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选择

来源 :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200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矿产和能源的开发与经营,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和经济衰退等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SWOT分析,找出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难得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结合波特钻石体系影响产业竞争力六个因素分析,制定了适合乌海市葡萄酒产业自身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乌海市;发展战略;SWOT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6-0009-03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大规模开发而兴起的城市,它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在国家的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共有各类资源型城市11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总人口1.54亿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下,资源型城市在培育新的特色产业时,要认清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并据此不断调整资源开发策略,是资源型城市能否成功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乌海市是一座先有矿、后有城,依托煤炭等资源开发而建设的资源型城市,经济上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前期阶段。乌海市是世界最佳葡萄种植地区之一,其产出的葡萄具有浓郁的香气且色泽鲜艳,口感酸度适中且含糖量高,这种天然无污染的优质品质正可以作为酿酒的上等原料。乌海市利用优越的产地环境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依托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已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竞争力削弱,使得机遇与挑战并存。下面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乌海市的葡萄酒产业进行分析。
  (一)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分析
  乌海市酿酒葡萄产区属中国三大酿酒葡萄原产地贺兰山东麓的北端,经过国内外专家的反复论证,乌海酿酒葡萄产区已成为中国新兴的最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乌海市良好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气候环境、规范化栽培、丰富的水资源奠定了生产优质酿酒葡萄的基础。乌海市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具有很大的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乌海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不仅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交通枢纽,又是“宁蒙陕”经济区的中心。陆路、航空都非常便利(包兰铁路、110、109国道等铁路、公路主干线穿市而过,乌海机场有航班直达北京、西安等地)。乌海市处于北纬39℃,地处大陆深处,是三大沙漠的交汇处,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降水量少、日照充足、空气干燥、海拔高等特点,属于我国光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是世界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是我国最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在中国葡萄栽培区划中,乌海地区属于中温区一个独特的栽培区。在中国农业部编制的《中国葡萄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乌海被列为黄河中上游欧亚种葡萄优势栽培区。
  (2)资源优势。乌海地下水补给量主要来源地降水入渗,少量凝结水、回灌入渗和黄河侧向入渗补给。黄河流经乌海市区105千米,平均河宽250~500米,水深2.5~11.6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69亿立方米。据内蒙古水文总局初步测算,乌海地下水资源稳定开采量为11200万立方米,可利用水量为9500万立方米,并同黄河形成自然互补系统,能够为发展葡萄生产提供较充足的水资源。
  葡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乌海市处于大陆深处,可以有效地利用宁夏、兰州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降低葡萄酒及其相关产业的劳动力成本,增强其产业竞争的比较优势。
  (3)市政府支持优势。乌海市根据国家的酒类产业政策,特别重视葡萄酒的产业化发展。乌海市政府出台了葡萄种植的优惠政策,分别对集中连片种植和新植葡萄进行每亩300元和200元的财政补贴;市政府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扶持葡萄酒加工企业的发展。乌海市政府积极申请国家开发银行新农村建设贷款,集中财力重点扶持有带动作用的企业和个人发展葡萄生产、加工。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为葡萄酒产业各环节服务;政府信息网、农牧业信息网和“96048”科技服务台为葡萄产业各个环节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另,乌海市为提高酿酒葡萄的质量,在酿酒葡萄种植的各个生产环节严格按照《乌海市葡萄规范化技术操作规程》和《原产地域产品乌海市葡萄酒》的标准进行标准化操作,并全面实行规范化栽培。
  2.劣势分析
  乌海市葡萄酒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骄人的业绩,但其市场的竞争力较弱。要把乌海葡萄酒产业做强做大,存在以下不足:
  (1)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生产分离。乌海市的葡萄酒生产企业按统一标准与果农签订合同,从而规范对酿酒葡萄的种植、管理及收购,但具体的技术操作由果农掌握,这就使得果农和葡萄酒企业缺乏同步的质量管理。果农与葡萄酒生产企业的分离,导致在生产过程中追求目标的不一致。果农追求葡萄高产,关心收购价格;而葡萄酒企业关心的是酿酒葡萄的质量,在葡萄酒产业中存在着产量和质量的矛盾。另外,乌海市葡萄的种植品种多,但名优品种种植面积小、发展缓慢,还没有形成基地效应、规模效应,存在生产供给没保证等问题。
