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冶炼轴承钢的工艺优化及分析

来源 :河南冶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nHdt6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品质轴承钢的冶炼工艺主要以EAF-LF-VD-IC冶炼工艺为主,其中电炉冶炼工艺对氧含量与夹杂物的控制尤为重要。主要研究了电炉冶炼工艺对高品质轴承钢冶金质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电炉终点[C]控制、电炉留钢量、以及LF到站时的Al、C、Si成分对成品氧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电炉生产过程中,终点[C]含量≥0.07%,出钢时电炉留钢10%~15%,并确保LF到站时分析的Al、C、Si成分适当,可取得良好的冶金质量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PENTA模型作为工具,对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变体进行音高实验研究,并结合五度制模型考察长沙地方普通话固化变体的音高特征。长沙地方普通话是以长沙方言为基础的本地
在当前的信息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现代化企业体制的建设就是为了拉近事业单位和市场的距离,因此,事业单位不得不通过
鞍钢利用转炉生产GCr15轴承钢,通过采取转炉高拉碳出钢,LF高碱度渣精炼,VD炉真空脱气,连铸加强保护浇铸、控制钢水过热度不超过30℃、减少浇铸过程中钢液温降等措施后,有效地
介绍了国内某钢厂GCr15轴承钢“LD→LF→VD→cc”生产工艺中的氮含量情况,分析了LF精炼过程中钢液增氮的原因.结果表明,LF精炼阶段的“原材料”和“钢液裸露”是造成钢液增氮
采用FE-SEM/EDS研究了转炉流程生产的GCr15轴承钢LF、RH 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分析了其演变机理。结果表明:钢中复合夹杂物的演变规律可归纳为:Al2 O3→MgO·Al2 O3→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也在整体上实现了进一步改革,这就对财务内部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认
<正>2012年11月13日,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厚旺铁矿通过了大型铁矿企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设计审查,这是山西省非煤矿山资源整合后,首家通过安全设施"三同时"设计审查的非
多发性硬化症(MS)的发病原因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同时也没有发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有几个关于它的发病机理已被阐明,围绕这些机理研发一些治疗方法。目前,国际上已被公认有
目的观察中药对外伤性眼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例外伤性眼内出血的住院患者在进行相关眼部损伤治疗的前提下,应用中药分期治疗观察1~4周.结果治愈23例,好转5例,治愈率82.1
以国内某钢厂"120tBOF→LF→RH→CC"的生产流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转炉出钢弱脱氧、LF精炼少加铝,RH破空喂铝的新精炼工艺,探讨低成本获得高洁净度轴承钢的生产方法。研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