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第217窟微环境监测分析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yan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通过对莫高窟第217窟内的微环境监测,对该窟一年来温湿度监测数据和空气交换率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大致阐明了第217窟文物保存的环境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窟内温度变化具有规律性和明显的季节性,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30.8℃;相对湿度主要受到降雨和窟外环境的影响;洞窟内的空气交换率在晴天为4分钟左右,而在阴雨天气为20分钟。充分掌握洞窟内小环境气候特点,研究它的变化规律,对于壁画病害病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莫高窟;微环境监测;HOBO温湿度监测仪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5-0093-05
  
  一 前言
  
  第217窟位于莫高窟南端的第二层,洞窟总体积约93m3,在莫高窟石窟群中属于中型洞窟。洞窟开凿于盛唐早期(晚唐、五代、清代重修)。形制为覆斗形顶,西壁开一龛,洞窟分为主室、甬道、前室三部分。此窟壁画保存比较完整,结构精巧,线条细腻,色彩鲜艳,艺术技巧臻于成熟,是敦煌盛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根据主室西壁龛下北侧的供养人题名和藏经洞遗书P.2625《敦煌名族志》残卷的记载,可知此窟是敦煌豪门——阴氏家族出资兴建的,建窟时间约为唐代神龙至景龙年间(705-709)。该窟是莫高窟开放的“特别洞窟”之一。
  


  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给文物保存带来了潜在的严重威胁。环境改变引起各类文物病害的产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莫高窟也不例外,如:颜料层起甲、地仗层酥碱、空鼓等。这些病害的产生与窟内微环境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窟内的微环境气候则直接受窟外大环境的影响。莫高窟周边地区属于典型的沙漠气候特征,干旱少雨、日照强烈,2005年全年的降雨量是52mm,而该地区年平均蒸发量高达4300mm。窟内的温湿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同地段,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洞窟内小环境气候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充分掌握各种类型洞窟的小环境气候特点,研究它的变化规律,对于壁画病害病因的研究是十分有利的。
  为了配合第217窟的壁画修复工作,自2005年元月底开始对该窟进行了一年多的窟内微环境监测,对此窟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二 监测设备
  
  我们所选择的监测设备是美国产的H8 HO-BO系列空气温湿度探头。H8 HOBO系列温湿度探头尺寸小巧,种类丰富,使用方便。表1为本次实验选择的HOBO Pro和HOBO两种型号探头的各种参数。
  
  三 第217窟HOBO温湿度探头的设置
  
  在第217窟主室共设置了7枚HOBO温湿度探头,采用了多方位空间监测法,在不同方位布设探头(表2、图1)。监测时间从2005年1月底至2006年3月底。探头设定的采样频率为15分钟,对取得的数据采用SM Excel工具进行处理。
  


  
  四 结果分析
  
  洞窟主室内不同位置所安装的7枚温湿度探头监测到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呈有规律的变化。
  
  1、温度
  从监测结果表3看,整个洞窟内一年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的窟顶藻井处,气温为27.9℃;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的窟中央地面处,为-2.9℃,二者之值相差30.8℃。
  从图版25看出,窟内平均气温变化很有规律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平均气温最高的是c2,为12℃,其次是c1为11.7℃、c5为11.5℃、c3为11.3℃、s1为10.8℃、s2为10.4℃,气温最低的是c4,平均值为10.2℃。c1、c2、c5位置受窟外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空气交换速率比较缓慢,气温变化幅度小,相对气温也较高;而s2和c4处于直对甬道口的位置,开门或游客进入带进来的气流首先冲击到的就是这些地方,因此空气交换速率比较快,气温偏低,变化幅度较大。
  


  图3为窟内平均气温最高值c2与最低值c4的对比关系。从图中看,c2(窟藻井处)的平均气温值高于c4(窟中央地面)的平均值,二者平均之差为1.8℃。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的变化取决于空气的含湿量和温度,如空气的含湿量保持不变,则空气的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变小;空气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变大。第217窟内相对湿度(图版26)一年中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达到了100%。根据以往所监测的其他洞窟环境数据来看,窟内最高相对湿度在80%左右。据调查:工作人员在3月初至6月初对第217窟进行了壁画修复和洞窟平面测绘等工作,所以我们判断,这种超出整体趋势的特殊值,可能是因为人为因素造成了数值的突变。窟中最低相对湿度为27.2%。
  


