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an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慢性肥厚性鼻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71-02
  慢性肥厚性鼻炎属于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主要是由于鼻腔黏膜的下层慢性纤维组织发生了增生肥厚导致鼻甲的肥大,进而引发了患者单侧与双侧出现的持续性的鼻塞症状[1]。我院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合治疗组,每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反复鼻塞,流鼻涕,张口呼吸,鼻镜检查见黏膜暗红色,下鼻甲明显肥大、增厚、肿胀,下鼻甲与鼻中隔的间距小于2mm[2]。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8.52±7.5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8.71±7.4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微波治疗,采用国产鼻内镜系统,国产WS-3微波系统,功率4档,麻醉满意后收缩鼻腔,微波刀头烧灼除去肥厚鼻甲部分,操作1-3次直至鼻通气良好,术后填塞纱条。
  1.2.2观察组给予患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使用美国杰西公司生产的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功率5档,全麻或局麻满意后使用1%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黏膜下浸润麻醉,用E4145刀头蘸生理盐水刺入下鼻甲前端下缘与内侧面,进入后向后推进消融10s,每侧进行2-4次,术后填塞纱条。
  1.3观察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可以停用鼻粘膜减充血药物,下鼻甲和鼻底、鼻中隔的最近距离在5mm以上;有效:患者鼻塞直至减轻或者偶尔出现交替性鼻塞,下鼻甲缩小,同鼻中隔最近距离在2-5mm之间;无效:患者鼻塞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下鼻甲未见明显缩小,同鼻中隔最近的距离在2mm以下[3]。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鼻腔粘膜瘢痕形成、鼻干、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见表1。
  表1兩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n(%)]
  组别1例数1显效1有效1无效1总有效率(%)观察组144129(65.91)111(25.00)14(9.09)190.91对照组144126(59.09)115(34.09)13(6.82)193.18注: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χ2=0.1552,P=0.6936>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
  3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是由单纯性鼻炎转变来的,黏膜的上皮纤毛发生脱落、炎症性细胞发生浸润和毛细血管的膨胀等多因素引发黏膜、黏膜下层及骨膜与骨纤维组织发横增生和肥厚,一般以下鼻甲为主,骨膜的增殖反应发生后造成成骨的变化,让鼻甲骨发生变硬或者实质性的肥厚。以往本病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内科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鼻喷药物和减充血药物,但是疗效较差,外科常用的鼻甲部分切除手术、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者大量出血和鼻腔黏膜反应较重等并发症。
  我院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该方法借助射频刀头将双极射频产生能量作用在患处,将组织间的电解质液转变为离子状态蒸汽,带电离子可被电场加速,使得组织细胞以分子形式发送解体[4]。发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对手术周边组织不会造成损伤,术中视野清楚,准确性较高,出血极少或不出血。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93.1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观察组术后发生鼻腔黏膜瘢痕形成2例,鼻干1例,鼻出血1例,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1]耿兴明,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56例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8):l18.
  [2]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4):73-74.
  [3]陈宇.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8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6):730-731.
  [4]何建庭,吴红丽.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9,15(20):456-45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上消化道溃疡并发穿孔的患者45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一时间行开腹手术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45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6%)明显大于对照组(82.2%),且P<0.05;②手术情况的比较,观察组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针对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入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3年5月来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共计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骨科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的治理则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对比两组疗效及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
【摘要】目的通过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干预,达到满意的吸入效果。方法做好婴幼儿心理护理;加强对家属的宣教工作;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正确选择小儿雾化吸入时体位、药液、雾量,吸入过程中严密观小儿察病情变化。结果通过对600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干预,使患儿在短时间内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和消失,肺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无明显副作用发生。  【关键词】超声雾化吸入小儿肺炎;护理干预  文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类风湿关节炎和非类风湿关节炎各100例,检测其血清中抗-CCP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对比、比较、分析。结果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特异性比RF高。结论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因子/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文章编号:1004-7484(2
应试教育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多是采取以自身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是知识的被动者、接受者,几乎没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病在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20例2型糖尿病病患分为两组进行分别施治,一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组(简称:合并组),一组为2型糖尿病及无大血管病变组(简称:对照组),合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7例与53例病患。对上述两组病患的情部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合并组的病患中甜食、荤食、吸烟、低血糖发作史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2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给予患者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加性尿激酶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
【摘要】目的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对多发脑动脉瘤预防等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4例多发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35例单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分别对多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单因素进行分析,女性占比、高血压发生情况、吸烟、绝经、家