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工程制图虚拟模型资源库开发与研究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s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根据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特点和需要,基于Unity3d平台开发了教学用移动端工程制图3D虚拟模型资源库,重点研究了虚拟模型资源库系统的交互功能组成、陈列台模型的拾取方法、剖切模型的表达方法和装配体工作原理的动画实现方法,实现了模型资源库模型的分类导航、展台展示,实现了模型-文字、模型-视图相结合表达课程内容的知识点,使人手一个随身携带的工程制图3D模型资源库成为可能.模型资源库的使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给教与学带来极大便利.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教育已逐步渗透到中小学教育领域,对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通过对部分期刊近五年论文的筛选,从课程、教学、相关研究等视角对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与研究的启示,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 项目简介rn本项目设计是一款乒乓球拧拉技术训练与智能测试装置.用于解决乒乓球拧拉技术中挥拍力量、挥拍加速度训练的问题.它是由训练固定带、弹力带、乒乓球模拟训练器、加速度监测器、温湿度监测器五部分组成.这款装置方便学生学习乒乓球拧拉技术,重点训练学生挥拍时前臂的力量和挥拍时的瞬间爆发力(加速度).
智慧教室的出现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当下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本文分析了智慧教室应用的场景,对智慧教室的智慧性应用进行了反思,以期能够帮助师生尽快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各种需求,重新构建学校课堂教学生态的新局面.
能力的培养源于幼儿时期的锻炼,思维的培养源于幼儿时期的构建,素质的培养源于幼儿时期的塑造,因此人才的培养源于幼儿时期的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源教育,而系统化地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工作需要依靠温馨而美好的家庭及学校.
近年来,我国教育政策多次强调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然而受多方面因素限制,乡村教师计算机培训效果并不理想.文章以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结合实践经历,分析乡村教师计算机培训存在的问题,探索一套在线精准帮扶的教学模式,期望为乡村教师帮扶提供参考.
教育信息化2.0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认真学习信息技术的新知识,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的新应用,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针对一线教师如何快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高校现有的教务教学平台越来越难以适应网络教学的需要,存在管理分散、资源分散、数据分散、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通过对高校网络学习空间和混合云技术的探讨,构建了基于混合云的高校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并分析了其数据共享和混合云管理两个关键技术.
中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时期,这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与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进行调研,针对问题找出提升策略,希望能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为例,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PDCA质量环框架下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课程优化改革,并提出多元融合主要指产学研、翻转课堂、分享互助和个性化教学等教学理念的融合.
本文以埃及吉萨金字塔、中国云冈石窟和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场景重构为例,从文物数字化、教学设计与效果、反思与愿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新颖的科技手段和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沉浸式的教学体验,使得考古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现实课堂,并且超越在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