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往往由诸多的阶段和环节构成,在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伴随一定的风险,若没有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风险控制至关重要。建筑工程自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其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建立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建筑工程的相关管理者可以从工程造价方面入手,来实现加强财务风险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发生频率的目的。究其原因是对整个建筑工程而言,其工程造价若出现了财务风险,则会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致命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任何一个阶段都面临着风险的发生。些许的疏忽都会造成工程的失败和损失。因此,风险控制才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建筑工程自身具备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因此风险就会相对来说多一些。这种环境下,提出一套有效地风险控制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1、建筑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认识
建筑工程各个阶段都面临风险的发生。为了有效规避风险,风险管理也要相应的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通过有效地风险控制,可以让风险的发生概率不断地降低,使工程损失尽可能地减少。工程造价财务风险控制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资金的投入从而减低风险的发生率,或者在风险己经发生的情况下减少资金的损失。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财务风险控制的意义:
一是有效地风险控制能够给工程的决策人员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提供有效地依据,风险评定也能帮助决策者提供部分计划参考与建议。这能够帮助一个建设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二是风险控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目前市场上的经济情况,减少了由于工程造价的升高导致的增加了施工单位的利益、给国家的资源和资金造成浪费的现象。
2、建立建筑工程造价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2.1构建原则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势必要通过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来实现,应该确保财务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并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监控和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建筑工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涵盖在风险管理之中,并完整的了解整个建筑工程。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将每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划分出来,并及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分工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在整体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要不断地重视和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财务部门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做到工程建设与财务造价控制的有机统一,尽可能的降低人为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2.2具体构建方法
(1)组建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在工程造价的一系列过程中随时伴随着风险,因此,要对各种可能触发风险的条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向决策者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三个方案,分别是应急计划方案、缓解计划方案和预防计划方案,这些都是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财务风险的方法,通过实施这些方法可以使风险发生概率极大地降低,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工程的深入进行,风险是时刻相伴的,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其目的就是及时的反馈项目风险的控制信息,并为有效实施控制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在风险发生后有两套可供选择的措施方案,一是保证原计划如期进行的方案,二是预防措施方案,这样建筑工程就不会因风险的影响而延误工期;(3)在风险控制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风险响应。无论风险控制方案如何的完美无缺,也不可能百分百的规避掉风险,在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同时,也要兼如何完美应对风险事件的响应,并不断地提高风险处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的自留、减少、转走和规避等风险响应动作。在风险发生时,势必要有相关的风险管理计划,而计划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应对措施、适用范围、数据的发源处等等。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若在不能完全杜绝风险的情况下,其最佳的方法就是风险转走,这种方法应该引起同行业各个建筑单位的高度重视。实际上作为风险管理的特殊手段,风险响应可以直接的调整和整改建筑工程的建设预算;(4)建筑工程造价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应该建立在清楚地划分风险管理内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的基础上。建设单位应该在内控制度中融入各种风险管理理论,在风险发生时提高其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发生意外情况的可能性。此外,建设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使其资源配置的能力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应该充分抓住建筑中的发展机遇,积极地应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并充分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楚哪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哪些风险是无法控制的,让每个人员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风险管理当中,才能够充分发挥财务控制体系的作用;(5) 材料的集中管控。通常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材料费占到工程造价的60%左右,因此要想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降低材料成本是关键一环。材料集中管控必须坚持两个原则,即采购价格最低和周转次数最多。笔者所在单位的实践证明,通过设立独立的子公司实行大宗材料物资集中管理受益颇多,一是理顺了管理层次,即实行“一级管理、二级核算”的集中管理模式,分工明确;二是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集團整体运作,发挥规模优势取得相对优惠价格;三是压缩了材料库存,通过集中采购,动态管理,降低了库存储备,加速了材料周转.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资源。此外,建筑企业对周转材料如果能实行集中管控,实施统购、统储、统修,动态管理周转材料,有偿进行内部交易,可以大大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发挥其整体效益。
3、结语
建筑过程时刻伴随着风险,尽管不能百分百杜绝风险发生,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并积极的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后备方案。希望本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可以在实践中得以佐证,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敏.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08):121-122.
[2]王江虹.探讨建筑工程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22):213+237.