  (2)葡萄酒成本过高。葡萄酒成本主要由葡萄种植成本、葡萄酒生产成本、葡萄酒运输成本等组成。葡萄种植成本主要包括:建葡萄园的费用和埋土防寒,在乌海市建造酿酒葡萄园投资至少需2000~3500元,管理费平均每年大约为850元/亩;乌海市冬季少雪,春季干旱风大,在冬季葡萄蔓要下架进行埋土防寒,春季要出土,这笔费用占全年总支出的30%~35%,这给葡萄生产增加了成本。
  另由于乌海市的葡萄酒品牌还没有被国内的消费者广泛认可,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比较分散、集中度不够,这也增加了葡萄酒的生产成本影响了乌海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我国葡萄酒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乌海地处我国西部,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己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运输较远,导致成本增加。   (3)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乌海葡萄酒产业最突出的弱点是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小、生产分散、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与世界乃至国内的知名葡萄酒企业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乌海最大的汉森葡萄酒业公司的产量在2009年也只是达到了3800吨。乌海市的葡萄酒龙头企业还没有发挥出龙头的作用。目前,乌海市的葡萄酒企业(除汉森葡萄酒业公司外)大多数公司缺乏创新、盲目模仿,处于低水平重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乌海市的葡萄酒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4)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支撑不足。葡萄酒生产是将葡萄中有用成分通过合理的酿造工艺、设备,经济完美地在葡萄酒的质量和风格中体现出来。而人才是葡萄酒生产技术的核心和关键。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及其相关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缺乏。在葡萄的栽培环节上没有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术参数,只有乌海市葡萄酒协会组织的专家组对几大基地做技术指导;在葡萄酒的酿造环节上,很多技术水准也只能满足生产上的技术保障,仅能维持质量、口味稳定,没有形成全面、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二)外部环境分析
  1.机遇分析
  (1)葡萄酒消费需求旺盛。葡萄酒以其“安全无害、营养保健、回归自然”的风格和品质,满足了人们对饮酒健康的需求。葡萄酒作为饮料酒的一种,它具有酒精度低、营养高的特点;在功效方面来看,它既可以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并控制人身体内的胆固醇水平,还可以利尿、护肝和抗衰老。2010年我国人均年葡萄酒消费量不足0.5升,而世界平均水平为6升多;法国和意大利等葡萄酒生产与消费大国的人均年消费量更是在50升以上,而我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尽管2011年我国葡萄酒消费量在原有基础上翻倍达到1.06升,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目前,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2)国家制定了有利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政策。葡萄酒兼具发酵酒和果酒两大特征,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变”方针上,即“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水果酒转变”。发展葡萄酒产业,不仅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还能减少水土流失,盘活贫瘠和闲置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构建新的自然景观发展农家乐和农业旅游,从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发展葡萄酒产业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另外我国加入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也给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威胁分析
  (1)我国葡萄酒市场竞争激烈。据有关数据,2005年全球葡萄酒产量过剩约20%。而我国葡萄酒市场前景广阔且国内供给不足,我国已成为许多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家在世界上最后一块未开垦的葡萄酒卖场。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进口原装葡萄酒24.14万千升,同比增长65%;进口散装葡萄酒12.02万千升,同比增长-12.32%,进口数量显著增加。截止到2010年初,全国拥有600多家葡萄酒企业,有2万多家从事进口葡萄酒经销与流通的企业,大约有1386个在售的进口品牌,国内葡萄酒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具有资源优势的乌海葡萄酒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缺乏长远发展规划,企业短视,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我国葡萄酒产业链中不同企业分属于不同管理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且没有相关行业法规,职责归属不清,管理秩序混乱。受葡萄酒高利润的诱惑,很多企业唯利是图,导致我国葡萄酒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类不利事件层出不穷。突显出我国葡萄酒市场竞争环境的非理性与不规范。由于葡萄酒具有保健功能,使得消费者趋之若鹜。但国内品牌滥用庄园酒、年份酒、冰酒等诸多概念的营销手法,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这些因素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3)产品单一,优势产品竞争力削弱。葡萄酒中的三巨头——张裕、中粮长城、王朝,其产品种类多,品种全。