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社团组织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丰富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随着高校学生社团规模的不断壮大,社团的发展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分析当今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促进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社团 对策
  一、研究背景
  研究发现,高校文化不仅体现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技术设备等方面,更是深层次包含于一所高校的文化积淀。这种积淀更好更全面的体现在了大学社团当中。“大学是与它的历史、文化、传统、精神、气质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大学文化的传承难以模仿,是一所高校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在市场与文化交融的今天,高校没有高品位的社团文化渗透,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市场竞争,更不会有历久不衰的竞争力。通过确立科学的社团理念和塑造独立的校园社团文化,有效地凝聚人心,为学校文化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从长远战略角度看,社团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学校学生工作建设产生作用。
  一是特有的社团文化能把离散的学生改变成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社团文化的实质是追求一种整体优势,通过营造一种共同的精神文化氛围,通过具体的活动的实施,实现升华人格,塑造情感,丰富知识,发挥潜能,修正言行的育人目的。二是加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社团文化尝试通过对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的营造,综合发展学生的素质能力。这和政工的目的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培养“四有”新人。它用宽松、和谐、融洽、亲切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达成事半功倍之效果。三是社团文化冲淡了学习的紧张感和枯燥感。以其固有的娱乐性和欢快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它具有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健康情绪产生的作用。四是社团文化提升了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尤其是在一些社会关注度本来就不太高的高校,只有注重校园文化为烘托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才能将学校做大做强。
  二、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问题
  (一)指导教师实力比较薄弱
  指导教师总体实力比较薄弱并不是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年龄、学历、职称等显性表述,而是在思想、能力、修养与性格等隐性因素。高校重视对211、985院校以及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员进校从教,却缺乏对新进教师关于教育理论、相关社团实践、对教育事业的人文关怀的综合考察。另一方面,学校师资在年龄结构上也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没有形成完善成熟的梯队式人才队伍。博士研究生学历较少,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偏少。聘用的兼职教师存在管理松散、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少数没有经过岗前培训,不具备教师资格。没有较好的福利保障机制、对于社团管理兴趣不大也是教师队伍人员流动较频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服务意识比较薄弱
  对于高校而言,学生是学校生存的“衣食父母”。在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体制下,学生很难得到良好的服务和人文关怀。变管理为服务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以前的官本位思想依然严重。学校一如既往地按照自身意愿对待学生诉求,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学校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往往导致学生情绪上的对立。同时,过于僵化的管理也不利于学校社团文化的培育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文化氛围较为薄弱
  有学者说,“办大学,办的就是氛围”,而这种氛围就是一所学校的社团文化氛围。民办高校一般地处城郊,教师一般都家住市内,除了乘坐班车上课外,基本上不在校园逗留。校园里值班人员均为辅导员和部分机关人员。学生在课余很难与教师接触交流,师生之间基本不存在交流。这是社团文化传承的一大障碍。另外,有的教师特别注重寝室卫生,认为寝室内务就是寝室文化,而忽视了校园环境所应承担的精神文化蕴涵。另一方面,社团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8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个或者多个学生社团,学校对社团活动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引导。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还没能真正发挥出来。
  四、高校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增强社团师资力量
  高校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其师资队伍必须具备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即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高校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有具有双重素质,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人才。只有具备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才能实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增强师资力量,要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作为一所区域高水平民办高校,如何留住优秀教师和人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绩效工资或专业奖励等薪酬、福利制度等方面的物质激励,评比、表彰等精神激励,创造更多的培训、晋升机会等职业激励,以及增进沟通、尊师重教等情感激励,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真正落到实处。
  (二)完善校园社团组织建设,塑造学校特有“社团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全体师生共有的价值体系,包括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它是大学在发展中优秀文化积淀的结晶,是高校社团实力保障的软环境。提升社团环境,最终必须落实到大力推进社团自身文化建设,塑造社团精神上来。曾经有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所著名大学给后人留下的只有大学精神和建筑。在国内外的各类大学社团中,有的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有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社团精神,有的提倡社团知识,有的提倡社团技术,有的提倡社团学习,有的提倡人生信念等等,但无论哪种形式,每一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精神,都在传递这种不可复制的精神,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社团的灵魂所在。
  (三)建立健全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大学社团文化培育的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综合的体系,例如真善美的结合,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等。再者,高校需要形成教育管理机构、机关领导、职能部门、各院系等全方位都高度重视和积极进行校园社团文化建设工作的良好局面。教师是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应着力采取措施,加强以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养为核心内容的师资队伍建设。另外,社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它蕴含着社团发展历程中所有的智慧结晶。而这一特性也决定了社团的制度是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应遵循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加大文化创新力度,通过继承本社团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社会主流文化,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升社团的文化内涵,用不断发展的角度、新的视野来丰富社团的文化内容,最后是建立长效机制,要把社团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不能随着人事的变动而在总体文化设计上有大的变化,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黄春雷,袁闯.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0(6):8~9.
  [2]李飞鸿.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35~37.
  [3]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6(6):84~86.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2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了空腹体表胃电图(EGG)及B超胃窦面积及扩张率测定的对照检查,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健康对照组:15例无任何消化系统疾病症状的健
近期,笔者对昆明呈贡七甸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园区管委会及园区附近的农村信用社七甸分社进行座谈,实地走访了园区内云南辉煌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昆宝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了解掌握园区企业经营现状与金融需求等情况。总的感到,金融在促进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了解到,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很多潜力和作为有待发掘和实现。  一、七甸工业园区概况  (一)园区建设发展概况  七甸
期刊
Huawei paves the way for Created-by-China Huawei makes miracles.This is a contention once again lent credence by its astoundingly good performance in2014.helped
期刊
【摘要】MOOC近几年在网络上受到民众热捧,清华北大等国内一流高校也相继建立MOOC平台并推出了一些MOOC课程,但实际上MOOC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进展有限,本文试从MOOC平台自身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MOOC平台的优化提出建议,以期能改善体验,助推MOOC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MOOC 网络教育 高教改革  一、MOOC教学平台存在的局限性  MOOC教学效果实际未能优于传统教育,原因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延续护理.记录两组高血压患者生存
The Second President Clinton?
期刊
Operation Evacuation
期刊
期刊
A Safe Be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