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住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镇砬子河村的于德功,是2014年抚松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学员,今年35岁,一眼看去,他既有农村人的勤劳、朴实,又有生意人的精明和干练。他是率先发展林下经济,年收入百万元的开路先锋,又是抚松县露水河镇原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的领导者,还是一名创业成功的农广校学员。
学技术 走创业之路
由于家庭的原因,于德功上完初中便开始了漫漫创业之路。1998年种植人参,由于参土价格过高,人参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人参产业难以为继。2004年他学习了食用菌种植技术,从此便踏上了食用菌创业的征程。
在学习过程中,于德功感到自己文化程度不够,技术不过硬,缺少经验,凭着不服输的意念,2004年10月,他到长春市北方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系统地学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买回大量的专业书籍,只要他经过书店门口都要进去看一眼,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书。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研究,他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也初步掌握了生产上的一些关键环节。2005年于德功开始黑木耳的生产,当年生产菌袋20000余袋,秋季种植的黑木耳喜获丰收。同时他又看好了正在蓬勃发展的长白山乌杆天麻产业,于是一边种植黑木耳,一边研究天麻的种植技术,到2008年他掌握了一整套的天麻栽培技术,尤其对长白山乌杆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闯市场 需要抱团走
考虑到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把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快、更远,于德功又萌发了带领身边的人一起致富奔小康的愿望。2009年11月,县委组织部开展的“三项工程”的实施,于德功得到了学习机会,经过在白山林校一个星期的努力学习,他对食用菌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2010年于德功组建了“抚松县露水河镇原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的几个农户一同走上了天麻致富的道路,2012年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天麻的达到20余户,到2014年于德功的年收入已经达到100多万元,直接带动100余户天麻种植户。
再学习 踏上新征程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时灵芝产业走进了这个创业者的视线,经过考察,于德功发现人工栽培灵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又萌发了发展灵芝栽培的愿望。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木灵芝专业技术培训通知,为期5天的集中学习带给他思想上的启迪,在培训班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他说:“今天,能参加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的培训班,听到老师讲课,和众多的创业精英一起交流学习创业发展的问题,我感到既高兴又激动。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激动的是通过老师们精彩的讲课,我学到了知识,引发了灵感,对木灵芝产业的发展我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通过这次学习,于德功在农业生产法律法规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多的了解,也加强了生产技术。同时,在木灵芝加工与销售方面拓宽了思路,他认识到以合作社为载体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加工方法,才能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原生态品质,在销售上做到货真价实。在谈到未来发展时,他介绍了今后几年的宏伟蓝图:2015—2017年,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规模,带动本地及周边有创业愿望的农户200户以上,共同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野生灵芝、林下天麻,创造年产值2000万以上,力争实现林下经济规模示范村,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于德功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潮流中,勇于拼搏、开拓进取。成绩是开拓者艰难跋涉的记录,荣誉是对开拓者执着追求的奖赏,他苦苦追求的事业,必将不断取得辉煌。
学技术 走创业之路
由于家庭的原因,于德功上完初中便开始了漫漫创业之路。1998年种植人参,由于参土价格过高,人参价格持续走低,导致人参产业难以为继。2004年他学习了食用菌种植技术,从此便踏上了食用菌创业的征程。
在学习过程中,于德功感到自己文化程度不够,技术不过硬,缺少经验,凭着不服输的意念,2004年10月,他到长春市北方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系统地学习了食用菌栽培技术,买回大量的专业书籍,只要他经过书店门口都要进去看一眼,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书。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和研究,他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术,也初步掌握了生产上的一些关键环节。2005年于德功开始黑木耳的生产,当年生产菌袋20000余袋,秋季种植的黑木耳喜获丰收。同时他又看好了正在蓬勃发展的长白山乌杆天麻产业,于是一边种植黑木耳,一边研究天麻的种植技术,到2008年他掌握了一整套的天麻栽培技术,尤其对长白山乌杆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闯市场 需要抱团走
考虑到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把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快、更远,于德功又萌发了带领身边的人一起致富奔小康的愿望。2009年11月,县委组织部开展的“三项工程”的实施,于德功得到了学习机会,经过在白山林校一个星期的努力学习,他对食用菌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2010年于德功组建了“抚松县露水河镇原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的几个农户一同走上了天麻致富的道路,2012年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天麻的达到20余户,到2014年于德功的年收入已经达到100多万元,直接带动100余户天麻种植户。
再学习 踏上新征程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这时灵芝产业走进了这个创业者的视线,经过考察,于德功发现人工栽培灵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又萌发了发展灵芝栽培的愿望。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的木灵芝专业技术培训通知,为期5天的集中学习带给他思想上的启迪,在培训班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他说:“今天,能参加抚松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组织的培训班,听到老师讲课,和众多的创业精英一起交流学习创业发展的问题,我感到既高兴又激动。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激动的是通过老师们精彩的讲课,我学到了知识,引发了灵感,对木灵芝产业的发展我也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通过这次学习,于德功在农业生产法律法规上有了新的认识和更多的了解,也加强了生产技术。同时,在木灵芝加工与销售方面拓宽了思路,他认识到以合作社为载体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加工方法,才能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原生态品质,在销售上做到货真价实。在谈到未来发展时,他介绍了今后几年的宏伟蓝图:2015—2017年,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社规模,带动本地及周边有创业愿望的农户200户以上,共同发展林下食用菌、林下野生灵芝、林下天麻,创造年产值2000万以上,力争实现林下经济规模示范村,让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
于德功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潮流中,勇于拼搏、开拓进取。成绩是开拓者艰难跋涉的记录,荣誉是对开拓者执着追求的奖赏,他苦苦追求的事业,必将不断取得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