机上操作?
  “广东男”耐心解释说,过节期间旅客太多,航空公司于是颁布了新规定,要乘客自己选位置以减少电话占线,至于像我这样不太会操作电脑的人,只要听客服人员的一步步指引就可以了。
  
  镇定的骗子
  
  他说得滴水不漏,只是模糊了银行的ATM机和机场那些长相差不多的自动柜员机之间的界限。我这人生性警觉,有点吃不准,为了证实我的怀疑就请教了他几个问题——航班号啦,机型和飞行时间等。见他对这些敲敲电脑就可以看到的信息都支支吾吾不愿意回答,我就横下心来,决定即便位置订不到也要戳穿他的伎俩,于是严肃地对他说:“你是个骗子!”
  其实,我说这话时并未完全确定对方真的就是骗子。让我更为诧异的是,这家伙并没有生气,反而相当沉着地反问到:“你为什么觉得我是个骗子?”
  我也没有怒骂,而是冷静地告诉他:“因为你让我去ATM机订位,哪有连航班号都不问就直接让客人去ATM机的道理?”
  “广东男”沉默了一下,并不像一般骗子那样一旦被识破就立即撂下电话再无声音,反而耐心地开导我说:“我就是骗子又怎么样?你有什么损失吗?不就是费些吐沫嘛?!”
  我开始确信自己的判断,心里暗自感叹这家伙不仅应对沉着,还有点幽默感。我虚张声势地说:“我要去告发你们!”
  “广东男”听后依然不急不躁,反问我道:“你到哪里告我们?你觉得你自己有能力告我们吗?”
  这话倒真是让我无语了:我还真不知道去哪里告发他们!
  实体经济中真正受到伤害有理有据的申诉都无法解决,更别说虚拟经济中的网上欺诈了。面对这个咄咄逼人、毫无畏惧又信念坚定的“广东男”,我的确无计可施,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挂断电话,就像在一场辩论中理屈词穷败下阵来的选手一样。
  
  无奈的业者
  
  通了好几分钟话啥事都没办成,还差点被骗走银行密码,放下电话我不甘心,经过又一遍认真筛选,最终在百度上找到了加航的真正电话。电话录音让我像往常一样又等了好几分钟后才轮到客服接听。我一开口就急忙把和骗子的对话反映过去,告诫他们加强网站管理,向有关部门汇报取缔骗子网站,免得使加航形象受损。
  对方是个男士,也很冷静地听完我的陈述,最后叹口气,告诉我说:“我们知道这事,也向有关部门反映了,没有用!”为了使我更能理解其含义,他加重语气说:“这是在中国!”
  他说这话时就像在美国听到“Only in America”一样,但是说“只是在美国”这句话时表述的大部分是美国独特的地方,比如说他们执法特别严格,比如商家可以打电话报警让很快赶来的警察把无理取闹的顾客抓走,比如他们可以在酒吧里把不满18岁却偷着喝酒的青年直接抓进拘留所。虽然很多时候以调侃口气,还有些贬义,但指的都是一个国家强势又独特的地方。而加航工作人员说“这是在中国”这句话时却透露出无奈,意思是说在这里什么都可以做,包括坑蒙拐骗!
  在银行大厅里,经常听见广播告诫人们不要轻信陌生人催你缴费的电话,不要轻易透露银行账户和密码。那一遍遍的广播使人不安,因为它隐含的意思是骗局到处都是,除了你自己时时警惕,否则谁都帮不了你!连国有银行都成了骗子的牺牲品,其设备也成了他们的犯罪工具。
  我不禁想到,以后网上业务越来越发达,骗局的手法可能日新月异花样翻新,春节打电话订餐、情人节打电话订花都可能被告知去ATM机自己操作,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人容易轻信别人,善良是很多人的天性。我就经常提醒年迈的母亲,听到陌生人打电话说我被车撞了住在医院也千万不要寄钱!这个社会骗局遍布使人很难不中招。气愤的是,这些骗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以至于他们嚣张到根本不在乎谁去告发他们!
  
  道高一丈还是魔高一丈
  
  十年前,我在纽约工作期间常常收到一些五花八门的来信、传真和电邮。有的说你中彩了,要你去领奖;有的说自己是某个非洲国家千万富翁的女儿,父亲飞机失事留下一笔财产要缴税,她想转移出去和你对半分;还有说自己在银行工作知道某秘密存户突然死亡却没有继承人,留下一大笔资产无人领取,只要你提供账号就把钱转到你账上,还给你三分之一的佣金。这些国际骗子承诺的佣金一般都要几十万美元,而需要做的只是提供账号。他们设局主要以骗取转账费手续费这种小钱,不像现在国人碰到的这样吓人:一旦上当被害人的账户将被洗劫一空。
  在美国时,这些信息主要发自非洲等国,尤其是尼日利亚这样无法无律的骗子天堂,没有一个是在美国本土的。假如有的话,打一个电话报警,美国刑警甚至FBI就会迅速介入让骗局无法完成,而不是等到受骗人真有了确凿的损失并拿到了证据。而现在我们碰到的骗局不少是在国内,这些家伙公然行骗,不畏公权,知道你不能把他们怎样。这让我想起法国大革命三巨头之一丹东的一句名言:让法律再严酷一些吧,这样秩序就会重建!
  我是在巴黎最古老而且最有名的一家餐馆里看到写在房梁上的这句话的,它让我背诵至今,而且每次去巴黎时我常常带人到这里吃饭并重温这话。社会需要宽容,但法律必须严酷,否则社会就没有秩序,劣币就会驱逐良币,地沟油就会驱逐正常油,而且从容不迫!就像我碰到的一样。
  
