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su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是愚人节,但是我并不知道。因为临时有家长来访,所以我来到教室门口时,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了。
  教室里静悄悄的,我心里不由窃喜:这帮小顽皮,终于变得懂事、安分了!可就在我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的那一刹那,这种让我倍感温馨、甚至自豪的窃喜顿时化为乌有:几把夹杂着尘灰的笤帚从教室门框上迎头落下,伴随着教室里低低的笑声……那一瞬间,失望、愤怒、委屈,甚至难以言表的悲哀如潮水一般从心底迅速蔓延开来……
  我生气地将课本重重地摔在讲台上,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孩子们的窃笑止住了。教室里变得出奇地静,孩子们都屏住气,好像在等待我的火山爆发。空气也仿佛凝固了一般,我僵立在那里,任由心里的五味瓶翻腾、翻腾……
  我并不是一个爱发脾气的老师,但此时此刻,我真不知道如何抑制住自己的伤心,又如何平息自己的怒火。我真想立刻把这个搞恶作剧的学生揪出来,痛斥一番,或者摔门而去……我一面告诫自己千万要冷静、冷静,一面却无法摆脱心中的愤懑。
  沉默。
  我心情复杂地扫视了一下教室,有两个学生正把头埋得低低的,显得局促不安。
  “老师,今天是愚人节,他们说想跟您开个玩笑。”班长的话打破了沉默。
  “愚人节?我怎么没想到?”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脑海里清晰地闪现出儿时的一幕来:
  那是一节英语课,老师边讲课边在课桌间走来走去。看着课桌间狭长的过道,我不知怎的,想起了过公路收费站时那拦住过往车辆的栏杆。于是突发奇想,用水彩笔在一张图画纸上写了“禁止通行”四个大大的字,再用胶水将这个“招牌”粘在一根细长的木棍(那是因为山路滑,我上学时用来当拐杖的)中间。当老师走过来时,我迅速将我制作的“栏杆”搭在对面同学的课桌上,并冲对面的同学挤挤眼睛,对面的同学会意地握住了栏杆的另一头。老师正全神贯注地讲着书上的内容,冷不防“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我的“栏杆”拦腰一绊,差点摔倒。同学们顿时大笑起来。我不由得为自己的“小把戏”而沾沾自喜。可是,这种“好玩”的感觉并没能持续多久,因为,我发现老师白皙的脸顿时涨得通红。那是一位很年轻的女老师,她颤抖地抓住我的“杰作”,羞愤地转身出了教室,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了她眼里闪动的泪花……
  当然,后来我被班主任老师狠狠地训了一顿,并被罚站了一个下午。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那时自己的行为已经深深地伤害了老师。但是,我敢肯定:当时对老师真的没有半点恶意,我甚至很喜欢这位美丽而且声音很动听的英语老师。我只是一时兴起,觉得有趣、好玩,仅此而已。可是,这一切在老师看来,却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简直就是戏弄,是侮辱!是对老师极大的不尊重!然而,凭心而论,那时候的我,在整个制作栏杆的过程中,心里绝没有一丝捉弄老师的想法,我只是想体验一下当交通警察(那时我以为收费站的人员就是交通警察)的感觉。我很清楚地知道,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甚至还充满了一种创造的喜悦和希望引起老师注意的期盼……
  想到这里,我心释然了。看着孩子们惶恐的表情,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消除孩子们的紧张情绪,于是,我故意轻松一笑:“看来,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呀!想当初,老师念书时也和你们一样淘气呢!”迎着孩子们诧异的目光,我平静地讲起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最后,我心情沉重地告诉孩子们:
  “虽然我对老师并没有恶意,不是要跟老师过不去。可是,我却深深地伤害了我喜欢的老师。但在那时,我连向老师道歉认错的勇气也没有。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自责,然而,我知道无论如何自责也无法抚平我对老师的伤害。所以,孩子们,当我们在自己觉得好玩时,一定要顾及别人的感受。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必须要尊重他人。”
  ……
  第二天早上,我走进办公室,办公桌上放着一串黄桷兰,下面压着一张纸条:“老师,没想到您和我们是一样的。但我们这样跟您开玩笑太过分了,请您接受我们诚恳的道歉!”
