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再生内环境研究的新进展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ne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周神经再生是外周冲经外科领域内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长期以来还没有解决,主要有三个难题:第一,外周神经比较娇嫩,容易受伤,轻微外力都容易被撕裂,断裂端又会退缩,形成缺损。

其他文献
目的 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腓骨长肌腱复合瓣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 通过解剖学研究,切取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串接腓骨长肌腱及足外侧皮瓣形成复合瓣,转移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皮肤缺损6例.皮肤缺损大小为6.5 cm×4.0 cm~2.0cm×1.5 cm;跟腱缺损长度为2.0~7.5 cm. 结果 术后随访4~16个月,皮瓣均成活及跟腱均愈合良好,皮瓣外观良好,未再破溃
期刊
目的 探讨大段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中设计携带监测皮岛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带3 cm×5 cm监测皮岛的自体腓骨干或腓骨近段与大段异体骨开槽捆绑或嵌套式复合骨移植修复四肢大段骨缺损19例,骨缺损长度12~25 cm,平均16.6cm;移植的自体腓骨15~28 cm,平均18.3 cm.术后1周内连续观察监测皮岛的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等指标,定期影
目的 报道带远侧1/2末节趾骨的拇甲瓣修复拇指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拇指脱套伤常规截骨去除末节指骨的远2/3,保留基底拇长伸、屈肌腱的止点,切取同侧带远1/2末节趾骨拇甲瓣移植修复,指、趾骨准确对位克氏针纵穿固定,继而吻合神经、血管。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一2年,临床应用14例,拇甲瓣全部成活,无发生血管危象,术后感觉运动恢复良好,拇指外形及指甲发育良好,足部创面一期愈合,无疼痛等功能障
期刊
目的 评估同种异体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方法分离收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建立双侧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用去端肽胶原(atelocollagen)凝胶与所培养的异体兔关节软骨细胞共同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并设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后4周、8周观察大体标本以及组织学修复结果,并进行Wakitan的评分,评估此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大体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
目的 探讨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远端蒂部结扎小隐静脉改善静脉回流的解剖学基础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对17具成人尸体34条小腿标本小隐静脉解剖研究,对11例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于外踝尖上2.5cm、外踝后缘1.5cm处结扎小隐静脉(组2),与早期40例未在远端蒂部结扎小隐静脉(组1),就皮瓣瘀血肿胀及成活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小隐静脉于外踝尖上(2.5±0.4)cm、外踝后缘(1.4±0.
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保留(足母)趾全长的(足母)甲瓣移植再造拇指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18~25岁.拇指Ⅲ度缺损2例,Ⅳ度缺损2例,拇指皮肤撕脱伤合并虎口及掌背桡侧皮肤坏死3例,拇指再植术后坏死2例。
期刊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神经损伤类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神经内、外松解术、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治疗共64例.结果 术后随访1~5年.15例桡神经松解术中,有13例的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虎口区感觉为S4,优良率86.7%.46例神经直接缝合中,有38例伸腕、伸拇、伸指肌力为M3~M5,41例虎口区感觉为S4,优良率82.6%.3例神经移植中,有1例
香港特别行政区显微外科的临床应用与国内外一样,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施行断肢(指)再植开始,然后,随着皮瓣技术的发展而在各有关专科推广应用.我们可把本地区显微外科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时期:首先是微血管吻合及断肢(指)再植期,然后是组织皮瓣移植期。
期刊
患者男,21岁,右示指机器挤压伤1 h于2004年3月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示指近节近中段掌、背侧皮肤贯通缺损,伸、屈肌腱断裂,外露,指体色灰暗,张力皮温低,无毛细血管反应,无血液循环.X线片示:右示指近节指骨骨折.诊断:右示指挤压伤,近节不完全离断,掌、背侧皮肤缺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