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一人公司的弊端和完善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现行《公司法》虽然明确规定了一人公司的形式,但是一人公司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实践上还有许多的不足,本文分析了我国一人公司的特点和弊端,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一人公司 弊端 完善一人公司是指仅有一个自然人或者法人股东的公司。虽然现行《公司法》明确规定了一人公司,但是一人公司在法律规定中和实践上还是有许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一、我国一人公司的特点
  我国《公司法》只承认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其他公司类型相比较,我国的一人公司也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股东的唯一性和限制性。一人公司的股东只能够是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股东,一个自然人不能够同时设立数个一人公司、该一人公司不能投资设立新的一人公司。以此規避一个自然人投资设立若干个一人公司后,公司资产变得薄弱,清偿债务能力下降,同时,也避免自然人利用不断设立一人公司转移资产。
  2.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一人公司在登记时,应当在公司营业执照中载明是自然人独资或是法人独资。一人公司不设立股东会,作出重大决定时,应当采用书面的形式作出,并且由股东签名后置备于公司,以此防止股东滥用职权,便于债权人以及交易第三者对公司监督。
  3.财务制度的严格性。一人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通过比一般有限责任公司更为严格的财务制度,对一人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防止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互相混淆。
  4.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推定性。相比于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现行《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做法。只要一人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与股东自己的财产是相互独立的, 就推定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财产混同,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我国一人公司的弊端
  一人公司股东简单,决策灵活,投资风险低,这是它有利的地方,但是也存在诸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操作性不强。一人公司的股东更加容易滥用法人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刺破公司面纱尤为重要。现行《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一人公司的股东负有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责任,但是什么是“滥用”?要证明股东财产独立到什么程度才行?因为缺乏明确规定,实践中十分难以把握。
  2.信息披露不完善。现行《公司法》规定一人公司营业执照上要载明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股东作出《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所列重大决定时要采取书面形式并置备于公司。实际上,一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仅披露上述信息是不够的,对于股东与公司的交易行为、股东设立多个一人公司的行为等,并不在信息披露范围之内,但是这些行为又是很容易损害公司债权人以及交易相对人利益的行为。
  3.治理结构失衡弊端突出。一人公司缺乏内部的股东会和监事会的制约和监督,破坏了传统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互制约的作用,股东独自掌握了传统治理结构中本应各自由不同机关行使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大权,资本多数决原则也因只有一人股东而不复存在,因此股东更加容易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从事不正当行为,牟取不合法利益,侵占公司财产。
  4.缺乏对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有效保护机制。一人公司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外承担责任。一旦公司的财产不足时,债权就可能不能够完全得到清偿,权利受到严重侵害的消费者也会无法得到足够的赔偿。一人公司唯一股东往往兼任公司执行董事,容易出现公司的住所与股东的居所混同,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个人财产混同,股东的损“公”肥“私”会使公司的财产减少,导致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公司法》的保护和救济措施不够完善。
  5.对投资主体的限制不足。在设立的主体上,对设立人没有作出资格上的特殊限制,设立公司没有了最低注册资本额和首次出资额的限制,对于负有巨额债务并且无偿还能力的自然人,并不禁止其通过设立一人公司进入市场,这将会对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债权实现形成巨大威胁。在设立的数量上,对法人股东没有特别限制,对于自然人股东虽然有设立一人公司的数量限制,但是仅是对设立形式上一人公司的限制,并不禁止自然人设立实质上的一人公司。
  三、完善对策建议
  一人公司在我国是一种较新的公司形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的方面来完善:
  1.增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操作性。既要防止法人人格否认这个制度被滥用,又要避免这个制度因操作性不强被束之高阁,可以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其适用条件,对何为“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并且严格按照这些条件适用,不得类推。同时对举证责任的分配也作出明确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的出现,适时作出新的司法解释,加强操作性指引。
  2.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为了起到更好的公示和警示作用,不应仅是在营业执照上载明一人公司性质,而应当在公司名称中直接表明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应该增强一人公司的运作透明度,除了披露现行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增加披露诸如公司与股东之间的财产流动情况、公司与股东的交易行为、公司对股东的担保行为、股东设立多个一人公司的行为等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利益的公司信息。
  3.完善一人公司的治理结构。为避免一人公司权力高度集中在唯一的股东手里,需建立起一套相互制衡的机制。一人公司只有唯一的股东,因此不存在设立股东会的情况,在其治理结构里面,可以完善执行机关和监督机关的职能。作为一人公司执行机关的董事会和作为监督机关的监事会,应当引入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制度,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由债权人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4.建立健全债务担保制度和财务监督制度。为了加强对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有效保护,有必要建立一人公司债务担保制度,当出现某种法定的情形,一人公司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唯一的股东除了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外, 还应当承担有限担保责任。当然这种担保责任应该是由法律用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的,只能够作为股东有限责任的例外情形。同时要健全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制度,一方面建立独立的会计制度,由专门的会计公司委派会计人员到一人公司承担会计工作,会计人员与一人公司之间没有雇佣关系;另一方面健全一人公司的财务制度,要求公司将发生的每笔业务都登录在册,形成备忘录以及年度财务报告,以备审查,减少公司转移、隐匿财产的机会。
  5.加强对投资主体的限制。在现行《公司法》对自然人股东限制的基础上,增加负有巨额债务并且到期无偿还能力的自然人不得设立一人公司,自然人股东设立一人公司的数量限制不仅包括形式上的一人公司,也应当包括实质上的一人公司。同时增加对法人股东设立一人公司数量上的限制。因为自然人设立多个一人公司的弊端,法人股东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广成. 试论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
  [2]龙井仁 , 龙 韶. 论新《公司法》中一人公司制度的缺失. 湘南学院学报. 2009(6).
