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倾才恋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is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张爱玲对人生和爱情都持虚无主义的看法。《倾城之恋》,其实是城倾才恋。这本书看似在讲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字里行间充满了讽刺意味。张爱玲在冷眼旁观主人公的爱情,因为那是在权衡和对抗中得来的,掺杂着世俗的算计,再动情的语句也掩盖不了背后的荒凉。
  关键词:《倾城之恋》;张爱玲;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倾城之恋》发表时正逢战乱,张爱玲的学业因为战争第二次被中断。她的父亲是一个遗老似的人物,有抽烟、赌博、嫖娼等恶习,是个十足的“烂人”。张爱玲的母亲长期在海外留学,对孩子没有母爱。因为原生家庭没有给她足够的关爱,再加上战乱的残酷,张爱玲对爱情、对人生都持虚无主义的看法。因此,她笔下的“倾城之恋”实际上是城倾才恋,书中主人公只不过是急于在动荡的社会中抓住些安稳的东西,他们彼此间根本没有令人艳羡的“倾城之恋”。
  1 白流苏的爱情心理
  “像我们这样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白流苏是家道中落的白公馆的小姐,因为有段失败的婚姻,加之离婚后在娘家待了好几年,她不得不忍受“别人的冷眼旁观和闲言碎语”[1]。就连徐夫人给她介绍的二婚对象都是一个“亡妻携子的”[2]的老鳏夫。尽管现实一地鸡毛[3],但她还是“努力点燃希望的光芒”[4],竭尽心力地用美貌攀上了范柳原这棵大树。
  她对爱情曾抱有一丝憧憬,在范柳原打电话说爱她的那个晚上,白流苏望着月亮哭了。但总的来说,白流苏并不是对范柳原爱她心存希望,只是希望能和他结婚。在范柳原抛下她独自去英国,做出种种把她当成情妇的行为后,白流苏的那一丝憧憬粉碎了。幸好她更多时候是自私的、现实的,爱情对她没用,她只是想要个长期饭票,远离冰冷的大家庭罢了。所以范柳原的离开并没有让她伤心,她只不过觉得自己赌输了。
  白流苏的父亲是个赌鬼,有其父必有其女,虽然她不碰骰子,但也是喜欢赌的,如在人生方面。在她看来,爱情虚无缥缈,只有稳定的婚姻令人安心。“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知深刻影响着个体行为”[5],所以白流苏用她的前途来下注。“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6],她算计着,若她输了,大不了遭人唾骂;但是赌赢了,她可以得到香饽饽范柳原,扬眉吐气。白流苏早就作好了面对结果的心理准备,她不爱范柳原,只是觉得他是长期饭票的最佳人选。“即使生命中都是苦难”[7],白流苏还是愿意为了一线希望,拼上自己的前途去找范柳原,范柳原只是她“提高社会地位的工具罢了”[8]。
  她可以迁就范柳原,但迁就“但不能成为女性的习惯”[9],所以白流苏可以为范柳原两次去香港,但是从没有为他吃过醋。范柳原为了让白流苏吃醋,故意冷落她,去和公主萨黑夷妮厮混。令他没想到的是,白流苏这个传统的大家闺秀,觉得自己与他非亲非故,也就没资格吃醋,所以对此表现得淡淡的。之后白流苏细细思索下来,发现范柳原只是为了让她吃醋,然后主动向他投怀送抱,好撇清自己和她的关系。这样的话,那白流苏就绝无和范柳原结婚的可能了。想到这,白流苏在心里“恨了一声”。结婚后,范柳原“把俏皮话省下来说给别的女人”,白流苏竟认为“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范柳原已经把她当妻子看待了。因为她始终都是清醒的,知道男人都是如此。但是太过清醒就不像是活生生的人了,所以“流苏还是有点怅惘”。笔者认为,一个女人,即使是受旧社会三从四德影响的女人,在看到丈夫对其他女子示好,内心或多或少都会吃醋,但是白流苏不,她只是有些惆怅。她的惆怅是对婚姻的惆怅,因为生活是个圈子,她兜兜转转几年后又嫁给了一个爱玩乐的丈夫,她之前希冀的一丝爱情不过是在权衡和对抗中得来的。这说明白流苏对范柳原没有爱,只有满满的算计。她“需要的是个归宿”[10],而不是爱情。