  我捧起那串黄桷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顿时扑鼻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
  让我们处在学生的位置上去感受一下吧,因为我们都曾是一个孩子。当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就会发现原来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或许一些我们认为很恶劣的事件,在孩子看来,只是一时好奇或觉得好玩罢了。很多我们大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其实不过是孩子的天性使然。
其他文献
一天,与朋友一起上网,无意间看到一个QQ号的个性签名:“做好眼前的事、手中的事,成功就在眼前。”我当即对朋友说:“这是我的学生!”一聊,果然是!朋友很诧异。我解释说,这句话是我们班自创的格言,是我们师生独有的体验和财富,也就成了我们之间特有的默契。  自创格言,借用格言来激励学生,这一想法最初源于我年少时的经历及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失信仰、缺乏斗志的现状。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物质的困乏
期刊
做班主任,是“高科技含量的工作”。愚年纪尚轻,经验尚少,这几年学习“名师”的—些做法,“老班”当得倒也乐得轻松、乐此不疲。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镇西    学校下达了一个给河北省白血病患儿捐款的通知。说实话,本来捐款的初衷都是好的,但由于几乎每个学期都有不同名目的捐款,有的学生难免会有些意见;尤其是高三的学生,不免有些“缺乏爱心”了。  课间的时候我走进教室,传达了上级的文件,教
期刊
和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学校一样,这所农村中学也到了五十岁的年龄。  五十年峥嵘岁月,五十年沧桑变故。能找到什么来作为这所学校存在五十年的见证呢?没有了。除了校址没变以外,其他的一切均已经“焕然一新”“与时俱进”了,历史前进的车轮几乎堙没了学校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一切痕迹。现在,除了口耳相传的“五十年”,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佐证的实物。  本来是可以留下一些“遗产”的,可是由于没有“遗产意识”,最后
期刊
如果我们能够根据心理学的规律,有意识地在批评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那么我们的批评会更具有艺术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吃的“三明治”    在批评心理学中,如果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中间,受批评者就会愉快地接受批评,认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三明治”效应。这种效应就如三明治,第一层是认同、赏识,积极地肯定对方的优点和积极面;中间层夹着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
期刊
“我们长大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这种看法,在日常言谈中,总埋怨父母不了解自己,对自己管束过紧,要求苛刻,爱唠叨。在一次班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中,有一栏是:“你喜欢与家里什么人交谈?”全班绝大多数学生都填写“谁都不谈”或者是“话不投机”。相应的,在家长会上或家访中,家长又都反映子女不听管教,我行我素,两代人之间有很大的隔阂。为了使学生尊重、信任和理解父辈,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
期刊
所谓“假前综合症”,是指青少年学生在放假(包括周假、月假以及期末的寒暑假等)之前,由于各种因素产生的心浮气躁、精神不振、学习效率下降,甚而导致行为偏差或身体不适等心理或生理的多方面症状。目前,“假前综合症”的存在较为普遍,但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先来看三则病例:  中学生小A,男,15岁,活泼好动,自律意识不强,平时尚能维持过去,每至假前,就再也管不住自己,心烦意乱,成了“闯祸坯子”。  中学生
期刊
一次自由活动时,小勇和小琦争起来了。他们扭在一起,斗得不可开交,班上孩子冲上去,把两人分开。身子分开了,可两人还扯着手,一副要争到你死我活的架式。我走进教室看到这一幕,故意上下打量着他俩,说:“哟,你俩在合作什么游戏呀?到现在都不舍得放手!”“不是的,他们……”孩子们七嘴八舌,都想向我描述刚才的事。  “多深刻的一幕啊!都已经过去了,可大家还是记忆犹新,想忘也忘不了呢。如果让你把这个‘游戏’写成篇
期刊
班级管理很难找到什么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要想实现我们的班级发展目标,更多地需要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和做法。它们虽然看似细微,但实际上具体而实效,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必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表情监督员    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往往更容易情绪激动,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说出过激的语言或做出过火的行为,有可能扩大事态,酿成恶性事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当事人,深陷当时的情绪环境中,很
期刊
牛成,男,12岁,四年级二班学生,体瘦、眼大、嗓门大,因出口成“脏”,好打架、搞恶作剧、与老师顶嘴,且姓牛,被同学们呼为“牛魔王”;又因没有朋友、性格孤僻,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牛成似乎是班上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引爆,让班集体混乱不堪,使老师、同学烦心不已。我决定斗一斗这“劣”性十足的“牛魔王”。    智斗挑衅    我把牛成叫到讲台前板书,他后座的学生突然“哇”地一声,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
期刊
临近9月10日,平日被人遗忘的教师,忽然被关注起来,除去电视里不厌其烦的报道,广大商家更是把尊师重教的气氛渲染得轰轰烈烈。  清晨,办公桌上又多了一摞传单,不知道是哪个商场送来的。随手一翻,“盛兴手机广场,教师购机八折优惠”,这传单马上吸引了我。我的手机已经用了三年,棱棱角角已经磨得不像样子,早就想买一部新的,只是囊中羞涩,很让我犹豫:买一部好的吧,负担不起;买一部次的吧,不够档次。要知道,手机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