  作者简介:余健(1971—),女,汉,广东化州市,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和行政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工资的增长机制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中需要税法的倾斜和保护政策,这样才能让企业在社会环境中更加具有公平性,法制秩序也更加合理科学。在此基础上让相关法律文件更具有倾斜性,保护中小型企业的财产,让中小型企业的转型也更加顺利。那么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预算的编制,让中小企业的税收更具有优惠性。基于此,本文对劳动密集型以及中小企业的财税法进行倾斜保护。  关键词:劳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新型合成毒品在我国滥用情况持续蔓延,呈递增态势,以河北省为例,全省年均合成毒品吸食人员增幅均在70%以上,在新发现的吸毒人群中滥用合成毒品比例2013年已达到93.45 %,本文通过对女性戒毒人员滥用合成毒品成瘾原因进行研究,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转型戒毒矫治模式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成瘾原因 戒毒模式 转型  一、女性戒毒人员滥用合成毒品成瘾原因探究  1.女性戒毒人员滥用合成毒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现实的不断变化,我们所制定的法律也应当与时俱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司法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运用,那么在税法所调整的领域,我国的税法是否能够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来更好的解决税法问题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将结合我国实际来进行深刻地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公司法 公司法人 人格否认制度 税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不断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民事活动也开始日益增多。近年来《
期刊
摘 要:随着国企规模的不断扩大,改革进程的加快,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创新国企法律管理模式也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本文就国企已经存在和即将面临的法律事务管理问题,提出创新法律事务管理的模式,分别是全面推行总法律顾问制、建立新型法律事务管理组织架构、明确采取集中管控和分级授权相结合的模式、深入推进合规管理。真正实现法律与管理的融合完善,促进法律事务管理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提升法律在国企中的管控能力。 
期刊
摘 要:法的安定性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能够达到一种惯常性的状态,使社会安宁有序。法的安定性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法律应该具有明确性、信赖保护以及可预测性(法不溯及既往性)才能实现法的平等、法的目的与社会正义。只有重视法的安定性,在当前的社会转型阶段实行法律制度改革才能调和社会发展与法律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使法律这一社会调控手段在现在与将来更好地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发
期刊
摘 要:我国《担保法》及《物权法》对质押及抵押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有部分销售企业擅自把一些不属于权利质押的证件作为质押物进行质押,给消费者和社会秩序带来不和谐。本文试图从担保相关的法律规定入手,对汽车合格证质押效力进行探讨,期望本文对企业和消费者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抵押 质押 汽车合格证  一、引言  云南近期发生多起因购车引发的纠纷:消费者在正规4S店购车后,却拿不到车辆合格证,
期刊
摘 要: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有效的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其中适用除外制度可以有效协调反垄断法本身价值政策之间的冲突,保证国家政策在发垄断法中有效落实。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就针对案例如何适用除外制度和出现的冲突展开论述,并如何更好地如何适用除外制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反垄断法 适用除外制度 适用原则 制度建议  根据法律规定,垄断适用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确立一般适用和除外适用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经济制度市场化情况下,政府参与、经济市场自我调节以及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组成。经济法是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进行整体、系统、全面、综合调整的一个法律部门。 在现阶段,它主要调整社会主义和再生产过程中,以各类组织为基本主体所参加的经济管理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经营协调关系。但经济法只能是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我国当前市场经济,若政府一旦出现疏忽,就很容易使市场失控,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协调好政府参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进程发展迅猛,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民营企业 “走出去” 现状 问题 对策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企业开始向海外扩张,但仅有大型国有企业和央企才具有足够的资金和政
期刊
摘 要:烟草专卖作为国家行政执法的一个主体部门,必然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以与时俱进的法治建设来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开展柔性执法的背景、柔性执法的概念、意义和开展柔性执法应把握的原则、注重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些具体方法进行了粗浅探索,着力为开展好柔性执法、推进烟草专卖执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限的借鉴。  关键词:烟草 执法 柔性 转变  一、什么是柔性执法  柔性执法是一个学理概念。它是一种“理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