  “广东男”虽然是个骗子,却骗得不紧不慢,不慌不乱,不怒不气,不仅会“忍辱负重”地询问他究竟哪里出现纰漏让我识破、以便帮他改进骗术增加成功率,还启发我别管闲事,因为那样只会浪费更多的吐沫!也许我碰到的是骗子公司老板,受过西方教育,闲来无事亲自接听电话,而不是手下那些按照通话守则应对的小雇员,所以骗起来从容不迫,被揭穿甚至被骂也能用平常心对待,还能对我“以礼相待”,可谓盗亦有道。
  相比之下,我作为一个消费者,身后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富裕的政府,却还是险些跌入陷阱。我想在陷阱旁竖个警示牌提醒后人,让无辜人士避免受害却无法做到,可谓道也无道。
  骗子是盗亦有道,而我则是道也无道。
其他文献
我从公共外交这个角度讲一下。从2011年开始,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已从理念普及阶段进入到能力提升阶段。外交部的“外交小灵通”在提升国内公众的公共外交能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外交小灵通”作为新媒体在中国公共外交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提升国内公众的公共外交能力,而不是面向海外受众直接做公共外交活动。如果“外交小灵通”是英文的,受众是海外公众,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公共外交的行为主体了。现在它是
CCDV是什么?  先从构词原理说起。一些国家选取各自英文国名的首个字母,组合成一个大家熟悉的单词或是朗朗上口的新词。这类国家身份标签简明扼要,目标任务一目了然。近期比较活跃的例子有金砖国家(BRICS)、二十国集团(G20)等。  CCDV就属于这一类,它代表了中国(China)、古巴(Cuba)、朝鲜(DPRK)和越南(Vietnam)四个国家。以排列组合公式推导,四个字母会产生出多种排列法。
2012年夏天,笔者赴美国科罗拉多州参加中欧美学术论坛。在此次会议期间,中欧美三方最为重要的战略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均会聚于此,阵容强大,足以显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力量实体对该项活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美国,在名单上列有密密麻麻的前国务卿、前国防部副部长、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等多位极为显赫的人物,而笔者则与约瑟夫·奈等大师级人物被分配到同一讨论小组。  在美国富人聚集的阿斯平市,笔者一方面忙碌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五年亚洲地区武器进口高居几大洲榜首,占全球近一半规模(44%),排名世界前五位的武器进口国均是亚洲国家,外媒称“亚洲已是军备竞赛重灾区”。一向秉持东方温和理念的亚洲国家,为何突然荣膺“武器进口桂冠”?亚洲国家能否摆脱“安全困境”?对这些问题,各方存在不同的解读。到底怎么看亚洲军购规模的扩大,笔者在此提出三个视点。    “合理性增长”还是“爆发性增长
上半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下半年高调缓和,力倡合作  观察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上半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下半年高调缓和,力倡合作。2013年半岛局势依然如此。由于朝鲜半岛局势起伏变化,基本上由朝鲜掌握主导权,因此,探求这一规律变化的动因,主要也是从分析朝鲜的利益追求入手。  从年初开始到目前,在这半年中朝鲜做了三件事。  一、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其核计划进入“收官之战”。  
中非关系在我国的对外关系全局中占有极为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说其特殊,可能主要是因为并表现在:看似不显眼,实则分量重;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显威力;日常运转无波澜,但该联手时就联手。  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不断步入新的境界。仅国际贸易一项,中国和非洲大陆的贸易年均增速就高达32%。2011年中非贸易额比2009年增长了83%,达到了16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国目前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位置。此
有一种古老,足以让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放下骄傲而仰视;有一种纠结,足以让她自己的人民和邻居恸哭悲鸣;有一种混乱,足以让她自己的姓名变得虚幻;有一种希望,足以让她由绝望而生出大国之梦。如此这般的古老、纠结、混乱、希望汇聚在一起——这就是印度。最古老的文明、最根深蒂固的宗教、贫困落后的乡村、紧紧束缚着人民心灵和身体的古老制度、生机勃勃的全球化和现代化、宏伟的计划与抱负……印度,如同一个衣衫褴褛、却朝气蓬
从3月11日潘杰瓦伊的枪声和16条无辜生命的逝去带来“阿富汗最黑暗的一天”开始,38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美国大兵罗伯特·贝尔斯就“暴得大名”,成为全世界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当然,大兵贝尔斯的“奇遇”并不止于此。事情的蹊跷在于,直到3月16日“一名不愿公布姓名的美政府官员”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之口说出他的名字之前,尽管许多人都在谈论他,但他的名字却无人知晓,他只是那个“已婚,有两个孩子,曾三次在伊
初秋的蓉城,已然褪去了盛夏的暑热,却依旧是鲜花盛开、绿树浓荫。在这个美好的季节,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主办的以“幸福城市,绿色生活”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友城大会在此召开。来自49个国家的95个外国城市以及90个中国城市、共计7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围绕“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城市转型与跨越发展”、“城市定位与投资导向”、“城市的应急救灾”、“城镇人口老龄化”
由于英国首相卡梅伦的抵制,在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上,法德试图修改欧盟条约、建立“财政稳定联盟”的设想流产,峰会被迫采用在各国政府间建立“新财政协定”的变通办法启动改革。一时间,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德两国,对英国大加斥责,叫骂声一片。英国仿佛成了阻挠欧盟化解欧债危机的毒刺;又或者,英国再度成为妨碍欧洲一体化前进的绊脚石,而对英国被欧盟边缘化甚至退出欧盟的猜测也大大增加。那么英国人究竟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