近年来国内各葡萄主产区都在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如云南红、宁夏贺兰山、北京丰收、长白山、新疆新天等,已经成为新品牌中的新宠,后劲很足。尽管乌海市葡萄获得了原产地认证标识,部分企业的葡萄酒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双认证,但由于乌海市葡萄酒企业产品种类较少,市场辐射范围小,品牌认知度不高,还没有真正形成品牌,使得乌海市葡萄酒企业在竞争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二、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乌海市葡萄酒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选择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合理应对外部威胁、抓住外部机遇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竞争战略。下面对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竞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确定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战略重点。
  (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根据性质与作用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索,初级生产要素是高级生产要素的基础,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在创造产业竞争力方面技术、人才和文化等高级要素的作用日益提高,反之初级要素的作用有所降低。特别是农业,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是获得比较优势的基础,但这一优势易受农业技术、农业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高级要素不易被模仿和转移,是构成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在短时间内难以迅速形成和获得,需要长期持续的投资和积累。因此,乌海市应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发展葡萄酒产业的高级生产要素,以形成独特优势,并将其作为核心战略。
  (二)需求条件。结合前面对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可知:我国葡萄酒的需求旺盛、潜在市场非常广阔,但由于市场不规范,可能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因此乌海市葡萄酒产业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考虑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重视消费者。葡萄酒企业必须依靠先进技术,生产质优适销产品,用价格和品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三)企业结构。企业结构的落后会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使其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当然就会使得产业的竞争力日益下降。乌海市葡萄酒企业产品单一,技术比较落后,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导致了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不能快速提高。因此要调整和优化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企业结构。
  (四)相关支持产业。葡萄酒产业的主要支持产业有葡萄种植和机械制造业。目前,这两大产业在乌海市发展都比较落后,葡萄种植还没有实现规模化与基地化,缺乏有效统一的质量管理,保量不保质,自动化程度较低。而机械制造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缓慢。从而削弱了乌海市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
  (五)政府政策与机会。产业政策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结构进行调控的经济政策,可对产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乌海市虽然根据国家的酒类产业政策,抓住我国加入OIV的良好机遇,制定了葡萄酒产业的优惠政策,但总体来看,这些政策大部分针对葡萄种植方面。因此乌海市应制订鼓励和引导葡萄酒产业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政策,并在赋税方面给予葡萄酒产业相关企业优惠的政策,以此作为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持战略。
  借助波特钻石体系对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分析,可确定该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若要确定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战略需结合SWOT分析矩阵作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前面对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得到SWOT分析矩阵见表1。
  通过对波特钻石体系中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六个因素以及对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SWOT分析,乌海市葡萄酒产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发展,选择以s0战略为基础、以W0战略和TS战略为核心的战略。即:将乌海市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的乌海葡萄含糖量高的天然好品质以及规范的栽培技术这一生产优势发挥出来,重视培养和引进高级的技术、管理人才,重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发展葡萄种植规模化与基地化、机械化与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竞争优势。调整葡萄酒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重组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与资本结构,优化企业配置,通过品牌整合等方式,加强乌海葡萄酒产业知识和文化的积累,为乌海葡萄酒增添热情奔放、淳厚天然的独具民族特色又不失国际化的文化底蕴,有效利用外部资本发展产业品牌战略。
