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治疗的现状不容乐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q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们对痛风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有了深入的认识。尽管出现了很多鼓舞人心的科研成果,但临床上痛风管理的标准仍然滞后于相关的科学研究。事实上,痛风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资料和高水平的血尿酸。这一诊断标准颁布于1977年,是原发性痛风引起的急性关节炎最早的分类标准,并多次被美国放射学会(ACR)诊断标准引用,但这一标准之后再没有修正也没有进一步证实。降低血尿酸和对相关炎症的治疗都表明,临床实践和可能进行的治疗之间差距很大。有报道,依据最近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提出的痛风治疗指南,在英国对痛风的早期治疗很有限,

其他文献
茎突综合征是因为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临近血管、神经,而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或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涎腺增多等症状的总称,常见于成人。
为了确定乳腺癌治疗后妇女首次妊娠及妊娠后的情况,澳大利亚西部的研究者对小于45岁的病例(1982年至2003年)进行了人群为基础的描述性研究。这些病例是来自西部澳大利亚相关系统的数据并经病历记录证实的。
期刊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动、静脉血栓形成(包括脑血栓、脑静脉窦血栓、深静脉血栓、冠状动脉血栓、外周动脉血栓[1-3])、习惯性流产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IA)。
期刊
顼志敏:我们继续讨论心血管病常见用药误区.  例1诊断依据和病情评估不充足,用药效率比较低下,缺乏规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路径.  男性,60岁,阵发性胸闷痛8年,伴心悸。
期刊
由中国哮喘联盟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防治哮喘新进展学习班定于2008年7月25日至2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7月24日报到,7月27日中午撤离。注册费900元,资料费100元。学习班将由钟南山院士等国内外著名专家20余人担任讲者,共25个讲题。期间将有国内外著名企业参展,并举办卫星会。学员将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患者男,18岁,学生.主因头痛5 d,反应迟钝1 d,于2007年2月11日入院.患者于5 d前出现头痛,自认为"感冒",测体温不高,曾口服"感冒伤风胶囊、扑热息痛",1 d前出现反应迟钝,答非所问,伴右上肢无力,恶心,无呕吐、意识障碍,院外用"甘露醇、激素"治疗1 d无缓解。
期刊
碳酸钡属不溶性钡盐,本无毒性,但口服进入人体后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故有剧毒[1].临床上偶见误将碳酸钡作为发酵粉而致集体中毒的病例,我院于2007年1月12日收治3例,均已痊愈,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期刊
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是构建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程,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2008年4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召开了第一次关于中国医改总体方案的座谈会,听取医药界人士对于医改的意见,显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对健康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也预示着中国医改总体方案不久即将出台,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