[3]李登祥.试论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四川水泥,2015,(01):64+85.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任何一个阶段都面临着风险的发生。些许的疏忽都会造成工程的失败和损失。因此,风险控制才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建筑工程自身具备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因此风险就会相对来说多一些。这种环境下,提出一套有效地风险控制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1、建筑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的认识
建筑工程各个阶段都面临风险的发生。为了有效规避风险,风险管理也要相应的存在于建筑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通过有效地风险控制,可以让风险的发生概率不断地降低,使工程损失尽可能地减少。工程造价财务风险控制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资金的投入从而减低风险的发生率,或者在风险己经发生的情况下减少资金的损失。
以下是个人总结的财务风险控制的意义:
一是有效地风险控制能够给工程的决策人员在计划制定的过程中提供有效地依据,风险评定也能帮助决策者提供部分计划参考与建议。这能够帮助一个建设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二是风险控制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目前市场上的经济情况,减少了由于工程造价的升高导致的增加了施工单位的利益、给国家的资源和资金造成浪费的现象。
2、建立建筑工程造价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
2.1构建原则
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势必要通过一定的准则和规范来实现,应该确保财务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建筑过程,并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监控和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在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建筑工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都涵盖在风险管理之中,并完整的了解整个建筑工程。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财务情况,将每个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划分出来,并及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分工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在整体评估和集中管理风险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要不断地重视和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与此同时,财务部门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做到工程建设与财务造价控制的有机统一,尽可能的降低人为失误发生的可能性。
2.2具体构建方法
(1)组建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并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在工程造价的一系列过程中随时伴随着风险,因此,要对各种可能触发风险的条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向决策者提供相关的研究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三个方案,分别是应急计划方案、缓解计划方案和预防计划方案,这些都是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财务风险的方法,通过实施这些方法可以使风险发生概率极大地降低,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工程的深入进行,风险是时刻相伴的,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其目的就是及时的反馈项目风险的控制信息,并为有效实施控制方案提供必要的指导。保证在风险发生后有两套可供选择的措施方案,一是保证原计划如期进行的方案,二是预防措施方案,这样建筑工程就不会因风险的影响而延误工期;(3)在风险控制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风险响应。无论风险控制方案如何的完美无缺,也不可能百分百的规避掉风险,在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同时,也要兼如何完美应对风险事件的响应,并不断地提高风险处理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的自留、减少、转走和规避等风险响应动作。在风险发生时,势必要有相关的风险管理计划,而计划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目标、应对措施、适用范围、数据的发源处等等。由于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若在不能完全杜绝风险的情况下,其最佳的方法就是风险转走,这种方法应该引起同行业各个建筑单位的高度重视。实际上作为风险管理的特殊手段,风险响应可以直接的调整和整改建筑工程的建设预算;(4)建筑工程造价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应该建立在清楚地划分风险管理内外部的各种复杂关系的基础上。建设单位应该在内控制度中融入各种风险管理理论,在风险发生时提高其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发生意外情况的可能性。此外,建设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使其资源配置的能力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财务人员应该充分抓住建筑中的发展机遇,积极地应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并充分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楚哪些风险是可以控制的,哪些风险是无法控制的,让每个人员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到风险管理当中,才能够充分发挥财务控制体系的作用;(5) 材料的集中管控。通常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材料费占到工程造价的60%左右,因此要想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降低材料成本是关键一环。材料集中管控必须坚持两个原则,即采购价格最低和周转次数最多。笔者所在单位的实践证明,通过设立独立的子公司实行大宗材料物资集中管理受益颇多,一是理顺了管理层次,即实行“一级管理、二级核算”的集中管理模式,分工明确;二是降低了采购成本,通过集團整体运作,发挥规模优势取得相对优惠价格;三是压缩了材料库存,通过集中采购,动态管理,降低了库存储备,加速了材料周转.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资源。此外,建筑企业对周转材料如果能实行集中管控,实施统购、统储、统修,动态管理周转材料,有偿进行内部交易,可以大大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发挥其整体效益。
3、结语
建筑过程时刻伴随着风险,尽管不能百分百杜绝风险发生,但是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来有效的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并积极的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后备方案。希望本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可以在实践中得以佐证,为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敏.建筑工程造价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08):121-122.
[2]王江虹.探讨建筑工程财务风险与控制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5,(22):213+237.
[3]李登祥.试论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四川水泥,2015,(01):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