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审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审计行业不断发展,审计专业人才建设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审计专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着眼于高职类审计专业教育现状,通过分析审计专业教育模式改革路径提出对策,以此探索审计审计专业改革方向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审计专业教育;高职;校企合作
  目前,审计是促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及热点问题不断被纳入审计范围,促使审计对象越来越广,审计内容不断丰富化。相应地,审计思路和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从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最后到至今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技术方法也不断吐故纳新,从最初的全面详细审计乃至如今的抽样审计,再不断向大数据审计方向发展。
  然而,审计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尚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调研和相关媒体调查,我国5-10年中大约需500 万名审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审计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达318 万人,其中政府审计人才需求缺口12 万人,内部审计人员需求缺口290 万人,注册会计师人才需求缺口16 万人。更重要的是,现行的审计人才培养水平还与现行的审计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审计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现行的需求。
  一、当前高职类审计专业教育现状
  当前,审计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依托于原有的框架和思路,即审计依托于“大会计”的框架范围内。审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和子类,并列于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从目前开设审计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其培养目标、培养要求,甚至课程模块都与会计专业差别不大。大部分高校的审计专业培养模式承袭自“大会计”的理念,主要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范式进行学生培养但是,实际审计工作却不能止步于“大会计”理念。事实上,会计学只是审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之一,如果僅仅掌握了会计、财务管理等财务知识,是不符合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的。现如今,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应当重新审视审计学科的地位,即审计不应从属于“大会计”框架。所以,“大会计”观念制约了审计专业发展,侧面导致人才培养素质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其次,我国的审计教育历史并不长,导致审计专业建设基础较为薄弱。1980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实施,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恢复,1983年9月,审计署成立标志着政府审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迈向正轨。审计工作的全面铺开,审计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逐步拉开帷幕。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在审计署的推动下,全国部分高校开始专门设置审计专业,招收和培养审计专业本科人才。现如今,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审计专业建设依旧面临严重不足,与审计工作实践需求。
  最后,审计职业教育正面临发展瓶颈。目前开设审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并不多,其专业教育支持也力度不够。相比于审计专业,许多高校往往将更多资源向报考率更高的会计专业倾斜。另一方面,职业技能竞赛一般被高职院校视为可参考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从职业技能竞赛领域来看,会计方面的技能大赛业已发展成熟,而审计相关的技能竞赛却十分少见,更不必提全国性质的审计类技能比赛了。因此,高职类审计专业建设缺乏有实操性的职业发展目标,高职类审计专业发展缺乏“引路人”。
  二、审计专业教育模式改革路径分析
  (一)改革“大会计”框架误区
  近两年,随着审计不断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热门词汇,社会公众逐步开始熟悉审计的工作内容,但是大众对审计的正确认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审计专业地位的明确需要更多审计人的努力。目前,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开始重新探索审计的范畴。比如,刘国常(2019)认为审计的主要职能是监督,与其他经济职能都不相容,因此应当被单列为“监督学”。也有学者认为审计学应当被列为“法学”(张咏梅,孙希芸,2011)。总之,专业的正确定位必然有助于审计及早脱离“大会计”框架思维,以此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自然成长。
  (二)明确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明确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凸显审计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鉴于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空乏,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应当制定更具操作性、时效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落实于教学实践。根据审计行业最新要求的审计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及信息化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摒弃传统口号式、笼统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切换为可操作性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另外,充分挖掘审计技能型的职业比赛领域,以此带动审计专业职业技能人才目标发展。
  (三)改进审计教学模式
  审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着眼于培养审计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实际操作技能。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更加强化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的环节。审计专业突出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在专业教育中必须强化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案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满足实际工作对审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高校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长效交流互动机制。
  (四)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为满足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一支具备职业胜任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目前,许多审计专业教师很少经历审计实践锻炼,其知识储备也受到“大会计”思路制约,因此课堂教学甚至教材编写都深受影响,导致不能培养出符合实践标准的学生了。针对审计专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只有审计行业从业人员才能把握最新的行业脉搏。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校企共建方式,构成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并建立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常态化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三、审计专业改革方向与发展前景
  审计专业改革方向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走差异化路线,培养具有高度应用型的审计人才,以社会需求决定审计人才质量标准。首先,转变认识上的误区,强化审计专业特色,凸显差异化竞争。其次,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摈弃口号式空泛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强调人才培养目标本身的可操作性。再次,改革课堂传统授课模式,强化校企合作,用好用活资源。最后,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并建立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常态化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审计专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审计专业建设必须及时变革,从观念认识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到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的升级,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落地有声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国常.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问题研究.中国内部审计,2014(10).
  [2] 于海燕.高职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适应性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7(10)
  [3] 张咏梅,孙希芸.审计教学研究述评[J].财会通讯,2011(16)
  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审计职业学院的样本数据分析;项目编号:sjjxxm2017A003;项目来源: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17年度院级重点教研项目
  作者简介:
  杨晶晶(1987.11-)女,汉,安徽省怀远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审计学
  (作者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探索性学习作为一种让学生在课程中自己思考、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显示的作用非常显著,目前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在高职电类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索性学习研究,深深体会到,推行探索性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电类课程;探索性学习;高职教学  高职学生在学习电子类课程时除了必须掌握半导体器件以及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各种基本功能电路等
期刊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深化教学改革,开展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使之更好的结合,这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新途径。创新教育的目的是要教师成为引导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在不同内容的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在与学生的关系上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实现朋友似的交往。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者与促进者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教育;转
期刊
都说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理,特别是高职类的学生。高职学生多为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对纪律较为松懈,作风比较拖拉。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孩子的特点。现在的高职学生基本上都是零零后的孩子,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有鲜明的特点。在个性上,他们更加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由,以自我为中心,更加注重自身的感受,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在行为习惯上,这代孩子是看着动漫、玩着游戏长大的,行为更加独立特行。在家庭地位上,这代孩
期刊
一、优化和丰富教材内容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更多地打破了纯书本教学的限制。教师应当在讲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当前教材利用多媒体设备设计一些充实有趣的课件,优化和丰富书本内容,比如用一段视频或者音频引入新课,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氛围,达到进一步扩充课堂容量的目的。  多媒体教学优势:第一,音视频资源丰富,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期刊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带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方式,在这个新兴的教育条件下,新课程改革也在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使课堂教育变得更为高效与便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于教师而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课题,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学校体育中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体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体育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利用挂图、模型、录音、投影、幻灯片电视、计算机等设备为载体来教授体育理论知识、传授体
期刊
摘要:音乐视频网站不仅仅可以听音乐,在过程中还伴随着看音乐的享受。在细化目标群体的前提下,创新运营模式的音悦Tai可以为我们研究音乐视频网站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案例。本文首先介绍了音悦Tai网站及APP端的内容建设、传播渠道、盈利模式等,在此基础之上,直面音悦Tai目前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意在全方位看到音悦Tai的优势与不足,为打造更具竞争优势的音乐视频平台打下基础。  一、内容建设  音悦Tai,
期刊
摘要:当代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实践教学。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亦或是学生本身,开展实践教学都会为其带来益处。本文以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措施。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问题;改革措施  实践教学作为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帮助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其掌握科学方法、提高动手能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逐渐改革,如何更好地开展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保证班级和谐稳定的发展,是推动基础教育事业沿着上升轨迹不断更进的关键所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让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快速转变。由于当前小学老师与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成长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小学老师与学生在思维上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就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  引言  小学班
期刊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国家要求积极能动地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社会各界也在努力做相关的工作,在高职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上出现了新的改革方案。在国家重视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背景下,学校以及各种组织协会响应号召,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推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