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像是早已归来,却依然摇晃着等待 错过的前半生,慢慢忘记初见的怦然 舟楫丢失波涛,风帆撕开谎言 没有新海洋 远航不会更远,尽头玩弄在手心 一个人的城市距离三厘米 汞柱升上高处,河水习惯沸腾 思如泉涌,他的高血压一路飞翔 等待着杀死词汇,梦在摇椅上倾巢而出 被迫着爱上晚年,爱上迟暮的暖色 和熏的春风从颤颤巍巍的步履开始 在流星般地飞逝中领略,渡口曾送别过 彩虹 (桃李不言,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像是早已归来,却依然摇晃着等待
错过的前半生,慢慢忘记初见的怦然
舟楫丢失波涛,风帆撕开谎言
没有新海洋
远航不会更远,尽头玩弄在手心
一个人的城市距离三厘米
汞柱升上高处,河水习惯沸腾
思如泉涌,他的高血压一路飞翔
等待着杀死词汇,梦在摇椅上倾巢而出
被迫着爱上晚年,爱上迟暮的暖色
和熏的春风从颤颤巍巍的步履开始
在流星般地飞逝中领略,渡口曾送别过
彩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后半生命悬一线,时间的悬崖坠落太多
青春
衰弱部分涟漪着斑斓
渐渐变暖的离别时光不是等你
而是讓一颗空空荡荡的心习惯等待
其他文献
哈尔滨的冰灯艺术 一提到哈尔滨这座“北国冰城”,人们就会想到冰雪,想到晶莹剔透、五光十色的冰灯。直到现在,住在这里的很多老年人还记得,在自己小时候,每到冬天最冷的时候,就用一个水桶装满清水,放在屋外,等水开始沿着在桶壁冻成一个“冰壳儿”时,把中间还没有冻住的水倒掉,在“冰壳儿”里的点上一支蜡烛,一只晶莹剔透的冰灯就做成了。 到了艺术家的手里,“冰壳儿”可就不是用水桶冻出来的啦。冰灯的制作早
昕迪,美国新泽西州某小学10岁华裔女孩。从汶川大地震开始,她开始用日记方式记录下一个海外华裔女孩对祖国的热爱和所有心灵感受。 5月12号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的老师Z小姐告诉大家,中国发生大地震了。我吓了一跳,因为我的爷爷、奶奶、伯父、舅舅,还有一些朋友都生活在中国。 放学回家后,妈妈坐在电脑前没一会儿就哭了起来。“怎么啦?”我问道。妈妈流着泪说,四川大地震,7.8级,已经死了很多人,太惨
咚!咚!咚!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走进来一个人,他说:“我是23世纪体验公司的工作人员,您生活在未来的好友为您定购了一盒明星体验汽水,欢迎使用,再见!” 真奇怪!我打开汽水包装盒,开始看使用说明,念到:“喝下体验明星汽水以后,您会感到自己就是明星,周围充满了明星的气氛,使您可以感觉到做明星的快感,有效期一天。” 太妙了!我不顾一切,一口气灌下汽水,便上超市购物。走在大街上,人们都在注视我,
那个穿暗色粗格子呢衣服的女子扒斯通的口袋时,我正坐在假日旅馆的豪华休息室翻阅一本杂志。 她扒得很漂亮。斯通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绅士,手持拐杖。他在加州有一亿五千万的资产。他刚从我对面的一个豪华电梯出来。那女子从大理石楼梯那边走过去,走得很急。故意装出心不在焉的样子,和斯通撞了个满怀。她赶忙道歉,露出美丽的酒窝,斯通彬彬有礼地鞠了个躬,说没有关系。她扒了他的皮夹和领带上的钻石夹子,而他则毫无知觉。也
比赛做饭的味道是怎样的呢?那就看看我家吧! 早上,妈妈提议,我家来个烹调比赛,我和老爸一致认同。 比赛拉开了帷幕,首先是老爸闪亮登场。看他穿着围裙,戴上了帽子还真有厨师的味道,他的参赛作品是蔬菜色拉。只见他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色拉油瓶。一边倒色拉,一边用手不停的搅拌。他的动作十分麻利。不一会一盆色泽鲜艳的蔬菜色拉就呈现在我眼前,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忍不住一口咬下去,“噢,好极了。”我大声叫着
柿饼外的白粉是什么? 新鲜的柿子里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柿饼后,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随着渗透到表皮上来,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透到柿饼的表面时,就抓住了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但却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当它渗透到柿饼的表皮上后,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
放暑假啦!闷在屋里看电视,没意思;出去玩儿吧,天热得简直让人喘不上气来。嗯,这时候干什么才又凉快又好玩儿呢?我在屋里边吃冰棍儿边想,这时,邻居家的丁小猴来找我啦:“小西、小西,咱们一起去河边玩水吧?” “玩水?”我一听这俩字儿,心里马上像装了一只小老鼠,觉得痒痒地。对呀,这么热的天,往水里一扎,该有多痛快啊!我赶紧换上凉鞋,走到门口开门一看:哟,不光是丁小猴,还有李文杰、何米米他们也来了。于是,
这是一滴海水被放大25倍的画面,地球公海是无数小动、植物,统称浮游生物的家园,浮游生物包括水体病毒、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海藻和水中细菌、小虫子、甲壳纲动物,还有鱼卵、大动物的幼体和植物(如海草),以及螃蟹、龙虾、鱼和海胆。 很多人都有到海边玩过水,不过可能没有仔细地想过,一捧海水里头到底有些什么生物?其实看起来平凡无奇的海水,如果用显微镜看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头的生物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犹
V代表胜利的来历 “V”这个符号的发明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逃亡英国的比利时人维克托·德拉维利。1940年末的一个晚上,他在广播里建议,用粉笔在公共场所写上“V”字,表示坚信盟军的胜利,让那些纳粹心神不宁。于是在欧洲各沦陷国家,无论拉汽笛、按汽车喇叭,还是叫服务员,都是“嘀—嘀—嘀—哒”。这三短一长的音符,转换成摩尔斯电码,正是“V”的符号。朋友见面,伸出两个手指作“V”形互相打招呼。用粉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