  [作者简介]段永峰(1979—),男,内蒙古凉城人,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流程分析与建模。
  责编:启方;校对:正融
其他文献
摄影师与拍摄对象,是有缘分一说的。王树声拍摄帕米尔高原十年之久,他称慕士塔格峰为老爹,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敬畏他,关怀他,记录他。  帕米尔高原是我最终的落脚处  其实在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王树声是喜欢胡杨林胜过帕米尔高原的。  2001年3月8日,在跟妻子再三保证摄影可以健身、“健心”之后,他拿到了1.3万元的购机基金,后来又向朋友借债1万余元,购买了自己的第一台胶片相机。虽然身边的朋友提醒过他,
期刊
盘点那些让人动容的“神器”  自从大家都玩起了自拍,商机也随之出现。敏锐的各家厂商纷纷将自拍相关的器材招致麾下,并加以大肆宣传。尽管不是每款产品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一些的确成为了自拍领域中的“神器”下面这些高端尖儿货,你用过哪些呢?  Top1 最常见的自拍神器 镜子  回想一下拍照手机还没出现的那个年代,自拍还是比较困难的。最方便的办法就是自己拿着相机对着镜子“咔嚓”一张。即
期刊
此时烈日当空,我们却转身背上行囊,一路向北,迎接一个比任何冬天都剧烈的寒冷,在狂风、暴雪、险峻、寂寥的恶劣环境中寻找冰原、幻日、暮色、极光这样绝美的景色。位于斯瓦尔巴德群岛上的朗伊尔城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那是人类文明的最北方。  在雪花中展开一段“奇幻”之旅  跨出机舱门的那一刹那,狂风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了迎接更多的“热情”,我赶紧整理了一下全身上下的保暖设备,小心翼翼地走下舷梯。不远处,
期刊
内容提要:当前,公共危机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进程的关键因素,这决定了增强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迫在眉睫。以南疆三地州为例,以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危机沟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南疆三地州公共危机沟通现状,并从扶贫开发视角,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对策。旨在通过提升南疆三地州公共危机沟通水平,促进其危机管理能力的增强,进而为南疆三地州摆脱公共危机问题的束缚,实现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
期刊
广角变焦镜头  可完美表现“宏大世界”的优秀镜头  Canon EF 11-24mm F4L USM Tamron SP 15-30mm F2.8 Di VC USD等  长焦变焦镜头  清晰通透,远距离拍摄被摄体  Canon EF 100-400mm F4.5-5.6L ISⅡUSM  SIGMA 150-600mm F5-6.3 DG OS HSM Contemporary等  定焦镜头  
期刊
内容提要: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甘肃白银市景泰县6个乡镇所在6个村的不同类型农户科技信息需求及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较贫困的农民接受科技信息需求意识越弱;而越是相对富裕的农民受体,科技信息需求意识更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效率则较高。提出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间信息服务组织、创建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明确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主体的角色和
期刊
内容提要:运用VAR模型对陕西省1978-2012年城镇化、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在滞后两期对城镇化有推动作用。在滞后一期时,金融发展对城镇化和产业结构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金融发展;VA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F830.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内容提要: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医药产业区际转移中政策激励对转移方和承接方行为选择的影响,并以甘肃陇西县承接中医药产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该研究揭示了西部县域经济在经济社会远远落后的硬约束下,立足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出台优惠政策弥补先天不足,出台强有力政策组合,形成吸引产业转移的强大合力,增加了企业的转移信心?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政府既要审时度势,把握政策机遇,形成政策落差梯度,适时引进能带
期刊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换挡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柱,理应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焦灼感,安徽更不例外。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结构不合理,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高耗低效等现状,成为安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问题。加快安徽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理清思路,寻找对策,拿出举措,适应经济新常态是当前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期刊
内容提要:首先是对虚拟企业,虚拟企业生命周期以及ISM(解释结构模型)相关的理论进行概述,其次,将虚拟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描述,并将各个阶段出现的风险概括整理,得到虚拟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内外部风险,之后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来分析,并根据模型的结果得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对在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  关键词:虚拟企业;解释结构模型:生命周期;风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