  窟内相对湿度平均值最高的是s1和s2(表3),平均值为32%,其次是c4为31%、c5和c3为29%、c1为28%,最小的是c2,为27%。监测结果表明洞窟内中下层空气里的水含量较高,这也与洞窟内大部分病害主要集中在洞窟的中下层相吻合。洞窟外界的相对湿度平均值33%与窟内最高相对湿度平均值32%相比较相差无几,因为第217窟处于岩体中层位置,几乎不受地下水与崖体顶部渗水的影响。从数据看,除了人为影响的几个突变值和降雨带来的短时间的湿度值上升外,第217窟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偏低且稳定状态中。也许这就是第217窟壁画保存比较完好的主要原因。
  图3为相对湿度平均最高值s1与最低值c2的对比关系图,二者平均值之差仅是5%。
  从图版25和图版26中还看出4-6月份窟内温湿度的变化幅度比较大,这可能与此阶段工作人员在窟内做壁画修复工作有关。
  
  3、露点
  


  露点温度越小于周围环境的温度,结露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意味着空气越干燥。从监测结果表3表中得出,第217窟内的露点温度值远远低于温度值,这是因为外界干燥的气候所造成的。它的变化是随相对湿度的变化而变化。露点温度最高为19.6℃,最低值为-23.4℃(图版27)。
  
  4、降雨
  2005年2月—2006年2月的降雨也比往年多(图4),一年中5-9月是降雨最集中的季节,占全年降雨量80%以上。监测期间总降雨量为51.8mm。
  降雨对洞窟内湿度有直接的影响,第217窟窟内湿度的上升主要原因来自于降雨。其原因为:第217窟是莫高窟的特别开放洞窟,参观的游客相对比普通开放洞窟少,即游客对窟内相对湿度影响相对小;第217窟处于崖体中层位置,上下都有洞窟,几乎不受地下水与崖体顶部渗水的影响。所以,第217窟窟内相对湿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降雨。
  2005年5月是监测过程中降雨最多的一月, 总降雨量是17.3mm。从监测结果看(图6),两次降雨造成洞窟内的相对湿度迅速上升,比没雨时相对湿度值高出15%——20%。最大的一次降雨出现在2005年5月28日,一天的降雨量是8.1mm,窟内相对湿度受外界影响上升后,其最高点出现在降雨过后的第二天(图5),相对湿度上升到50%,而与下雨前一天最高相对湿度值35%相比上升了15%,有明显的滞后现象,这种滞后现象可能是由于铝合金门阻隔所致。降雨对窟内的温度影响比较小,雨后仅下降1℃。
  


  
  5、洞窟空气交换率的测定
  洞窟内的空气之所以流动是由于洞窟内外的空气温度不同所致,这个温度差是洞窟内外空气交换的主要动力。用SF6进行空气交换率测定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当天气晴朗时(没有异常天气,如阴雨、沙尘暴等),洞窟内外温度差比较大,洞窟外热空气的进入和洞窟内冷空气的流出速度较快,洞窟内外空气流通速率较快,为4分钟左右,即每4分钟窟内空气就交换一次(图7);在雨天或阴天,洞窟外温度较低或与窟内温度几乎相等,洞窟内外温度差较小,洞窟内空气交换速率较慢,空气交换率为20分钟,即每20分钟窟内空气交换一次(图8),这说明在下雨天洞窟内空气交换比较慢,窟外的高湿度进入洞窟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也就对洞窟内文物的保存环境影响相对较大。实验表明:窟内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时,文物的病变速率远远大于相对湿度较低的时候。因此在降雨时或降雨后,适当关闭洞窟铝合金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汽进入洞窟,当洞窟内的相对湿度高于60%时,洞窟应适当停止开放,等窟内相对湿度降到正常值时再重新开放。
  


  
  五 结论
  
  通过对第217窟微环境多方位的监测得出:温度与相对湿度在同一时间不同位置有着不同的变化,洞窟内的空气交换率随着外界天气的变换而变化。
  洞窟内空气温度的变化很有规律性和明显的季节性。最高值在7月份,是窟顶藻井处,最低值出现在1月份,是窟中央地面处,二者之值相差30.8℃。受窟外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的区域,空气交换速率比较缓慢,气温变化幅度小,相对气温也较高;而直对甬道口的位置,空气交换速率比较快,气温偏低,变化幅度较大。
  


  第217窟处于崖体中层位置,洞窟内相对湿度几乎不受地下水与崖体顶部渗水的影响,随窟外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降雨时,洞窟内的相对湿度会迅速上升,其值要比平时高出10%——20%,有时会高出30%。降雨是窟内相对湿度升高的主要因素。
  第217窟空气交换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晴天,窟内空气交换速率一般为4分钟左右,而在阴雨天窟内空气交换率为20分钟。因此在降雨时或降雨后,适当关闭洞窟铝合金门,防止洞窟内湿度升高,有利于壁画的保存。
  