  “缺乏本性是妇女唯一的本性”[11],白流苏虽然有新式女性的思想,敢于离婚,但她仍被旧式思想所禁锢,不愿意出门谋份生计,认为这不符合她大家闺秀的身份。即使她厌恶这个大家庭,也不愿意放弃这个身份。这种落后思想与范柳原接受的西方先进思想大相径庭,人生观相反的他们就更难有爱情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很多“追求自由平等、自主独立的女性往往都以悲剧收场”[12],她不像那些“因封建礼教的束缚无处施展”的女性[13],她得到了她想要的,这就是造化弄人吧。
  2 范柳原对白流苏的感情
  像范柳原这样一个不愿被婚姻束缚的花花公子,最后竟然与白流苏结婚了,难道他真的爱她吗?很显然,他不爱白流苏。第一次见面他就对白流苏进行调笑,当着相亲对象——白流苏妹妹的面,请白流苏跳舞,这显然是置她于不义的险地。如果爱一个人,怎么会调笑得如此自然?怎么会败坏她的名声?范柳原只是看上了她的外貌,对她示好也只是“竞逐风月的猎奇”罢了[14]。
  在小说中,可以从许多方面看出范柳原不爱白流苏。例如,他嫌弃她世俗,嫌弃她不懂精神恋爱,嫌弃她不懂他、不爱他。不同于传统的“只为色而生”的男性[15],他更想精神上与伴侣契合。范柳原示爱后,多次催问白流苏都没有得到想要的回答,于是他恼了,对她说“根本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这句话多么下流,以至于“不等他说完,啪的一声把耳机掼下了,脸气得通红”。然而,当白流苏想要同他一起去英国时,他却拒绝了,回答“那是不可能的”,并且要流苏“等个一年半载”。此时白流苏已近30岁了,若还要拿所剩无几的青春等他,那真的可能输得一败涂地。真正爱一个人,是不会对她举止轻薄的,是不会让她进行希望渺茫的长期等待的。
  “他每天伴着她到处跑,什么都玩到了”,在他看似绅士的举动下,白流苏对爱情产生了一丝希望,直到她从别人口中得知她被当作范柳原的夫人,而范柳原并不辩解时,她才意识到“很明显的,他要她,可是他不愿意娶她”。“他处处希图推卸责任,以后她若是被抛弃了,她绝对没有谁可抱怨。”若白流苏不是一个自私现实的人,不能看清现实的残酷,那么她最后只能沦落为范柳原的情妇,无家可归。之后,范柳原寄船票的举动更是“坐实”了白流苏情妇的身份。一个男子若深爱女子,怎会不顾女子的名声清誉肆意妄为?很明显,这是一个花花公子玩弄大家闺秀的故事。即使范柳原和白流苏之间相互算计,那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是范柳原的种种劣迹,真的可以说是卑鄙无耻。“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这句话看似是范柳原的真情流露,但其实是他在为自己的“渣男”行为辩解,为自己伤害白流苏找理由。   因为范柳原生长的环境“处处透露着压抑与孤独”[16],所以他想要从“完全中国化的女人”身上寻得心灵慰藉,而白流苏正是这种人。书中提过几次白流苏倾城的美貌和古典的气质,这是他一直寻找的中国化气息,因此他才与白流苏亲近。他对白流苏的感情是就像是对中国文化的依恋,这点依恋“在苦难生活中方能显露无遗”[17],使他们在对方面前卸下了盔甲,彼此接纳了对方,最后他们结婚了。《烬余录》提到,“在这种朝不保暮的时刻,人们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证实自己的存在,因此结婚”。所以他们的婚姻,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现实。
  3 张爱玲的爱情观
  “阅读品位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当代人的爱情观”[18],很多人追求纯洁不将就的爱情,殊不知人性是复杂的。张爱玲讲的不是多数人追捧的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她笔下的故事和人物都是复杂的,她“直击了生活的阴暗一面”[19],作品里“没有风花雪月”[20],也“没有神化的痕迹”[21]。这就是她和琼瑶的区别,用被言情小说灌输的观念去看张爱玲的文字,是行不通的。
