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来源 :软件·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ji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地理学科一向不被学校和学生重视的现状,要提高地理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本文分析和研究地理教师如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张巧妙运用具体的激趣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逐渐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 地理学习 授课艺术 激发兴趣 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堂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呢?
  一、教师的爱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师只有怀着满腔热情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倍感老师的亲切和温暖。同时也唤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信赖感。教育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往往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学记》里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只有真诚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二、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兴趣
  地理教学中,学生对有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直观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直观教学能把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而且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利用课件来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当学生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后,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也就会对地理学习更有兴趣。
  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都有一种自我表现、争强好胜的欲望。他们为表明自己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比别的同学要丰富,会竭尽全力展露自己的才能,以博取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由此,我们应该抓住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地理教学中采取多种竞赛方式传授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拼图竞赛,教师事先准备好若干套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形状的硬纸板,然后由每组选派代表2人把零乱的省级行政区纸板拼成一副中国行政区图。或者地理智力接力赛,教师先制定好题目,如“有艘货轮从黑海出发,驶往英国伦敦,依次经过黑海、____海峡、地中海、_____海峡、大西洋、____海峡,再到达伦敦。”然后要求每组推选1位同学代表本组答题。这样促使全体同学都积极思考探索答案,从中体验成功的滋味。
  四、精心设疑,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精心设疑,利用地理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地把问题引入教学,给教学内容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宇宙中的地球”时,可以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为什么地球最热的地方不是赤道?为什么冰岛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等等。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巧妙的练习题。比如学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让学生归纳同一条经线上有哪些地理现象?同一纬线上呢?假如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地球上的温度带怎样变化,进而又会导致各种自然现象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好奇心去学习地理知识,教学效果非同一般。
  五、低层次、多起点,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同一个班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低起点、多层次地进行地理教学,既能使优生在听课过程中不等待,又能使差生得到辅导,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的喜悦。从而引起全体同学强烈的求
  (下转第84页)
  (上接第82页)
  知欲,最终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如在讲“地球公转运动”时,先举一个容易的题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每年 月初离太阳最近,其公转的速度比较 ”。全体同学根据学过的地理知识可以很快得出答案。然后就在此题的基础上逐步加深“如果将一年分为冬半年和夏半年,试问,北半球的哪个半年的时间长?这是为什么?该题对于差生来说有些困难,但对于优等生来说也不敢轻视。这就促使全体同学都积极主动地思考答案,再逐步由教师提示引导——根据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来确定。
  六、从日常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加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由于地理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性,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的乐趣,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如在讲“大气热状况”时,提问: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而夜间多云气温比晴天高,为什么?先用日常生活实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讲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地理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逐渐使学生体验增长知识的喜悦,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七、加强课堂艺术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在教学中,通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机械记忆的知识点和一些抽象的理论性强的地理规律,往往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因此,我们进行地理教学时要加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饶有风趣的民谣,言简意赅的歇后语,启迪智慧的地理谜语,幽默动人的地理漫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每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教师使用幽默、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掌握地理知识的目的。
  八、培养综合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类型,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创新活动本身是一种探究活动,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曲折反复的因素,因而需要有多种思维方式的参与。只有突破刻板思维的约束,综合灵活地运用多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才会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
  为此,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各种地理现象的分层剖析,将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辨析清楚,再加以综合概括,这样既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又能激发和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相信,在高中地理中不断深化创新教学,一定会为学生开辟出一片创新教育天地,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职学生是社会弱势群体,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中职学生实际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让他们成长发展和走向成功。  【关键词】 中职生 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着为生产一线培养实用性技能型劳动者的重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对把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大国、提升全民族的劳动素质、提高国
期刊
港口经济是以港口为中心、港口城市为载体、综合运输体系为动脉、海陆腹地为依托,并彼此实现联系、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繁荣的开发型经济模式。金融通过对港口企业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
无论从信用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是国际银行业的发燕尾服经验来看,建立完备高效的征信体系是拓展商业银行业务,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
【摘 要】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尽可能“活动”起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史、在“活动”中悟史、在“活动”中明理。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创新 历史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们要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协作者”,课堂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让学
在对全球银行业国际化现状以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外资银行进入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之后,本文以全球76个国家相关数据,通过文义最小二乘法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
一、消费金融公司的特点(一)业务范围2009年7月公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两项基本业务就是通过经销商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