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替啶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ngy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哌替啶、阿托品联合宫旁注射利多卡因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4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于术前3至5分钟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或术前5-1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并于宫颈2点和7点处各注射2%利多卡因2.5ml后,再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单纯给予宫颈旁2点和7点处注射2%利多卡因各2.5ml。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出血量以及宫頸扩张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和宫颈扩张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比较P >0.05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哌替啶、阿托品联合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不但镇痛效果确切,宫口松弛,使手术更易操作,有效预防RAAS及子宫穿孔的发生,对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无影响,且操作简单,无需住院,费用低,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尤其适合用于低龄、未产妇女,子宫疤痕,精神高度紧张的门诊患者和基层医院。
  【关键词】 哌替啶;阿托品;利多卡因;无痛人流术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人工流产数量明显增多,特别是低龄、未产妇女, 疤痕子宫妇女明显呈上升趋势。为有效减轻患者人工流产时的紧张和痛苦,有效地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的发生,我院开展了哌替啶、阿托品联合宫旁注射利多卡因行无痛人流,经过与传统的宫旁注射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术比较,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副作用小,克服了全麻、静脉复合麻醉及宫颈表面麻醉等常见麻醉方式的弊端,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门诊自愿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年龄18-40岁,妊娠6-11周,行彩超检查确定宫腔内妊娠,均无心血管病史、无肝肾功能不全、生殖道炎症及药物过敏史,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三项,肝肾功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并由固定护士行生命体征测定及术前药物的注射,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及体重等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有可比性,手术由专人负责。
  1.2 用药方法:观察组:于术前3至5分钟缓慢静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或术前5-1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并于宫颈2点和7点处各注射2%利多卡因2.5ml后,再行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单纯给予宫颈旁2点和7点处注射2%利多卡因各2.5ml。利多卡因对子宫颈局部注射麻醉有轻微的扩张血管作用,为防止血压下降,穿刺后应回抽无血液,缓慢注入,应避免注入血管内,大约需3min注完,浓度以1%或2%为宜,用量不超过5ml,推药过程中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头昏、心慌、呼吸困难,两组均同时观察记录术前、术中、术后血压、心率以及呼吸改变,并观察术中疼痛情况,宫颈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
  2 观察指标
  2.1 镇痛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疼痛标准及人工流产反应,包括疼痛反应、全身及心血管系统3各方面:(1)显效:能坦然地回答问题,术中完全无疼痛,血压脉搏、呼吸均无变化。(2)有效:下腹轻微胀痛,可以忍受,血压、脉搏、呼吸均无明显改变。(3)无效:疼痛难忍,呻吟、出汗或有血压、脉搏、呼吸改变[1]。
  2.2 人工流产综合征[2]:手术时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恶心呕吐、出汗、昏迷、抽搐等症状。
  2.3 宫颈扩张情况:按扩张棒型号能顺利通过宫颈管内口为标准。
  2.4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t检验。
  3结果
  3.1 镇痛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的比较(例)
  注:两组镇痛率比较P<0.05
  3.2 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对照组发生7例(发生率为3.5%)。
  3.3 宫颈扩张情况(见表2) 表2两组宫颈扩张情况
  P<0.05
  3.4 术中出血量表3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
  P >0.05 差异无显著性。
  3.5 副反应:两组中仅有极少数病例注射完利多卡因后出现轻微头晕,均无其他副反应发生。
  4 讨论
  研究证明,子宫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主要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且大部分位于宫颈,宫颈是由结缔组织、平滑肌、血管和弹力纤维组成,其感觉神经丰富,特别是压力感受器丰富。人工流产术扩张宫颈口时的疼痛是对宫颈施压、牵拉所引起的,吸宫时的疼痛是由于吸管直接吸住子宫壁,造成局部的刺激,对一些敏感的手术者,除疼痛外,还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反射,造成冠状血管痉挛,心慌、胸闷,抑制窦房结兴奋性致心动过缓,心率不齐,有效血容量不足,发生一过性休克症状,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甚至晕厥。[2]如果发现和抢救不及时,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和减轻患者的痛苦极为重要。