  责任编辑:齐双吉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有关莫高窟报恩吉祥窟的三条线索:崖面位置、报恩思想和八大菩萨造像题材。并对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提出新的解释,认为以往从塑像探求八大菩萨的思路不符合莫高窟实际,应从壁画中探求。经过考察中唐洞窟后得出新的结论:莫高窟第153窟可能就是报恩吉祥窟。  关键词:莫高窟;报恩吉祥窟;八大菩萨;壁画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内容摘要:敦煌写本P.3559是一份内容丰富的长卷,通行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仅列出其中的6件文献,漏编另外5件。通过对全部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该卷所含11件文献均与北宗禅有关,集中地反映了北宗渐修思想及修习次第,故应为一部北宗渐修禅法的文献汇编。特别是其中所含北齐僧稠禅法思想,内容与北宗禅法几无二致,对研究北宗禅法的思想来源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敦煌写本;北宗禅法;僧稠禅师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内容摘要:本义对敦煌本道教《升玄内教经》与隋代道教类书《玄门大论》中关于“三一”观念的新说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道教“三一”神观论的提出受到南朝玄学风尚的影响,特别是大乘佛教般若学说与中观理论的激发,它在隋代的流行反映了思想文化领域的“南朝化”倾向。  关键词:隋代道教;“三一”;敦煌本《升玄内教经》;《玄门大论三一决》  中图分类号:B956;B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敦煌壁画中锡杖图像进行全面考察基础上的同时,与绢画、石刻、金铜器中的锡杖图像以及法门寺出土的锡杖实物等进行了比较,并结合佛教经典,就锡杖的造型、制作、功用以及与持杖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考证。  关键词:敦煌壁画;锡杖;造型;制作;功用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4-0036-12    杖,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日常用具。在
期刊
内容摘要:实验得出不损伤壁画的纸条检测法与壁画表面盐分含量的关系,并以此为根据,采用纸条法测定壁画表面盐分的含量状态,评价壁画空鼓灌浆后脱盐的效果。结果表明壁画空鼓灌浆所带入的水分激活了地仗中的盐分,使盐分运移并大量地富集到壁画的表面。保护笔的脱盐效果十分显著,纸条法测得保护笔脱盐后Cl-浓度降低约10个ppm,相当于保护笔脱盐可以减少了壁画表面地仗中所含1.6%的Cl-的量,即可以去除掉未灌浆区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在多光谱成像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反射式光谱仪、数字显微镜等非介入式的光学调查仪器,结合实验室模拟试验和洞窟调查,对莫高窟第285窟南壁的无机颜料和有机染料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敦煌;壁画;多光谱调查;无损分析  中图分类号:K854.3;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5-0049-05    一 前言    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的众多
期刊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5-0001-05    一、编制《莫高窟第85窟保护研究》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的背景    从1997年冬开始,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起草制定一部文物古迹保护领域的行业性规则——《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草案)》(以下简称《准则》)和与之配套的《关于(中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从敦煌社条、《吕氏乡约》、《龙祠乡社义约》的结构、内容、性质等角度探讨了唐五代宋元乡村私社与乡约的关系,分析了这一时期乡村民间组织的转变和社会互助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乡村的乡民、乡绅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论及了国家控制乡村与乡村自治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唐五代宋元;社条;乡约;义约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1-
期刊
关键词:吐鲁番新获文献;体例完善;录文审慎  中图分类号:G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9)03-0120-03    19世纪末以来,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陆续出土了大量晋唐时期的古代写本文献,与此同时,对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亦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上个世纪70年代起,唐长孺、柳洪亮、陈国灿等先生先后整理的吐鲁番文书相继出版,这些文书的整理工作推动吐鲁番学走向一个又
期刊
内容摘要:壁画空鼓是莫高窟第85窟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空鼓壁画的具体特征,选择多种充填材料,以不同配比配制的81种灌浆材料,经过性能测试及现场模拟试验。最终筛选出了以澄板土(一种当地河床沉积黏土)为主、掺加适量浮石和玻璃微珠作为充填剂,水中加适量蛋清为主剂配制的灌浆材料。这种浆液具有容重小、流动性好、结石体透气性好、收缩率小、黏结强度适中并且可调等特点。现场试验表明,这种材料是莫高窟第85窟空鼓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