  虽然《倾城之恋》是大团圆式结局,但它和传统故事不一样,带有一丝惆怅。“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这个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白流苏看似赢得了爱情战争的胜利,但什么样的结局才算完美呢?都说“作家笔下所写无一不是作者所思所想”[22],张爱玲对人生,对爱情都持虚无主义看法,她笔下的爱情也是如此:所有的感情都是在权衡和对抗之中得来的,没有什么爱情是必须去追逐的。在《倾城之恋》中,“人物被赋予的时代特色”[23],让读者能够窥见当时的社会: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十里洋场下暗藏着算计与无奈”[24]。
  有人说,女生不要看张爱玲的小说。因为张爱玲的小说太过现实,她宛如一个看客,默默地注视着一对又一对年轻男女的悲欢离合。看多了她的小说,在爱情方面,人会变理智,会不大相信爱情,可是谁又能说清爱情是什么呢?因此,尽管过去了几十年,《倾城之恋》“依然可以留下为人们细细揣摩的精华”[25]。
  4 结语
  《倾城之恋》中的爱情并不是大众接受的琼瑶式的爱情,它是一对自私的男女在乱世里寻找依靠的故事,他们的爱情是在权衡和对抗中的最优选择。写这部小说时,张爱玲还没有谈过恋爱,但因为平日里的细心观察,她对封建大家庭的人际关系、婚恋状态、爱情心理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张爱玲通过这本小说,向我们传递了她的爱情观:在旧社会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里,没有爱情。
  参考文献:
  [1] 苏向玲.分析《菉竹山房》中二姑姑的“偷窥”行为[J].戏剧之家,2019(28):228,230.
  [2] 谭媛.倾城之恋——张爱玲认为的真正的爱情[J].大众文艺,2019(06):35.
  [3] 侯婷.电影《钢的琴》的艺术美探究[J].艺术科技,2019,32(08):88,90.
  [4] 陈思怡.浅析《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悲剧[J].汉字文化,2019(10):99-100.
  [5] 侯婷.服饰变迁下现代女性审美观念探究[J].大众文艺,2019(08):218.
  [6] 崔昊宇.《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及反映的个人主义[J].汉字文化,2019(07):48,94.
  [7] 侍渝杰.浅论《罪与罚》的伦理观[J].大众文艺,2019(07):45-46.
  [8] 周林晔.生命短暂,价值恒久——浅析电影《变脸》与个人价值[J].汉字文化,2020(02):119-120.
  [9] 洑阳靓.女性,需要刚柔并济——以《活着》中的女性角色为例[J].汉字文化,2019(16):28-29.
  [10] 田爱平.过去的事,过不去的情——郁达夫小说《过去》中人物的分析与解读[J].汉字文化,2020(19):55-57.
  [11] 周林晔.巴金《家》中三组女性形象对比[J].汉字文化,2020(15):56-57.
  [12] 汤一彤.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类型[J].汉字文化,2019(18):100-101.
  [13] 胡紫君.浅论《红楼梦》中“四春”命运悲剧性的成因[J].汉字文化,2019(15):48-50.
  [14] 赵阳.清代闺阁女性笔下的才女陈素素——以名媛题咏《二分明月集》為中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20(04):59-61.
  [15] 金珺垚.浅析《十二楼》中李渔的婚恋观[J].汉字文化,2019(08):46-47.
  [16] 李晓薇,郑仁霞.浅析《水形物语》的叙事策略及主题表达[J].艺术评鉴,2019(15):157-158.
  [17] 余雅雯.浅析《小鞋子》里苦难生活中的人性之光[J].汉字文化,2019(18):102-103.
  [18] 朱天慈.浅谈席慕蓉诗作中体现的爱情观及其社会意义[J].汉字文化,2019(14):80-81.
  [19] 张亚瑛.荒诞始于人性[J].戏剧之家,2019(18):111.
  [20] 翟敏伶.《倾城之恋》的人物情节剖析[J].汉字文化,2019(07):46-47.
  [21] 范瑞懿.从《驿路》看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艺术特色[J].汉字文化,2019(12):44-45.
