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3ING1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34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33ING1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P)方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中P33ING1b、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并与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33ING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06%,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33ING1b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33%.P33ING1b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WHO肿瘤分级有相关性.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P33ING1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P33ING1b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下降,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33ING1b与p53基因具有协同作用,同时检测P33ING1b与P53的表达水平,将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

其他文献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儿童骨科常见的畸形,发病率约为0.1%,我院每年收治的髋关节脱位患儿约200例左右,对于年龄大于2岁的患儿,通常采用各种切开复位的手术方案[1],术后患儿常出现不同时长的体温升高,有些患儿体温波动于39 ℃左右.为了解患儿术后体温的变化规律,对2005年1月-2006年1月于我院行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的髋脱位患儿的术后体温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的正确性以及在预防术后由于被动体位引起的腰肌酸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例硬膜外麻醉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2组,术后早期分别采取半卧位和去枕平卧位,术后6 h内每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进行生命体征、舒适度、恶心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后腰肌酸痛程度、恶心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具有可行性,而且能有效预防患者因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由于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塌陷,导致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的疾病,可引起白天嗜睡,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是OSAHS最显著的易患因素之一.Ghrelin是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
目的 探讨采用Angio-Seal经皮血管封堵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疗效及术后护理.方法 215例采用Angio-Seal经皮血管封堵器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患者及同期217例行常规压迫止血患者的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Angio-Seal经皮血管封堵器术后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结论 Angio-Seal经皮血管封管器安全、可靠,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制动时
目的 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我院2004年3月-2007年4月间收治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中有8例好转,1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 根据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减轻患儿的痛苦,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 目的 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积累治疗经验。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06年3月——2008年6月经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其中34例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34例患者采用中医与西医治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称为治疗组),每组以15天为一个疗程,按照30天为一个治疗周期进行比对。结果 采用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34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
Nanog表达于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ESCs)、部分成体细胞和肿瘤细胞等,有助于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维持其未分化状态并且促进细胞增殖,还可以作为“逆转因”物质,为再生医学提供
目的 探讨维甲酸受体-α(retinoic acid receptor α,RARα)、Janus激酶-1(Janus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6月至2006年6月307例施行手术治疗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手术病死率为3.6%,其中肝移植病死率为0.随访10个月至10年,平均4.5年,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3%,再出血率为5.5%.结论 外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基本令人满意,其手术方法个体化,肝移植和改良Surgiura术效果良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肿瘤领域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肿瘤的研究内容.中医药在对肝癌的实验研究中也充分利用了这些理论和技术,如中药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