  理想的无痛人工流产的方法应简便、迅速、安全、有效、经济。本研究采用哌替啶、阿托品联合宫旁注射利多卡因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克服了全麻、静脉复合麻醉及宫颈表面麻醉等常见麻醉方式的弊端。哌替啶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在肝脏代谢为哌替啶酸及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去甲哌替啶,再以结合型或游离型自尿液排出,哌替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0%,血浆半衰期为3小时,具有明显的镇静、镇痛效果,并可使平滑肌张力增加,扩张宫颈口。麻醉前给予哌替啶,能使患者安静,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和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及缩短诱导期[3]。静脉注射起效快,作用持续2-4小时,肌肉注射10分钟可产生镇痛、镇静作用,45分钟达血浆峰浓度,持续3-5小时,成瘾性与耐受性轻。阿托品能解除平滑肌痉挛和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能够松弛宫颈口,减慢心率,有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利多卡因为酰胺类药物,其作用快,通透性强,弥散广,麻醉作用可靠,过敏反应极少,不需要皮试,注入宫颈后,能通过该部位神经膜蛋白的钠离子通道而发生阻滞作用,穿透,子宫颈粘膜及子宫肌层,而使子宫颈口松弛及对子宫颈起麻醉作用,从而减轻或消除扩张宫颈口时的疼痛,一般注入组织后1-3min显效,维持1.5-2小时,但由于患者精神紧张,宫颈口不松弛等原因,以致单纯应用宫旁注射利多卡因不能完全达到无痛效果,导致血压、心率及呼吸改变,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我院采用术前给予肌肉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哌替啶及阿托品,联合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术,无痛率100%,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对比宫颈口松弛程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 对照组术中血压、脉搏及呼吸改变人数66人,发生率3.3%,观察组用药后显著降低了迷走神经兴奋性,血压,脉搏及呼吸无明显波动,发生率0%,差异有显著性,患者整个手术过程清醒安静,无痛,积极配合,能轻松自如地与手术医生交流,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宫口松弛,易扩张,不仅减少了对宫颈的刺激,而且吸引管进出宫颈的阻力小,手术者的手感好,从而既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对子宫体的刺激,有效预防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无子宫穿孔病例发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被广大患者接受。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哌替啶、阿托品联合宫颈旁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不但镇痛效果确切,宫口松弛,使手术更易操作,有效预防RAAS及子宫穿孔的发生,对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无影响,且操作简单,无需住院,费用低,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尤其适合用于低龄、未产孕妇,子宫疤痕,精神高度紧张的门诊患者和基层医院,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桂芹,王莉,吴秋格,宫腔粘膜喷洒利多卡因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观察。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8;5(1):31
  [2]王淑贞主编.妇产科理论与实践,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864-865.
  [3]杨宝峰主编.药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P179
  
  作者简介:高保红,(1974-),女,本科,山东省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其他文献
【摘要】 胃癌的诊断,特别是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及活检。但CT在对胃癌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分期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经内镜和腹腔镜等治疗新方法的开展,使得术前能够准备判断胃癌漆润深度和转移情况,从而选择出最佳治疗方案。  【关键词】 胃肿瘤; T分期 多层螺旋CT  近年来随着胃癌经内镜或腹腔镜手术等新疗法的出现,术前能够对胃癌进行准确定位和分期,对选择手术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摘要】 介绍高血压的患病因素和诊断标准,重点阐述了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与观察以及病人生活方式的改善与心理护理。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世界高发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约有1亿高血压病人。高血压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常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的诊治进展很快,对高血压病的护理也
【摘要】 目的研究羊股骨截骨延期手术内固定产生早期丰富的骨痂愈合,揭示延期手术的实质所在,为切开复位寻找高效愈合的新途径。方法取成年山羊8只,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只,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股骨中段线锯截骨,电凝充分破坏周围骨膜。B组即时钢板内固定,骨端制造1cm的缺损。A组14天后软组织愈合骨端周围形成了大量的肉芽骨痂后再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同时也制造1cm缺损。结果A组有
【关键词】 度洛西汀;进展  盐酸度洛西汀是一种新型平衡高效的选择性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由美国Lily公司研发,于2004年8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同年9月又被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疼痛,以及应激性妇女尿失禁[1,2],又分别于2007和2009年被FDA批准用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其
【摘要】 笔者针对近几版《方剂学》教材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教材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与具体设想,如补充和完善总论部分内容、科学分类、修订编写体例等,对方剂学教材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方剂学;教材;改革  笔者经多年方剂学教学及临床研究,针对近年来《方剂学》教材中存在一些问题,提出教材改革的一些建议与设想,现分述如下:  1 新编方剂学教材的编写原则  笔者在以往文章中提出了方剂学教材中存在
【摘要】 目的 探讨和总结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质量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7月~2009年4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先给予安慰剂洗脱10天,然后给予氢氯噻嗪12.5mg/d,口服,治疗组给予给予安慰剂洗脱10天,然后给予替米沙坦40mg/d联合氢氯噻嗪12.5mg/d,均服药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治疗期间每月随访1次,监测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