  [22] 陆妍.简·奥斯汀的爱情观念分析[J].汉字文化,2019(16):119-120.
  [23] 许凌云.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J].汉字文化,2019(10):85-86.
  [24] 周欣叶.不同时代下的上海底色——以金宇澄《繁花》和张爱玲《倾城之恋》为例[J].汉字文化,2021(04):104-105.
  [25] 杨元元.浅析电影《无名之辈》的艺术特色[J].汉字文化,2019(12):69-70.
  作者简介:陈荟茹(2002—),女,江苏宿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文学。
  指导老师:缪军荣
其他文献
摘要:没有什么园林可以比苏州园林更好地体现出古典园林设计艺术,苏州园林是园林设计中的典范,留园更是凭借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颇负盛名。本文主要研究留园建筑室内装饰艺术,通过分析留园的特色、留园的室内空间意境以及留园的室内空间营造手法,探究苏州园林的室内空间营造艺术。  关键词:苏州园林;室内设计;意境分析;营造手法;留园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
期刊
摘要:近年来,热点事件舆情演变过程中的舆论失焦现象越来越常见,网络暴力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频繁。本文通过分析“成都确诊女孩被网暴”事件在舆情演变过程中的网民情感,探究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失焦现象,以及新媒体时代该如何引导舆论使之对焦事件中心。  关键词:舆论失焦;网络暴力;情绪泛滥;后真相时代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在新媒
期刊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由“追星族”发展而来的粉丝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广告内容产制与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粉丝文化入手,对流量明星代言广告展开分析,厘清粉丝文化与消费观念的关系,揭示粉丝文化对广告业的影响。  关键词:粉丝文化;消费主义;广告内容;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运河变迁史,分析常州、苏州的城市背景以及发展过程中对运河的态度,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探讨当前保护发展运河文化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常州;苏州;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城市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0 引言  在悠久的年历史中,京杭运河作为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不仅加强了中华大地上南北文明的联系,而
期刊
摘要:网红蜂拥而入,明星倾情加盟,短视频风口下,直播带货着实大火了一把,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各行业发展中的“爆款”,不少网民也积极参与,可谓是已经发展到“万物皆可卖,人人是主播”的地步。这种“直播+电商”的商业销售模式到底是普通人发家致富的“机会”,还是引发大众盲目跟风的“陷阱”?本文通过分析短视频风口下直播带货的本质及其呈现的特点,对其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直播带货;短视频;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扬州剪纸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历程、艺术特点都蕴含浓厚的地域特色。本文首先对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扬州剪纸为例,概述它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探索富有民族特色的扬州剪纸在社会变迁下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扬州剪纸艺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1 非遗民俗剪纸的发展现状  剪纸最初形成于
期刊
摘要:2016年,国产电视剧《欢乐颂》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掀起了一波收视高潮。2017年的国产现代都市剧《我的前半生》掀起了又一个收视高潮。2019年的《都挺好》同样吸引了广大观众观看,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纵观这三部热播剧,女性主题都在剧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成为现代都市剧的新元素。究其原因,艺术源于生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女性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社会,女性主义不断发展,
期刊
摘要:内廷乐人是皇家音乐活动的主导者、践行者。尽管这些乐人难以逃脱奴才之身份,但他们大多天资聪慧、反应机敏,其中不乏艺术天才、奇才、怪才。内廷乐人在歌舞戏剧舞台大放异彩的同时,也会在政治舞台袒露自己的心声。在众多内廷乐官、乐人以及文官的推动下,明代传奇、杂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明代;内廷乐人;乐官;乐工;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刺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刺绣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宝贵艺术资源,共同铸就了伟大而烂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贵州境内居住着17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共计14个,是当之无愧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因此,贵州有极为浓厚的刺绣文化。同时,贵州也是一个发展较为落后的省份。为充分利用刺绣文化助力脱贫攻坚,2003年,贵州开始实施“锦绣计划
期刊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工人住房问题,全国范围内建设起成批配套的工人公寓。80年代后期,工人住区被纳入工业遗产保护范围。本文以工业生产背景下工人的居住空间为研究方向,以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为研究目标,分析我国特殊的工业价值文化,旨在充分挖掘工人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工人村;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更新;沈阳铁西区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